怎麼看待東京奧運會如果取消,日本恐面臨長達一年的經濟滑坡?

paocai


我是真叫靜靜,我的觀點是如果東京奧運會取消,日本所面臨的的經濟滑坡可能不止一年,而且這個影響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緩和過來,下面我簡單從奧運會的舉辦以及往屆奧運會為舉辦者在經濟上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

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們中文簡稱奧運會,起源於兩千多年的古希臘,而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當時的舉辦地叫奧林匹亞。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綜合性運動會中,這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體育盛會,而且每四年才舉行一次,然後有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夏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等等十多個類別,不管種類有多少都是世界不同國家間的一種文化交流,一種體育技能的切磋,一種共同目標:鼓勵群眾不斷進行體育運動,這些綜合起來形容就是奧運精神,也就是:公平競爭、互相理解、友誼團結。

正是基於上述,所以要申辦奧運會需要一系列的硬性條件,達不到這些條件想做東道主基本沒機會,這些基礎條件包括申辦國必須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國,必須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因為舉辦奧運會需要各種體育設施,比如北京奧運會建設的水立方、鳥巢等,動輒數百億;申辦國的主辦地址必須足夠發達,因為要接待所有國際奧委會的成員國來參加比賽,這些成員國中加上舉辦國的會有上萬名運動員、數千人官員、上萬名記者以及數百萬名旅遊者在舉辦期間在舉辦地吃住,所以對於基礎的保障能力、交通設施以及現代化的通訊設備等都有硬性要求,而這些也只能是一個較為發達的城市才能夠擁有;此外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申辦奧運會必須得到人民群眾以及國家政府的支持,只有一個公眾支持、國家贊成的奧運會才能順利的如期舉辦,不然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而申辦一個奧運會,也需要經歷一定時間準備,一般需要提前7年,最晚也不能低於6年,在這個時間之前,想要申辦奧運會的國家會先提交申辦的申請,之後成立一個申辦委員會,然後每個國家的申辦委員會都會委派代表去做遊說工作,差不多就是說讓我們舉辦吧,你看我們如何如何,就像我們國家古代的那些政客一樣周遊各國開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想讓執政者採納他們的主張一樣,然後國際奧委會組織一個考察團,然後開始在這些申請舉辦的國家進行考察,當然考察主要是考察申辦的城市,然後經過一個輪迴的考察後他們回到原來的地方,開始進行開會商討表決哪一個城市舉辦奧運會,就像我們人民代表大會那樣,而這個會議叫際奧委會全體委員大會,這樣申辦某一屆奧運會的國家以及城市就出來了,而對於申請成功的城市來說,還需要繳納數十萬美元的保證金,這個保證金只有在奧運會如期舉行之後才能如數退還,如果存在違約行為將被當初處罰的罰金而不予以退還。

綜合以上兩點,一個能夠舉辦奧運會的國家,在經濟上必須足夠的強大,而一個申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必須足夠發達,說得通俗一點,不管是這個國家還是這個舉辦奧運會的城市都要有足夠的錢,但是實際上,舉辦奧運會這些花費的錢十有八九都是賺不回來的,所以商人或者資本的角度來說,舉辦奧運會並不是一件容易賺錢的事。

為什麼說它不容易賺錢呢?

從本質上來說,收支不平衡,遠遠的入不敷出局面。究其原因還是壟斷導致的局面,因為要申辦奧運會,必須向國際奧委會遞交自己的申請並且展示自己具備開展奧運會的能力,這時候國際奧委會就像古時候的皇帝一樣,然後這些競爭者就像各種妃子一樣,相互競爭要當上四年一換的皇后娘娘,然後大家姿色都差不多,這時候就看誰豁得出去了,勇敢不計成本的展示自己更加優雅的一面就順利上位,所以競爭者在經濟實力差別不是很大的時候,就看誰更加的願意表現自己奢華的一面從而順利成為舉辦者,這些奢華的東西最後都淪為舉辦國買單。這些東西主要包括各種體育場所的建設,比如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的各種體育場所,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有各種交通以及酒店等,包括各種管理費用,比如奧運會的開幕式閉幕式等,而這些在當今的花費都是數百億美元,比如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花費了131億美元,超支近2倍,比如2014年的索契冬奧會,花費高達510億美元,在這奧運舉辦史上堪稱最貴的。

奧運會的開支數額巨大,而在奧運會收入方面似乎並不能很好的去覆蓋這些支出。在收入方面主要有電視轉播權、贊助商(包括合作伙伴、贊助商、供應商)、特許經銷商、政府補貼、門票收入等等,但是這些收入基本很難達到支出,比如里約奧運會為巴西帶來的經濟收入在113億人民幣左右,但是它的支出是131億美元,是以美元為單位的,這個差距高達百億美元,而在奧運舉辦史上,這可能不是最值得令人驚奇的,在1976年的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辦的夏季奧運會花費了15億美元,這近乎讓當地政府破產,搭上了30年才把債務還清,這一點和我們今天的房奴差不多。至於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在當代不管這個國家經濟發展情況如何,舉辦奧運會在經濟上承受的壓力能夠在幾年之內恢復,尤其對於處於高速發展的國家而言,但是在過去的奧運會舉辦史上,因為經濟發展節奏有限,工業以及科技趕不上今天,所以那時候的虧損顯得更加的糟糕,舉辦奧運會並不能給整個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影響,此外在奧運會中虧損也較為嚴重的還有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這一屆奧運會希臘總投資高達150億歐元,但是奧運會結束後收回的成本也僅有50億歐元,虧損達到100億歐元,
通過上述列子說明舉辦奧運會並不容易為舉辦者帶來更多的收入,從而影響整體經濟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奧運會都是虧錢的。

在奧運會的賺錢史上當屬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最為著名,也是因為這個才讓後來者相繼競爭獲得舉辦奧運會的資格。那一年美國政府因為以往奧運會都是虧損的所以拒絕出錢舉辦奧運會,洛杉磯想舉辦奧運會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而對於當時的組委會來說,雪上加霜的還有加州法律禁止發行彩票來募捐奧運資金,而且多數的洛杉磯市民反對舉辦奧運會,這時候只能舉行民間商業組織舉辦奧運會了,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商業天才叫尤伯羅斯,因為他的存在讓這政府不支持市民反對的奧運會變成了奧運史上賺錢最為獨特的奧運會。

彼得.尤伯羅斯臨危受命成為了負責人,起初他用一百美元給這個組織設立了賬號,開啟了類似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因為過去舉辦奧運會的贊助商多而且雜亂,使得整體的收入不多導致虧損嚴重,這時候尤伯羅斯帶領的團隊就思考,開始給贊助商限制了條件,一個行業只能有一個贊助商,而且將贊助商的總數限制在30家,

這時候那些過去在奧運會上贊助的商家取得了不錯的效益,然後這次一個行業只能限制一家公司的贊助讓那些效益不錯而且存在競爭的公司開啟了一種競標的模式,引以為代表的有口可口樂和百事可樂、柯達與富士等等,總之尤伯羅斯用這種方式讓全球知名品牌擊破腦袋也要獲得這個贊助商的名額,這時候贊助費水漲船高,然後也是差不多同樣的方式出售電視轉播權,讓美國廣播公司出了2.25億美元的成本買下轉播權,而且美國廣播公司還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設備,兩者加起來剛好3億美元,然後以往奧運會的最佳位置這些門票都以送出的方式抵達觀眾手中,而這次則更具位置的不同售賣不同的價格,那些以往送出的最佳位置自然成了美國體育愛好者的香餑餑,所以一系列措施出售下來,光門票收入就達到了1.23億美元,而在火炬接力方面也採取了出售的形似,一公里需要多少錢,這樣又賺了一筆。

用今天的話來說尤伯羅斯為了1984年的奧運會做了極大的開源,而他要賺錢,則在節流方面做到了極致,比如在賽場支持、運輸、醫療衛生等方面採用大量志願者的形似,這時候不用門票就能看奧運,誰都樂意去參與其中,在另一方面尤伯羅斯利用大學宿舍代替奧林匹克村從而減去了修建奧林匹克公園的成本開支,而在體育館以及賓館方面,都儘量的用現有的建築,同時對於新修的採用私人湊建的方式,能湊到多少就修建多少的體育館,不超額修建,不夠現有的來湊,採用這樣的方式把1984年奧運的成本壓縮到了5億美元,最後奧運結束的時候,整體盈利2.25億美元,也正是尤伯羅斯的這些經歷,讓後來舉辦奧運會成了各國爭先恐後都要爭取的項目之一,這些包括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等等。

上述在說奧運會是否賺錢的問題,和經濟似乎沒有關係,實際上一個不能賺錢的奧運會對經濟是難得達到拉動增長的效果,一個賺錢的奧運會也未必能夠拉動經濟的增長,比如比如2000 年的悉尼奧運會,奧運會結束一共盈利了7.65億澳元(差不多35億元人民幣),所以即使到今天也被稱之為最賺錢的奧運會,但是對於這屆奧運會所拉動的經濟來說並不如奧運會賺錢來得那麼明顯,比如原預測在賽事期間有132000名遊客來到悉尼,但是實際上少了35000個遊客,而且根據預測這屆奧運會之後悉尼每年將會吸引800萬-1000萬的遊客,但實際上每年固定到訪遊客僅有250萬,遠遠低於預期。

而也正是悉尼奧運會之後,多數奧運會都存在了虧損甚至造成經濟危機的現象,比如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直接成為了希臘經濟危機的催化劑,而2006年的都靈冬奧會讓意大利都靈銀行出現破產的局面,最後在都靈賣掉殘奧會舉辦權後仍然還有數千萬美元的債務,而2010年的溫哥華冬奧會結束之後為了縮減債務把奧運村變成房地產而售賣,最後使得這個城市嚴重懷疑奧運會真的是否能夠帶來經濟的增長。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現代奧運會的舉辦,基本就是舉國之力修建各種巨大的場館,多種奧運設施,以此來保證奧運會的順利舉辦,而這個過程需要六七年的時間,這期間這個城市的多數財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在奧運的籌辦上,而且這些準備在未來還不一定能夠獲得預期的效果,也就是不一定能夠正向的拉動經濟增長,當然這裡有一個列外,那就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北京,瞭解中國,然後產生了更多的貿易來往,增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當地經濟增長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但是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所以越往後面,奧運會的受歡迎程度基本是滑鐵盧一般,主動申辦奧運會的國家越來越少,以至於在2017年申辦2024年奧運會僅有法國巴黎和美國洛杉磯申請,而組委會擔心後續無人主動申辦,乾脆給法國巴黎和美國洛杉磯說,你兩也別爭了,巴黎差不多百來年都沒有舉辦奧運會了,就讓巴黎承辦2024年的奧運會吧,洛杉磯你就承辦2028年奧運會吧。

而這期間日本正在籌備2020年的奧運會階段,從2013年開始,日本就開始大力準備,這些包括各種基礎設施、體育場館等,而根據日本的預算這些成本支出高達26900億日元,而目前實際支出已達到250億美元,而如今因為疫情影響,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只能延期,據悉目前將會延期到2022年,但是具體還等30號組委會的商討分析。

所以這個特殊時期,日本要是取消了東京奧運會,那帶來的影響可能不僅僅是一年的經濟滑坡。

首先僅僅從日本的GDP來看,從2006年之後到現在,日本的GDP增長基本很低甚至某些年度為零,然後生育率低、貧富差距大、地方性經濟出現衰退、消費低迷、少子老齡化嚴重,然後在奧運會籌辦期間,2018年-2019年度,因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使得就業率增加以及一系列相關產業的聯繫,讓日本的GDP出現了GDP年率上升0.4%-0.6%,但是奧運建築潮之後,這個增長似乎進入了蕭條期,所以日本首相一直希望藉助奧運會來振興日本的經濟,改變15年來的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為此日本在接近奧運開賽的年度,停售了某三大品牌便利店宣佈成人雜誌以及整頓了日本的風俗產業,也就是取消了歌舞伎町,淨化這種賣春氾濫的環境。

而這個時候又是特殊日期,日本所面臨的的是什麼:已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錢來籌辦奧運,消減自己可以賺錢的地方(日本的情色行業年營業額超過636億美元,這個數據在2019年日本的GDP中佔到差不多2%,甚至有人戲稱日本的情色業可以讓日本在幾十年都不會爆發經濟危機,然後疫情期間整體經濟停頓

在這種狀態下,原本藉助奧運會來振興經濟,誰知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叫“新型冠狀病毒”,這時候只能採取延期的策略來保平安,

對於日本的經濟來說,取消無疑是雪上加霜

這一點我膚淺的理解,相當於日本花了六七年的時間還有大量的金錢投入到奧運會中去,而這些在還沒有來得及收回一點的成本的時候,卻告知要取消了,那這些投入無疑打水漂,當然好的一面就是公眾有了更多的基礎設施,但是對於一個經濟處於低迷期的過度來說,即使沒有奧運會的籌辦,按照當下的發展趨勢日本的經濟也僅能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而此時有疫情,在此基礎上取消奧運會,那日本經濟毫無疑問是要遭遇幾年的下滑,就疫情帶來的創傷,可能都會讓現在的日本經濟出現一年的下滑,所以東京奧運會如果取消,日本恐面臨的經濟滑坡是數年了。

當然我們還是其他疫情早點結束,奧運即使延期也能順利舉辦。


真叫靜靜


如果東京奧運會取消,我認為對於日本的打擊是比較大的,經濟損失是其中的一個方面罷了。


目前來看,東京奧運會不能正常的舉行的可能性我認為還是比較大的,但是推遲概率大於取消,直接取消不論是對國際奧組委還是日本以及各國運動員來說都是不利的。如果直接取消,首當其衝受損的就是奧運會這塊招牌,如今奧運會已經不是各國爭相舉辦的香餑餑了,成為了勞民傷財各國都不怎麼願意辦的賽事,它的吸引能力一般,運作起來卻要花費大量的成本,甚至可以說是得不償失的。

其次,日本經濟必然會受到很大的負面影響,日本之所以申辦2020東京奧運會是想借著這一次大型賽事樹立國家的大國形象,拉動旅遊業的發展,在經濟不景氣的氛圍中注入一針強心劑。日本很缺錢,這一點從即便取消也不退門票收入就可以看出來了。

經濟上的打擊是一方面,日本恐怕承受的不止一年的滑坡,另外日本政壇也會受到波及,安倍政府甚至是有可能會下臺的,東京奧運會對於日本來說太重要了,最不利的情況也就是推遲吧,取消的可能我認為不大。

最後,還有各國的運動員們,為了這一次的奧運會備戰多年,訓練多年,尤其是我們國內的運動員,結果直接取消,運動員們所有的努力就付諸東流了,這會對運動員有很大的打擊。所以,直接取消對日本所造成的打擊可不僅僅是面臨經濟的滑坡這麼簡單,而是多層面多個地方的消極影響,你認為呢?


一言不合聊個球


東京奧運會是否能如期舉行現在不得而知。從目前情況看可能有三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原定開幕日期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對於舉行奧運會沒啥影響,這樣奧運會將如期舉行。第二種結果是到了原定開幕日期疫情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這樣國際奧委會和日本政府就會商量推遲舉行奧運會,這種可能性很大。從目前情況看,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有關運動員的選拔等事宜還有很多沒有確定下來。這些工作現在還不能進行,現在疫情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發,短期內很難有效控制,所以奧運會很可能被推遲。再一種情況就是題主所說的取消,這種可能性非常小。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日本為了舉辦這屆奧運會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果取消本屆奧運會會給日本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會使日本經濟出現滑坡。因此日本政府絕不會同意取消奧運會。另一方面,各國為了參加奧運會都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這些國家和地區也不會同意取消本屆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為了以後正常開展奧林匹克運動也絕不會 輕易取消奧運會。


順其自然156514046


東京奧運會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今年日本絕佳的翻身的良機,自從2011年福島大地震以後日本就陷入了衰退的狀態之中,無論是農產品、畜產品及水產品?要一知道是來自日本,人們都敬而遠之,人們都給打上了核的標籤,無論日本政府如何努力的解釋也是白搭,人家不買賬。

這次好不空易拿到奧運會的主辦權了,日本下血本也要把奧運會辦好,一改人們對日本的不良感觀。假如今年的奧運會取消那可是日本不可承受之重,先不說日本為了舉辦這次奧運會建新場館的投資巨大同時也在福島縣下了血本,一但取消了這次奧運會無疑是給日本一個前所未有的打擊,經濟衰退是必然的在加上國際I經穴形勢也不景氣,日本要想恢復過來,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是不行的。


馬到成功82484612918


在這個時候,東京奧運會如果舉辦,我還是奉勸國人,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要前往日本參加東京奧運會。尤其是運動員,真不能去。你們是祖國的人才。更要保護好自己的安全。


你好啊啦啦啦cxm


可以考慮空場比賽,加強電視轉播,雖然也會有比較大的損失,但比取消還是要強多了


江灣五角場


東京奧運會極大可能是延期而不會取消,日本當局準備工作已經就序。日本政府也說,沒有運動員來,奧運會有什麼作用?這次病役不僅是日本經濟受損失,可能有的國家損失會更大,從日本這個靱性較強的國家來講,這次病役對他們可以克服,而影響不會太大。


iwanxu88


不能去,民眾也不要去,日本政府對這次疫情真的就管控得這麼好嗎?我看未必?關鍵是本次奧運會日本政府是下了血本的啊,被這一折騰就何止虧大了。安倍不是給川普通話了嗎?連川普都是持應付的態度,想死就去,想活就原地待著。


光突突


如果取消以後奧運會就奧組委自己去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