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某市消防局凌晨接到報警電話,說有一女孩可能在屋中燒炭,企圖自殺。

消防員趕到現場後,因敲門無人應答,只好拿出破拆工具強行破門。

不料,就在消防員們爭分奪秒的時候,女孩對門一位鄰居大媽走了出來,理直氣壯地質問消防員:“你們這樣算不算影響我!”

消防小哥一邊著急撬門,一邊應付大媽:“人家要自殺,有人報警了!”

通常情況下,你有再大的不滿,聽到這句話也該打道回府了吧,可這位大媽繼續抱怨道:“你這個時候破門,我都硬生生被吵醒了……”

不等大媽說完,消防小哥便懟了回去:“人家命都要沒了!”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誰知,這話不但沒有激起大媽的同情心,反而激怒了她:“那還是我的錯了?現在都幾點鐘了?人都是要將心比心的是不是?”

納尼???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你沒有聽錯,大媽說的就是“將心比心”。

這條視頻迅速在網上火了起來,而不知名大媽也被罵上熱搜。

我們看電視或看小說時,總喜歡diss編劇,這個人物設計不合情不合理啊,現實中哪兒會有這種人?根本立不住。

可真相卻是,現實遠比故事更刷新你的三觀。

大媽的行為已不是“自私自利”可以形容了,她激烈言語背後所透露出的,是徹骨的冷漠:你們竟為了救一個人,而犧牲我一晚上的睡眠!

將心比心,倘若你在危難之中,別人因怕被打擾而不施與援手,那你就真的可以長眠地下了。

危難面前,人性的善惡會被放大,不出事,你永遠看不清自己鄰居的有多奇葩。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前幾天,同樣是某平臺上爆火的一條短視頻,視頻中的男子穿著睡衣,應該是在自己家裡。

聽見敲門聲,他跑去開門,結果被自己的女鄰居劈頭蓋臉的一頓罵:“你改密碼為什麼不通知我!”

男子一臉懵:“我改自家密碼為什麼要通知你?”

“你耽誤我家孩子上網課了,今年高三了,考不進清華你負得了責嘛!”

Are U kidding???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這樣的鄰居真的既可笑,又可恥,關鍵她還說得那麼理直氣壯,就好像在問你,賺了錢為什麼不給我花一樣。也難怪這條視頻會火。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有研究表明,極度自私冷漠的人大腦結構和普通人不同,他們沒有同理心,對情感欠缺反應、遲鈍、不會換位思考,甚至覺得別人都應該為自己服務,說白了,就是人格障礙。

然而當這種現象上升到集體意識的時候,其帶來的嚴重後果則需要人們反思。

新聞裡曾報道過這樣一個事件。

一位公交司機與乘客發生了爭執,原本並不是什麼大事,結果那名乘客不依不饒,結果爭執升級為了傷害。

乘客拿出了包裡的刀,襲擊了司機。

整個過程持續了七八分鐘,然而公交車上的其他乘客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只是選擇默默地當一名“看客”。如果說那名襲擊司機的人精神不正常,其他“看客”也一樣嗎?

故事的最後,車毀人亡,無一倖免。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可這就是社會教育我們的結果。就像現在,我們經常會問,遇到老人跌倒,該救嗎?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在2015年哈佛畢業典禮上說過一段話:“這是一個自拍——還有自拍杆的時代。仔細想想,如果社會里的每個人都開始過上整天自拍的生活,這會是怎樣一個社會呢?對於我來說,那也許是‘利己主義’最真實的寫照了。我們無休止地關注我們自己、我們的形象、我們得到的‘贊’,不停地進行‘自我放大’。”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這或許就是社會的現狀,但同樣的,當你播下“善”的種子時,它們也會生根發芽,不斷自我放大。

有位朋友曾和我分享過他的故事。

那時,他還在讀初中。一天放學後,他與兩個同學一塊兒騎車回家。

那是個清風和煦的日子,寧靜而平常。可事情就這麼發生了。

一輛卡車從側邊的小路突然衝出,快到他幾乎來不及反應,人就已經失去了意識。當他再次醒來時,只覺得渾身疼痛,腦袋一陣陣的發暈。

他摸了摸自己的後腦勺,凹下去一大塊,頭髮都已經被血浸溼了。

他的身邊圍了很多人,包括他的兩個同學。見他醒了過來,一位同學小心翼翼地問他,你還好吧。

他點點頭,沒有說話。

那我們去網吧了?同學露出徵詢的表情。

他還是隻點了點頭。他也並不清楚自己此時的狀況。

隨後,那兩個同學便騎上車,揚長而去。

圍觀的人群散了。他環顧四周,尋找他的自行車,發現它躺在離自己很遠的地方,變了形。

於是,他站起身,搖搖晃晃地走向自行車,搖搖晃晃地推著車前行。

身邊的行人只是遠遠地看著他,竊竊私語,卻沒有一個人上前詢問,彷彿他是一個巨大的病毒。

最後,他終於支撐不住倒在了地上。那一刻,他心生恨意,詛咒那些冷漠的旁觀者。

你們救人可以,但別吵我睡覺!危難面前,人性之惡能被放到多大?

就在他的意識漸漸模糊時,一個大叔將他抱了起來,用自己的衣服包裹住他,拼命將他搖醒。

就這樣,他從閻王那裡撿回了一條命。之後,大叔將他送到醫院,沒有留下姓名就離開了。

很多年後,一切彷彿輪迴般重新上演,只不過這一次,他成了施救者。他成功救起了一個被車撞的男孩。

他說,他已經不記恨當初的那些旁觀者了,他理解他們,但他卻擁有記得那個救過他的大叔,而他能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是自己莫大的榮幸。

老子說:“善人,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如果不是有生理缺陷的話,還請保持人應有的同情、憐憫與慷慨,在危難發生時,盡己之力給予幫助,哪怕只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匯聚成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