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縣:“三個三”戰“疫”,堅守廣東“北大門”

仁化縣:“三個三”戰“疫”,堅守廣東“北大門”

80多個縣直機關的3000多名黨員幹部深入開展“一線雙聯”活動,下沉農村一線抓防疫、保春耕、促脫貧;63名監督服務員開展“一人一企業”蹲點服務,助推企業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仁化縣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以“三個三”戰法堅決扼守廣東“北大門”安全後,在防疫毫不鬆懈的前提下,仁化大地掀起了保生產、忙耕種、戰脫貧的繁忙景象。

實施復工復產“九個一”

企業復工率達99%

“每天進企業蹲點,與員工同上班同用餐,做好防疫檢查服務,還要了解企業是否存在經營困難等。”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仁化縣組織63名監督服務員入駐各企業,確保每一家工業企業每天都有一名監督服務員蹲點服務。

“一人一企”是仁化縣靠前服務企業的一個縮影。為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仁化縣實施企業復工復產“九個一”,即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四個工作專班,建立一名掛點縣領導一個工作網格,完善一套工作機制,印發一份工作指南,制定一個工作推進表,下發一份問卷調查表,落實一系列暖企政策,召開一次企業負責人座談會,發放一份倡議書等,要求復工復產企業做到員工排查到位、安全管理到位等“五到位”。

仁化县:“三个三”战“疫”,坚守广东“北大门”

與此同時,該縣還出臺“六項支持”暖企行動。縣領導深入工業園區、深入企業“訪企情、聽企聲、解企憂、話發展”後,專門推出了支持企業降低租金成本、物資運輸、購買防疫物資、降低社保成本、解決融資難、解決用工難等“六項支持”惠企政策,促進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通過實施“大企幫小企”活動,引導凡口礦、丹霞冶煉廠等大型國企履行社會責任,幫扶民營中小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生產管理等工作。針對外地工人返崗難問題,幫助企業聘請本地挖掘機施工隊、土方運輸車隊以及本地工人,確保項目及時動工。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復工復產企業216家,復工率為99.08%;規上工業企業復工35家,復工率為100%。商業企業(個體)321家,農業產業戶復工332家。

搶抓農時春耕忙

農產品供應“雙區”

時下,正值春耕生產大忙時節,放眼仁化縣大地,浸種育秧、犁耙翻田、覆花生地膜、施肥蔬菜……處處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的農忙景象。

“我們在蔬菜基地打工,老闆每天給我們100多塊錢的工資。”董塘鎮江頭村貧困戶高阿姨一邊整地一邊笑眯眯地說,“這幾天我們都來這裡翻整土地,辣椒苗已育好,過幾天就移到這裡來栽種。”

仁化县:“三个三”战“疫”,坚守广东“北大门”

仁化縣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在董塘、周田等鎮的貧困村發展了2000多畝扶貧蔬菜種植產業基地,訂單銷售珠三角、香港等市場,既確保了防控和春耕生產兩不誤、雙促進,還有效促進了當地貧困戶持續就業增收。

圍繞打造“雙區”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今年該縣整合資金扶持建設武深高速農業經濟帶,重點建設蔬菜種植、“鴨稻共作”、高產地膜花生、貢柑標準示範園、柑橘黃龍病綠色防控示範園、柑橘統防統控果園、綠色生態茶園以及水稻良種展示、現代農機作業服務示範基地8個千畝高質量發展示範基地。此外,正在黃坑等鎮全力推進柑橘省級產業園建設,完善推進“丹霞貢柑”品控中心,延伸貢柑產業鏈條,打造“北柑南柚”生態農業公園。

為穩步推進春季農業生產,該縣出臺了支持農業發展、農民就業、鄉村振興發展“三支持”政策,開展農業科技志願服務,開通運輸綠色通道,全力保障“雙區”優質農產品供應。

截至目前,該縣已播種花生面積7.1萬畝,蔬菜種植1.53萬畝,早稻犁耙辦田面積2.3萬畝,早稻已育秧4.8萬畝。累計完成備耕面積12.53萬畝,佔計劃面積的70.31%。

上下聯動齊發力

打贏脫貧攻堅戰

“3名貧困學生沒有電子設備參加在線上課,縣發改局馬上送了三部平板電腦過來;一戶貧困戶要照顧家人想就近找份工作,就安排做村裡的保潔員……”說起近期扶貧工作,周田鎮臺灘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龔釐團說,反映的問題都很快得到解決。

仁化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49戶9242人,省定貧困村33條。為鞏固脫貧成果和確保貧困戶如期完成脫貧任務,今年來,仁化縣上下聯動齊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做到“三個明確”。該縣明確三級書記抓扶貧工作責任,明確掛點幫扶領導幹部責任,明確第一書記責任,成立縣扶貧決戰決勝指揮部,構建“縣領導聯繫鎮(街)、重點村,幫扶單位包村,鎮(街)領導掛村,幫扶單位幹部到戶,責任到人”的脫貧攻堅網格化管理體系,形成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決勝脫貧攻堅戰的局面。

做到“三個認真”。該縣認真領會中央精神、扶貧工作政策、文件;認真理解承諾書責任內容;認真組織好掛點領導幹部到掛點鎮、村開展工作。縣四套班子、縣直機關單位及各鎮(街)班子成員深入開展“一線雙聯”“民情夜訪”活動,每週至少2天在掛點村指導扶貧工作,每週三晚上固定到掛點村開展民情夜訪活動,想方設法幫扶貧困戶脫貧及鞏固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成果。自2月以來,全縣共開展“一線雙聯”活動1816次,收集意見建議524個,解決基層問題498件。

落實“三個全面”。該縣將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明確完成時限、推進措施等,掛圖作戰確保完成脫貧任務。將消費扶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和政策兜底等政策全面包乾落實到位,開展扶貧產業項目2433個,解決了貧困戶就業1938人;通過對接承銷、龍頭企業帶銷等舉措,幫助貧困村、貧困戶銷售柑橘等農副產品總價值700多萬元;1580名建檔立卡貧困中小學生實現“線上教育”全覆蓋。同時,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落實幹淨整潔要求,補齊村莊基礎設施,打造了董塘鎮安崗“紅色村”、丹霞街道車灣村等一批閱丹及環丹公路沿線、省際廊道沿線、萬里碧道沿線的的貧困村蝶變美麗鄉村。

做好“三個強化”。強化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信心,發揚“仁愛仁化”精神,堅持不懈啃下硬骨頭。同時,強化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強化抓脫貧攻堅的工作紀律,堅持“一線工作法”,做到在基層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聚焦

“三個三”戰法構建立體化防疫體系

仁化縣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處,是武深高速入粵的第一道關口。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仁化縣以“三個三”戰法堅決守住廣東“北大門”。

實施“三個一”工作閉環機制,高效聯動決策指揮。成立疫情防控臨時黨工委,設立2個黨總支,417個臨時黨支部,建立了“三個一”工作閉環機制,即:指揮部每天一部署工作、鎮(街)黨委每天一會商、網格支部每天一小會,確保令行禁止。

實施“三個在先”,讓黨旗在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建強疫情防控一線戰鬥堡壘,建立“五個一”機制,即在每個網格成立一個臨時黨支部、建立一支黨員先鋒隊、設立一個先鋒崗、組建一支巡邏隊、樹立一面旗幟。同時,推行領導在先、黨員在先、幹部在先的“三個在先”工作方式,全縣醫務人員、公安幹警、機關幹部、村黨員幹部等,積極投身排查、檢測、衛生消殺、卡口值守等抗疫前沿陣地。

實施“三套網格”管理,織密織牢防控網絡。全縣劃分為社區、農村、行業“三套網格”管理,其中縣城劃分為16個網格區,由80多個縣直單位包區管理,縣機關上千名黨員幹部下到社區參與入戶“敲門行動”。11個鎮(街)125個村(居)設立396個網格,動員黨員幹部、紅袖章、志願者參與站崗,全縣132個“紅袖章”聯防組織的2485人響應號召,投入聯防聯控工作。

【來源】南方日報

【撰文】潘俊宇 譚玉玲 肖曉珍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