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我的理解來說,中年人的平和,1/3是懂得,1/3是放下,1/3是忍耐。
人到中年,就是學會忍耐,懂得放下。
懂得,即是懂得自己也是懂得別人,懂得自己的極限,懂得別人的需要。懂得家庭也懂得工作,不會再為是工作重要,還是家庭重要糾結。人到中年,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嚮往家庭的就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家庭,嚮往事業的就把時間和精力投放在工作上。
放下,即是放下無意義的爭鬥,接受你的現在,與你的人生和解。人到中年,你對你的人生有一個很好的定位,你那追求你所喜歡的,你所在意的,不是事事都爭個高低,分個勝負。只有放下一部分,才能抓住另外的重要的一些東西或事情。
忍耐,即是一種磨礪,是在歷經艱辛生活後的心理沉澱。為五斗米折腰也好,吃眼前虧也好,都是一種把挫折當作經驗,等待時機的臥薪嚐膽。做成一件事情,需要才能,需要智慧,同樣也需要忍耐。拂去浮躁的心態,能忍別人所不能忍。中年人的崩潰往往從忍耐不住開始。
碳小哥
俗話說得好:“智者善屈尊,愚人強伸頭。應該關心自己的感受,將不違背內心,不委屈自己作為原則。記得,要把自己的位置放高一些,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一再周全,相信你付出的一切都應該被珍惜,你也配得上每一份關懷與尊重。
講道理不是最有勇氣的辦法,放下才是。世界之大,什麼人都有。與不講道理的人爭論,其實也是在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 要知道,逞強不是真正的強大,認慫不代表徹底認輸。 退讓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忍一時,退一步,皆大歡喜。
一生之中,值得你掏心掏肺的關係並不多,別傻傻的把什麼事都往自己的身上攬,那樣只會慣壞一些不領情,不真誠的人。
這世間,根本沒有那麼多將心比心,你委屈自己來成全對方,最後換來往往是無動於衷。你的委曲求全,有誰會明白?你的用心良苦,又有誰會珍惜?誰會把你的付出放在心上,誰會關心你一分一毫。
生活沒那麼多錙銖必較,在不涉及底線的問題上學會放下。放下升起的卻是涵養,是善良,是智慧,是對另一個生命的敬重。
心之所向818
這句話我很贊同。懂得了,也就放下了。
像我在小孩結婚過後,把一切都看談了,不想在去與人爭執。與朋友爭執計較,你贏了,朋友丟了,在家裡與家人爭執計較,你贏了家人卻輸了心情和家庭祥和。但你懂得包容,就會去容別人所不能容;但你懂得珍惜,就會珍惜身邊的親人和朋友的情感;但你懂得孝順父母時,你就體會到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光是多麼彌足珍貴;但你懂得自已很累的時侯,你就知道自己該得的已經得到了,該捨得也已經捨去了,看淡了人生也就把什麼都放下了。
所以人到中年的時侯也就不想活的那麼累了,但把該放的放下的時侯,我們懂得了人生,看淡了人世間的人情冷暖,卻永遠的失去了青春歲月。
東聯盟主
關於中年人的平和,一半是懂得,一半是放下,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中年人在歷盡生活蒼桑以後,變的越來
越成熟。性格方面從年輕氣盛到現在的老誠持重,從過去的斤斤計較計到現在的寬厚忍讓,逐漸養成了一顆寬容的心。
在處理問題上由過去的得理不饒人到現在的有理有節有得有失側重於人性化的處理方式,該放的時候放下。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成熟的中年人,也就變的平和了許多,我認同這句話,因為我經歷過。
農村老於
中年人已由少年的懵懂,青年的莽撞,經過風風雨雨歲月的磨練變的成熟穩重了很多,看淡了是是非非,沒有了青年雄心壯志,只想有安安穩穩的工作,有一個幸福家,懂得了怎樣做人,不想和誰爭論對與錯,輸了贏了又怎樣,有時沉默不語,中年時期也是壓力山大,上有老下有小,很多無奈,有些事情自己左右不了,就的放下,減輕自己身上的負重,沒有了年輕時的驕橫,學會了尊重,愛護懂得了珍惜,一生相遇只有這一次,沒有來生再相聚。
冷風A
認同這句話!
老話講,人過三十,天過午,三十而立,認為三十歲就是中年人的開始。而現今,三十歲算是年輕人啦,那這裡的中年應該就是指四十乃至四十五歲以上吧!
中年人不論事業有無成功,大多有家庭有孩子有父母陪伴,過著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你要承擔孩子受教育的權利,又要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更要承擔家庭生活的擔子,
第一,‘你沒有理由重新規劃你的人生,因為傷不去,因為失敗了,你沒有東山再起的資本一一年齡,你將輸的一塌糊塗。
第二,你沒有理由去和上司談工資談福利待遇,因為一旦談崩,失去工作的一定是你,一家老小的幸福生活將大打折扣,你輸不起。
第三,你沒有理由整天不工作,沉迷於吃喝玩樂,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應暇,你懂得時間就是金錢,你不再是孤家寡人,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毛頭小子,而是家裡的頂樑柱!
第四,你沒有理由不健康,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高昂的醫藥費將壓垮你的家庭。
你沒有理由為難自己,那是瞬間,何苦自己為難自己!你沒有理由指責和報怨,給自己一份平和,對錯有那麼重要嗎?你沒有理由計較,保持一個美好的心情,給心靈放一天假。
留一份追求,讓別人去羨慕去吧!
Dsq小玲
可以這樣理解。中年人的平和=懂得+放下。
懂得:年輕時對世界充滿未知,對事業充滿憧憬與希望,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體力,加之爭強好勝的心態,讓年輕人在磕磕絆絆,失敗與成功中交雜著成長。這是大多數上進的年輕人經常有的狀態和過程,年輕人所表現出來的起伏交錯一般會讓人感到不懂事,不夠成熟,也即不夠平和。
放下:中年人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的豐富,事業也逐漸穩定,不再像年輕人一樣衝動莽撞與激情四射。因為以他們所積累的經驗和教訓足以對每一件事情,特別是重大事件作出相對正確的判斷,處理問題經驗辦法也比較多,所以會沉著冷靜應對,做事有條不紊。豐富的經歷讓中年人懂得什麼事情要堅持,要據理力爭,也明白什麼事情應該捨棄,也即放下。中年人所表現出來的這種是非觀,淡然、自信的表現讓人覺得這是成熟懂事了,心態平和了。
結論:因為懂得了,所以才能放下了,因為已經放下了,心態自然也就平和了。
李少LISHAO
我很認同這句話,中年人的平和在我看來是指心平氣和吧。心平氣和是人最好狀態的一種提現。
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穩重和成熟。這種獨有的氣質是年輕人學不來的。
年輕人,脾氣暴躁、衝動、做事不計後果、不圓滑。中年人就不同了,經過社會的磨鍊和成長和心性的改變,變的特別沉穩,遇事冷靜,對人的態度也有所改變,很多事情能夠為他人著想,心中的牽掛也越來越多。
人到中年越來越懂得擁有平淡的生活才是最寶貴的。因為他們知道人生如夢,人生不易。知道人生中什麼值得擁有,又有哪些應該放下,哪些應該埋藏在心底。
從年輕一路走到中年,社會中的千錘百煉也使他們明悟一些道理。活著就要順其自然,一切隨緣。不在爭強好勝,不在虛度年華。心智的成熟,看著父母逐漸老去的同時也會感慨時光一去不復返。這些更讓他們懂得擁有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中年以後,漸漸地看淡了一些事,也學會了放下。他們會放下爭強好勝的心,會放下心中的執念,作為身邊的人,你會感受到這些變化。因為只有學會放下人才能活的輕鬆。
平和 平和 心平氣和。只有心靜了,方可心安。
對著鏡子吃飯的人
我們先來讀讀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得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中國人自古悲秋,心裡有了秋才愁啊!但“少年不識愁滋味”,才“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現在懂了,就“休”了,心上沒有秋了,也就平和了,“天涼好個秋”,終於還原了一個真實自然的秋天!
一個人活在世上是為了追求幸福快樂。年青時拚搏進取,眼睛向外,認為外在的功名利祿就是幸福快樂。人到中年,在歷經風雨滄桑之後,才能悟出捨得之道,才知道眼睛向內,懂得人生的幸福快樂不在外面,就在自己的心裡,在於自己內心的平和。
內心要平和,就要懂得和放下,懂得就會放下,放下才是懂得,不放下就是不懂得,不放下,何談平和?平和同時包含著懂得和放下,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而不是兩枚硬幣。這就是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所以,我崇尚這句話的睿智,但不苟同這樣表述。
雲潤春天
我是認同的:
人到中年,經歷過很多事情,明白了很多事情。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很多事情考慮會更周到一些。顧及老人及小孩子的感受。不再像年輕氣盛。
可以爭取的爭取,不能爭取的索性放下。不再去糾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