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廣泛發動群眾篇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村莊清潔行動工作部署,堅持高位推動、全域整治、全員參與,從春節戰役、春季戰役、夏季戰役到秋冬戰役,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打,農村公共區域、溝渠河流、村落庭院普遍達到“乾淨衛生、整潔美麗、規範有序”。2019年,成功入選全省首批美麗宜居試點縣,連續兩次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

堅持高位推進,形成齊抓共管格局

成立以縣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全縣村莊清潔行動工作領導機構,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將村莊清潔行動細化量化為垃圾治理、整治拆除、杆線序化等13項具體工作,每項工作明確1名縣領導牽頭,1個主管單位具體負責,建立了領導小組統籌協調、部門分工負責、縣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明確鄉鎮黨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鄉(鎮)長為第二責任人,將村莊清潔行動列入鄉鎮年度工作目標管理重要內容,實行單列考核。由縣委辦牽頭,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人員成立4個常態化督導組,堅持每月一次專項督查,每月排名通報。

堅持全民參與,充分發動群眾力量

積極探索農村治理新模式,圍繞“有人管事、有錢做事、能辦好事”的目標,以自然村為單位組建“一約兩會”村民自治體系(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村民理事會,村規民約),全縣村莊分三類明確管護要求,逐村逐組落實管護責任。以鄉村夜(午)話、“贛南新婦女”運動活動為載體,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手把手的宣傳,教育引導農戶“除陋習、樹新風,講文明、愛衛生”,充分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實現“要我衛生”向“我要衛生”的轉變,將村莊清潔行動轉化為一場轟轟烈烈的群眾運動。推進基礎設施管護功能逐步向農村延伸,組建縣、鄉、村三級專業維護隊伍,通過設立道路維護、河道管護、供水設施維護、文體設施維護、路燈管線維護、有毒有害垃圾管理、生活汙水監管等農村公益性崗位,農村設施、環境管護水平進一步提升。

堅持全域治理,確保拆改整管到位

按照“戶戶必整、村村過點,不留死角、全域覆蓋”的要求,集中整治農村難點。從2019年1月起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四淨”集中行動(淨溝、淨水、淨路、淨公共空間),年底以流動現場會的方式倒逼鄉鎮打擂臺、比質效。全縣130多個單位近千名幹部下基層,實行網格化包乾負責,引導群眾以清理村莊積存垃圾、河流垃圾、“牛皮癬”、“蜘蛛網”、違章亂搭等為重點,對全縣131個行政村2449個自然村組進行全面整治,全面實現院內淨、臥室淨、廚房淨、廁所淨、個人衛生淨、院內擺放規範“五淨一規範”。

一年來,共清理陳年垃圾積存點4710個,清理農村垃圾5.2萬噸、水塘1597口、溝渠4218千米,清理農村河流32條1012千米,整治農戶庭院5.82萬戶,435萬平方米的農村“空心房”、殘垣斷壁和破舊欄廁基本拆除到位,農村杆線“蜘蛛網”整治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村莊環境呈現出清清爽爽的新氣象。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後


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

廣西防城港市東興市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全市轄3鎮31個行政村10個社區,常住人口將近30萬,是我國較少民族京族唯一的聚居地。中央提出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以來,東興市始終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推進,以“清潔村莊”為抓手,科學統籌,高標準要求,高質量推進,堅持抓部署、抓保障、抓資金、抓機制、抓示範“五抓”到位,村莊清潔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高位推進

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市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的鄉村振興(“美麗東興”鄉村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四家班子分管領導擔綱負責、牽頭抓實,全市各單位主要領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市裡統一指導、部門具體負責、三鎮組織實施、各村具體落實”的四級立體化協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格局。建立健全領導小組會、成員單位聯席會、專項工作會等會議制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列入年度督查考核工作內容,以督查考核倒逼重點任務落實。

發揮群眾主體

加大宣傳力度,編印群眾喜聞樂見、特色鮮明、朗朗上口的標語,倡導文明新風,引導農民群眾轉變觀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創新農民參與引導機制,採取以工代賑、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農民投工投勞參與建設管護。實行農戶“門前三包”的衛生管理制度和黨員示範帶動,明確村屯環境衛生整治中的黨員、村民的權利和義務。健全完善村規民約,規範村民衛生行為,建立農村保潔費收取制度,全市95%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實施了農村保潔費收取,保潔費收取為每人每月1-3元,增強群眾環境衛生監督意識,保障村莊衛生機制長效運營。同時,建立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等村民商議制度,發動鄉賢人士、本土企業家捐資、投資家鄉及當地群眾主動讓地投勞、獻計獻策,自發做好房前屋後的綠化和環境衛生,激勵群眾參與村莊環境保護,村莊清潔取得“投入小錢,辦成大事”的積極成效。

突出重點治理

東興市結合“四城同創”工作開展,全面開展各村屯、沿路沿海沿河、田園水源等的生活垃圾、畜禽養殖糞汙、農業生產廢棄物大整治行動;切實加強農村集貿市場、旅遊景區(點)規範管理;劃定責任區實行定時清潔保潔,加強衛生巡查監管,確保垃圾日清日運、衛生無死角、保潔無盲區。全市90%的行政村建有農村集中式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所有鄉鎮全部建有鎮級汙水處理廠,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0%以上。

鞏固農村垃圾治理成效

持續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工作,全市已完成銷號任務,通過了達標驗收。實行城鄉一體化農村保潔工作機制,推行“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農村垃圾收集處理模式,完善農村環境整治“五個一”工作運行機制,100%行政村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及時清運,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掃乾淨、收集好、轉運走、保持住”。建立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每年列入年度財政預算的環境整治經費有300多萬元,保潔員、設施設備和運行管護等配套資金得到有力保障。全市農村保潔人員257人平均每個自然村1人,全市全部村屯配備各類垃圾桶(箱)3046個。

通過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東興市進一步完善了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長效管護機制取得了明顯進展,村莊“髒亂差”等現象明顯改觀,農民環保衛生健康意識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的幸福指數持續提升,農村面貌煥然一新。東興市先後榮獲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一幅乾淨整潔宜居的鄉村美好畫卷正在祖國南疆徐徐拉開。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後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

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下轄8個鄉鎮,共117個行政村853個自然村,在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工作核心,圍繞“三清一改”狠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營造了“乾淨整潔有序、美麗優雅詩意”的農村風貌。

堅持高位謀劃,統籌推進

圍繞“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的目標,把“三清一改”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基礎工作,縣、鎮、村一把手親自抓落實,統籌協調各鎮、各部門,形成了部門聯動、鎮村推進、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堅持突出重點,補齊短板逆勢突圍

一是全面發動打基礎。針對“幹部幹,群眾看”的難題,加大宣傳力度,強化政策引導,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聽得懂、可推動,讓農村環境改善講得明、可感知。積極發揮黨員幹部示範表率作用,落實“黨員責任崗”“黨員十帶頭”,當好“生力軍”,發動黨員志願者5萬多人次進村入戶宣傳發動、充分激發農民群眾“自己的事自己辦”。二是多方籌資強保障。省級財政投入整治資金近5億元,市級財政專項經費1.5億元,縣整合相關項目資金1.5億元,撬動社會資本近15億元,用於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確保一線治理的項目經費和工作經費充足。三是強化考核促落實。出臺了《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考核辦法》,建立了縣、鎮、村三級工作考評制度,實行一週一通報、一月一考評的督促機制,強化督促指導,確保目標到點、責任到人、上下同心、全民參與。

堅持全民動員,推動“三清一改”

一是清理農村生活垃圾。全縣拆除危舊房4783戶,廢棄房580間,清理村民房前屋後和村巷道柴草雜物、積存垃圾、塑料袋等白色垃圾、河岸垃圾、沿村公路和村道沿線散落垃圾、近10萬噸,全縣配備農村保潔員600多名。在全市率先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落實“農村生活垃圾長效保潔機制”等工作。二是清理村內塘溝,治理汙水。全縣共清理河塘溝渠、排水溝等重點水域漂浮物、積存淤泥15萬噸,對300多條大小水系進行了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從根本上消除了農村黑臭水體。三是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全縣共取締了無證畜禽養殖戶313戶,定期對256戶取得生產許可的農戶進行廢棄物處置和資源化利用培訓,定期檢查,從源頭切斷了農業生產廢棄物汙染問題。全縣推行畜禽圈養,減少養殖糞汙影響村莊環境。四是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全縣共發放宣傳資料3萬多份,853個自然村都新修訂了文明村規民約,全縣村莊開展“美麗庭院”“文明家庭”評選活動。“獎勤罰懶”,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強化了社會輿論監督,從源頭減少髒亂差現象。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後

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

按照中央、省、市對村莊清潔行動工作要求和工作部署,針對當前影響農村環境衛生的突出問題,2019年貴州省貴陽市花溪區廣泛宣傳、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從面上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圍繞“三清一改”主要內容,掀起村莊清潔行動的熱潮,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強化領導,夯實責任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明確工作主體責任,加強工作調度,確保工作有序有力推進。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區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特別是村莊清潔行動,確保工作高位推動。二是定期召開統籌調度專題會,專題研究村莊清潔行動開展內容及形式等,形成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統一調度、區級分管領導半月調度、三辦(區委辦、區政府辦、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周調度的三級調度會議機制。三是制定村莊清潔行動實施方案,明確各塊工作牽頭部門和鄉鎮的工作職責,責任到人,確保工作有人抓、事情有人做。同時,實行月考核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限時整改,突出工作成效。

強化宣傳,營造氛圍

搞好村莊清潔行動群眾是主體。為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的積極性,花溪區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和微信、抖音等新興媒體廣泛開展宣傳,製作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多種方式,大力提高群眾的文明衛生意識,動員群眾自覺參與,使“村莊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掀起了全民關心、自覺行動、積極參與的村莊清潔行動的熱潮。2019年,花溪區共開展入戶宣傳1465場(次),張貼宣傳標語1200餘條,懸掛橫幅240餘條,發放各類抽紙、環保手提袋、宣傳單等5萬餘份,切實營造了良好的整治氛圍。

強化舉措,合力攻堅

為了做到工作有力、管理不亂、效果良好,因地制宜、大膽探索,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取得實效。充分發揮黨支部基層戰鬥堡壘和領導核心作用,由黨支部通過黨員大會、群眾大會、院壩會等形式,發動黨員帶頭、農民群眾積極參與的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完善《村規民約》、落實農戶“門前三包”制度,督促農戶做好房前屋後的環境衛生整治;通過“垃圾換生活用品”“主題黨日大掃除”等活動,鼓勵群眾參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流動紅旗》《紅黑榜》等形式,互相監督、互相比較、互相促進,鞭策後進,表彰先進。通過村莊清潔行動各季戰役,以春節、清明節、“五一”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為時間節點,上下聯動,對街、路、溝、塘等進行全面的清理,全年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2萬噸,清理村內塘溝143口、溝渠168公里,清理村內汙泥340餘噸、畜禽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150餘噸,拆除廢棄建築物94處、殘垣斷壁129處,工作取得良好實效。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後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

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以打造“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為目標,以“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村莊、美麗公路、美麗河流、最美庭院”的“五美一最”建設為抓手,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先後榮獲了國家文明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美麗縣城等榮譽稱號。

強組織,高位推動落實

堅持把組織領導作為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的有力抓手,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市委副書記、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職能單位為成員的村莊清潔行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農業農村局。市級領導實行掛鄉聯繫制度,督促指導掛聯鄉的村莊清潔行動。全市除8個城市社區外的212個行政村派駐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保證貧困村每村3名以上、非貧困村每村1名以上隊員,以村莊清潔行動為基礎,確保貧困村達到農村人居環境1檔標準。

聚民力,狠抓村莊清潔

充分發動群眾,堅持村莊環境和家居環境整治同步推進。一是將村莊清潔行動納入村規民約,杜絕了“五堆十亂”現象。二是對生活垃圾實行分巷道編制“網格區”,開展村莊“大治理”,村莊垃圾設施覆蓋率為96.4%。三是各鄉鎮、社區幹部帶頭參與大掃除,引導群眾參與清潔家園活動,有效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2019年,發動農民群眾投工投勞297309人次,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50125噸,清理村內水塘791個,清理村內淤泥3988.5噸,清理畜禽養殖糞汙及資源化利用等農業生產廢棄物6659.5噸。

抓宣傳,提升民眾素養

結合群眾精神文明和志願服務需求,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千家萬戶,潛移默化中提升全市居民文明素養。舉辦文明大講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等活動,組織文藝工作者開展送戲下鄉活動600多場次以“銀杏樹下·新時代文明實踐在騰衝”為主題,以省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為抓手,構築“6個分中心+18個實踐所+220實踐站+100個實踐基地(點)”四級聯動陣地,註冊476支志願服務隊81017名志願者,組建綺羅啟智、騰小馬等60多支品牌志願服務隊,發佈各類志願服務項目1026項。開展進村入戶宣傳教育184377人次,發放宣傳資料145824份,張貼宣傳標語1871條。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群眾自覺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積極性明顯增強。

建機制,鞏固村莊清潔

一是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引導村寨制訂完善村規民約,建立《衛生保潔管理制度》《環境衛生門前三包責任制》《衛生評比制度》《保潔人員工作職責》等相關制度,規範和約束村民衛生行為。二是完善農村保潔設施配備。確保每一村有一支相對穩定的農村保潔隊伍,有一批佈局合理的垃圾收集處理基礎設施,即戶有垃圾桶(可為一般塑料水桶)、自然村建垃圾池或垃圾箱、行政村級配備垃圾車。三是開展示範評比活動。廣泛開展“美麗鄉村”“最美庭院”“家居環境示範戶”等多種形式的創建評比活動,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促進村莊清潔行動常態化。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前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整治後


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展示⑦丨上猶縣、東興市、陸河縣、花溪區、騰衝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