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看到頭條文章:中國出現2000嬰幼兒新冠病歷,真的嗎?情況是怎樣的?

老菜176600978


我今天看到頭條文章:中國出現2000嬰幼兒新冠病歷,真的嗎?情況是怎樣的?

首先說,“中國出現2000嬰幼兒新冠病例”這個說法,嚴格來說是一則謠言。

實際上,這則信息的信源是3月16日預發表在美國兒科學學會會刊《兒科學》上來自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等單位一篇題為“2143例中國兒童COVID-19流行病學特徵”的研究論文。

這項研究具體說了什麼?

2143例中國兒童COVID-19流行病學特徵研究

看看清楚,研究對象是“兒童”,而不是“嬰幼兒”。

研究中的“兒童”是如何定義的呢?

文章中給出了“兒童”的明確定義是“18歲以下”。

更具體來說,2143名病兒是截至2020年2月8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報的所有兒科COVID-19病例。

其中,有731名(34.1%)是實驗室確診病例,1412名(65.9%)為疑似病例。

從確診病例來說,到2月8日,全國累計確診37251例,兒童病例佔約2%。

所有患兒中位數(平均)年齡為7歲,多數(四分位距)在2到13歲之間。

其中,男孩1213例(56.6%),男孩和女孩之間沒有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即性別對是不是容易感染沒有影響。

從嚴重程度上說,被診斷為無症狀,輕症或中度症狀患兒比例分別為94例(4.4%),1091例(50.9%)和831例(38.8%),合計佔總病例數的94.1%;重症和危重症分別僅有112例(5.2%)和13例(0.6%)。

就是說,所有兒童患者中,絕大對數都不是重症和危重症。

但是,從不同年齡組輕重症佔比來看,<1歲、1-5歲、6-10歲、11-15歲和≥16歲年齡組中,重症和重症病例的比例分別為10.6%,7.3%,4.2%,4.1%和3.0%,年齡越小,比例越高。

其中,一半以上(53.8%)的危重症是1歲以下嬰兒。

就是說,雖然兒童症狀整體上較成年人輕,但是年齡最小的嬰兒卻可能最為危險。

所幸,全部兒童患者中僅有1名死亡,是1名14歲少年,死於2月7日。

從地理分佈上看,多數患兒是湖北省,以及湖北省周邊地區,並逐漸向地理上更遠的地區“擴散”。

1月20日到24日基本集中在上述地區;

1月25日到31日就出現明顯擴散;

2月1日到7日,全國幾乎所有省區都有了兒童患者。

說明,兒童患病也是由人與人之間密切接觸傳播的。

兒童同樣是COVID-19的易感人群

在疫情初期,有的人僅憑極其有限的治療就宣稱,COVID-19主要感染老年人,兒童不易感。

我們知道,2019-nCoV是一種人類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從理論上講所有人群都對它普遍易感。

在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特定人群不容易感染這之前,任何人不應該輕言該病毒對不同人情會“厚此薄彼”,因為這樣有可能讓某些人群產生一種虛假安全感,從而增加感染風險。

這項研究的結果也向我們證明,不同年齡組兒童對COVID-19普遍易感。

兒童感染率相對較低,一個主要原因應該是兒童接觸的機會相對較低。

尤其是,疫情暴發和流行期間,正值我國傳統春節的假期,學校早已放假,從而避免了學校聚集性發病的可能。

雖然,兒童普遍症狀輕,而嬰兒重症比例更高,這些都說明,由於兒童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免疫反應,對病毒感染的反應不良,是應該重點保護的人群,任何人切不可掉以輕心,誤以為兒童不易感,忽略對兒童,特別是最為脆弱的嬰幼兒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