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看,為什麼“1=1”?

井井觀天


從不同角度看,為什麼“1=1”?

此問題,十分深奧!略陳己見,實難確保正確,僅供分析評判。

1=1,從哲學的角度解釋,如下:

天地未分,太極混沌,太極合空色〈1〉二者為一體,只呈現狀態,表示為“0”。

一劃開天,陰陽形成,相對性明確,故“1”分化誕生,依“1”代表有(有:代表實。無:代表虛),意味著萬物存在。

具體解釋天地未分:太極時的“1=1”,可理解為:太極整體是由“1虛”+“1實”=合成的“1個”太極總體。據太極整體由“1虛實”=合成的“1個”太極總體,得出:天地未分的“1=1”。

具體解釋一劃開天:兩儀(天地)形成,三元(天地人)具,萬物生成。那麼!一劃開天,萬物生成,這時的“1=1”應該如何理解?可以理解為:物質整體皆由“1個現象”+“1個本質”=“1個”總體的物質。據物質整體皆由“1個現象本質”=“1個”總體物質,得出:一劃開天的“1=1”。

從數學的角度解釋“1=1”,應該是指,現實的實際物質,質與量的相等。

〈1〉空色——虛實——即:現象與本質。


A小雅29


1=1,在邏輯學中叫做同一律,即事物自身必須和自身相等同,數學顯然遵循這個規定的。

可為什麼呢?比如現實世界裡,誰都知道這是不存在的,今天的我絕不等同於昨天的我,甚至上一秒的我和下一秒的我,也是不等同的,否則那我不就壽與天齊了嗎?

明明永遠找不到完全相同的自身,這種規定不是故意混淆事物關係嗎?可是,不這麼規定又能怎麼辦呢?否則人類還能認知這個世界嗎?

誰都知道,人類的感知是四維的,除了空間的三維,必須要加上時間一維,因此人類的感知中,所有事物都是流變的。一旦有了萬物流變的認知深度,人類立刻發生了認知困難,用理性邏輯追究事物本在真存時,直觀世界全部搖晃而不再真實起來。

柏拉圖大約是第一個對此問題糾結的哲學家了,他的結論是只有理念才能不朽,

被世人稱之為理念論。歐幾里得對此深以為然,寫就著作《幾何原本》,從而證明一切形狀都必然遵循的規定,且認為會萬世不變。

很可惜,未過百年,就有人發現理念是有漏洞的,也就是√2的發現。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為1時,斜邊的值在數軸上竟然找不到,這可嚇壞了當時的人們。經過大家的討論,一致決定把發現者拋入大海。這就是數學的第一次危機。

今天我們早已經知道,人類的理念也是流變的,而且流變速率遠遠超過感知的穩定性。比如對光的認知,今天我們認為只是能量的一種形式,但人類把光感知為明亮,恐怕也有千萬年了吧。

所謂同一律,就是武斷的規定性,人類只能強行認定1=1,因為不如此,人類將無法認知一切事物。

人類認知事物必須運用邏輯理性,可邏輯是自己的限度的,超越邏輯極限去追究終極,人類只能追究到一片迷茫混沌。

所以說“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就是因為萬物流變,而人類邏輯有限,以有限追究無限,只能強行規定1=1的同一性。


何處是家鄉


我選一個角度來說吧。

從重量的角度:一噸棉花和一噸鐵一樣重。

棉花給人的感覺是松,軟,輕。

而鐵給人的感覺是冰冷,堅硬,沉重。

普通人的努力就像是在秤上面添加棉花。

天才的努力就像在秤上面加鐵塊。

天才的一丁點努力,普通人就要付出至少十倍的努力,才能趕上天才。

然而,重量是不會騙人的。

即便是普通人,只要你堅定不移地在秤上加棉花,總有一天你的努力,也有一噸重。

雖然對於天才而言,這一噸不算什麼。

但這就是普通人的奮鬥歷程。

一噸就是一噸。

所以

一噸棉花=一噸鐵

庸才付出百倍努力後的一噸,等於,天才稍微用心的一噸。


四夕老師成長課


這就是當今科學體系的弊端的關鍵。

它只是對大自然機械累加的描述。但是,對大自然中的化合變化視而不見。

也是對大自然生命誕生之初單細胞分裂生長,以及現今所有生物細胞都是分裂生長的視而不見。

因為描述這些就必須是1=2。


楊桓548


以有之物,才能辯論無。[吃瓜群眾][吃瓜群眾]


無名13044461


1裡十1裡=1公里。


手機用戶9857209467


從任何角度看,1=1都是公理,沒有原因,無法證明,就是一切的基礎,沒有為什麼,如果不等於,這個宇宙就不存在,一切都會完全是另一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