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楊炎梟簡介:  楊炎梟,字鳴璽,山東萊蕪人,生於1975年冬月,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師從於當代“書壇泰斗”歐陽中石老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視覺創意書法”創始人,中國國禮藝術院副秘書長,聯合國友好協會一帶一路委員會、陝西省英才委員會專業書法家,陝西藝術交流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夢全國首屆年度行業傑出人物書法突出貢獻獎”、“2018當代藝術家之星獎”獲得者。多幅作品入選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主題郵票、慶祝建國七十週年“偉大曆程.中華復興”珍藏郵票以及“一帶一路”中國藝術名家世界郵票珍藏冊,書法大作被作為郵票在中、美、英、法、荷五個國家限量版發行,現已成為“國家名片”。《書法報》《中國書法》等多家權威媒體爭相報道,書法作品被39個國家的元首政要以及多家博物館所收藏,被譽為“最具升值潛力的青年書法家之一”。楊炎梟:一位中國書法承古開新的踐行者,一位獨闢蹊徑的開創者,他的作品現已成為當今書壇一張全新的符號性名片,是中國傳統書法書法的新突破。(擁有多幅國家版權保護的作品)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願做菩薩那朵蓮”之《心經》《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尺幅:68x138cm)
拈花指源於佛家“佛祖拈花,迦葉一笑”的典故,該作品以拈花指外形為底圖書寫《心經》《大悲咒》《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三部佛學經典,莊嚴雅緻。眾所周知經文蘊含著宇宙間極高的能量,書寫誦讀經文功德無量,可以驅除一切疫病,消除各種孽障,疫情肆虐,以此作品“為中華祈福、為武漢加油”可謂恰逢其時。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何尊”之《千字文》《三字經》(尺幅:68x138cm)
“中國”兩個字最早出現在“何尊”的銘文中,從某種意義來講何尊代表著中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民族傲視東方,中華民族是個堅強的民族,偉大的民族,雖歷經磨難卻毅然昂首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該作品以何尊外形為底圖書寫《千字文》《三字經》。正值國家危難之際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傳遞正能量,使命擔當,翰墨戰“疫”,祈福中華 “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龍馬精神”之《論語》
(尺幅:68x68cm)
紅山文化的玉龍有“天下第一龍”的美譽,“馬踏飛燕”更是無人不曉,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馬有“馬到成功”的吉祥寓意,該作品是“天下第一龍”與“天下第一馬”完美融合,內容書寫《論語》經典篇章,旨在表現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龍馬精神”。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杜虎符”之《孫子兵法》
(尺幅:97x180cm)
虎符是中國古代調動軍隊的最高指令,也是驅魔避疫的利器。
武漢疫情爆發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一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戰爭毅然打響,全國各地以及解放軍醫療機構馳援武漢,舉全國之力共抗疫情,定能取得抗疫的全面勝利。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兵書,對世界影響極其深遠。該作品將書法、虎符、兵法完美融合意義非凡,在當下戰“疫”之際又賦予了新的意義。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太極”之《老子道德經》
(尺幅:68x138cm)
“道”是天地萬物之始之母,陰陽對立與統一是萬物的本質體現,物極必反是萬物演化的規律。老子《道德經》有言“不知常,妄作,兇”;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召”;此次疫情只因一部分人違背了《道德經》中的:自然之道、因果之道、生命之道才遭此劫難……


太極圖有“天下第一圖”的美譽,該作品黑墨、朱墨恰分陰陽,內部兩個“魚眼”取中國四神瓦當“朱雀”與“玄武”恰指南北方位(四神瓦當本身就有驅邪除惡,鎮宅防災的作用)作品中“三圓、三方” 形成方圓對比,也體現了中國人為人處世的“方圓之道”。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一壺乾坤”之《易經》
(尺幅:68x68cm)
從《易經》角度看疫情:
(一)人與自然陰陽失衡,失去對“天道”和自然的敬畏,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遭到了大自然的反噬。(二)人類侵犯野生動物生存領地造成陰陽失衡,野生動物攜帶病毒進入人體從而生疫。
《易經》乾卦上九爻“亢龍有悔”揭示了物極必反、月滿則虧的道理,不尊重自然規律,終究會自食其果。
“千秋大業一壺茶”,“壺中有天地,壺中有乾坤”,該作品以“天下第一壺”的外形做底圖,書寫《周易》“乾、坤”等二十四卦之原文,既寓意“壺小乾坤大”,又傳達出“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的度量……
特殊時期宅在家中,品茶論道也是一種心境……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洪福齊天”之《孝經》(尺幅:68x138cm)
在中國“葫蘆”是“福祿”的諧音,葫蘆自古就有著非常美好吉祥的寓意,該作品以知名“萬壽延聯”葫蘆瓶形為底圖,書寫儒家經典《孝經》全文,《孝經》第一次把對父母的“孝”延伸到對國家的“忠與孝”,疫情期間宅居簡出,不給別人添麻煩,其實也是對國家“忠與孝”的一種表現。“紅色蝙蝠”圖樣恰好是“洪福”的諧音,手繪祥雲圖案恰好扣題“洪福齊天”。


假如世人皆知蝙蝠之吉祥寓意豈敢“食之”,遭此“劫難”……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江城有疫,藝助中華——楊炎梟書法祈福“國泰民安”


“德鼎”之《孟子》
(尺幅:97x180cm)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面對疫情聯防聯控責任重大,舉國攻堅刻不容緩,各地醫護人員“鼎力”馳援武漢,各界愛心人士伸出援手,這種“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的大愛定能“德感天地 ,銘記歷史”。
該作品以“德鼎”為底圖書寫《孟子》經典篇章,用中國元素符號詮釋儒家經典,旨在把傳統文化孔孟思想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