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梵高

提起梵高,就算對書畫沒興趣的人都有所耳聞,而中國歷史上也有一位畫家,其命運與梵高有驚人的相似,他就是明代畫家徐渭。宅家的這些日子幾乎整天在看畫,雖然我的工作是給當代畫家做畫展,而我更感興趣的是古畫,前段時間寫過八大山人,一直也想跟大家聊聊徐渭,可是每次想起畫家一生的命運卻又心情沉重,不知從何說起。

一,悲涼的一生

中國的梵高

徐渭畫像


徐渭,浙江紹興人,自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生於明正德十六年,徐渭的一生坎坷多變,因為他為婢女所生,受人歧視,後父親早亡更是雪上加霜。為了改變命運,徐渭青少年時代學習非常的刻苦,廣泛閱讀,涉獵儒家經典、兵法、醫學、小說、戲劇等很多方面。徐渭有很多的良師益友,其中不乏思想家、書畫家、學問家、詩人等等。他從小就對書法有特別的愛好,學過很多歷代名人的法帖,對王羲之、米芾、祝允明等大家的字都下過工夫。徐渭雖然在花鳥繪畫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但學習繪畫卻是他30歲以後的事。徐渭20歲時考取秀才,而後參加鄉試考舉人,結果屢試不中,“終生不得志於功名,不得志於有司”。徐渭中年入胡宗憲總督府,參與抗倭鬥爭的策劃工作,當時胡宗憲遭禍,徐渭深受刺激,加之失業窮困,與後妻關係不和,幾次狂病發作,以至割了耳朵,九次自殺未遂,因懷疑繼妻不貞將其殺死而入獄,為此在牢中度過了六年多的囚徒生活,但他也因此對人生的體驗更深了,學識更豐富了,書畫藝術也更加成熟了。萬曆四年北上邊關,這段時間為徐渭繪畫藝術的創作盛期。到晚年,窮困潦倒,變賣書畫也難以維持生活。1593年,一代奇才徐渭,在貧困交加中,悽慘地離開了人世。


  晚年,他用詩給自己的一生做了總結:“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中國的梵高

徐渭寫意花鳥


中國的梵高

徐渭寫意花鳥


二,藝術成就

徐渭在中國的繪畫史上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奇才,在詩文,書畫,戲劇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其書法取蘇轍,米芾風格而自成一體,筆墨奔放一如其人。在水墨大寫意花鳥方面運筆豪放,開宗立派史稱“青藤派”,對後世的大寫意花鳥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直到現在,凡學習大寫意花鳥的無不臨摹徐渭的作品。徐渭的一生境遇潦倒,晚年更是極度的貧困,靠變賣書畫換取銀兩,以此來維持生計。而在當時他的畫換不來幾個碎銀,何況以他的性格凡遇喜歡他字畫的百姓又常常白送。徐渭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在命運的捉弄下始終保持著他的氣節與情操,這在他的詩文書畫中都有大量生動的反映。“文章憎命達”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坎坷的人生和多變的命運成就了徐渭的繪畫藝術。生活的失意造就了徐渭事業的得意與輝煌:他的花鳥繪畫雄踞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顛峰而雄視百代。生活的不如意使得他常常在作品中借題發揮,把恣意縱橫的筆墨與題跋詩結合在一起,抒發胸中的塊壘與憤怒,看他的畫可以感受到一股“磊磊不平之氣”。設想一下,如果徐渭一生沒有這麼多的波折與困難,又怎麼會有他豐富的生活體驗和見解,而這些體驗與見解正是他在繪畫上成功的關鍵。


  

中國的梵高

徐渭書法


中國的梵高

徐渭畫集


中國的梵高

徐渭花鳥畫


三,對後世的影響

徐渭生時寂寞潦倒,死後卻為後人頂禮膜拜。曾經在江蘇南京博物院見過徐渭的《雜花圖》,那是該院的鎮館之寶。揚州八怪,吳昌碩等也深受其影響。當代書畫大師齊白石對徐渭也有極高的評價“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大滌子(石濤)之畫,能橫塗縱抹,餘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餘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2001年拍攝過一部電視劇《徐文長傳》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全面瞭解一下這位500年前的書畫奇才。

中國的梵高

南京博物院館藏徐渭《雜花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