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焦雅輝:“復陽”未必是復發 未接到“復陽”病例再傳染報告

中新社武漢3月23日電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近日在武漢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就一線醫務工作者津貼落實,武漢診療秩序恢復,出院患者“復陽”,疫情後期心理干預等熱點話題予以回應。

持續跟蹤一線醫務人員補助落實情況

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和地方都出臺了一線醫務人員補助政策。目前,援助湖北醫療隊陸續撤離,補助是否能發放到位?

對此,焦雅輝說,在這場戰“疫”中,醫務人員展現了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甘於奉獻的職業精神,值得全社會的高度讚譽和尊重。“我們要求對所有一線醫務人員發放臨時性的補助和津貼,也一直在跟蹤這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她還呼籲,人們對於醫務工作者的尊重不能僅在疫情期間,要長久保持下去。

絕大多數醫療隊月底撤回 高水平專家斷後

援助湖北醫療隊已經開始分批撤離。焦雅輝表示,絕大多數醫療隊三月底都將撤回原單位,留下來的都是高水平專家,將負責危重症患者救治。

“危重症患者救治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他們的治療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焦雅輝說,國家衛健委屬醫院一定要承擔最艱鉅的任務,率先垂範,最後撤離。“什麼時候這些患者治癒了,什麼時候才會離開。”

她也表示,這些患者的新冠肺炎治癒後,基礎疾病的治療可能是更加長期的過程,因而要儘早將其納入到正常醫療運行軌道中。

“復陽”未必是復發 未接到“復陽”病例再傳染報告

針對武漢一些出院病例複檢核酸陽性的情況,焦雅輝表示,所謂“復陽”未必是患者治癒出院後又被感染。

“我們通過病理解剖發現,病毒在肺裡隱藏很深”,她表示,有時通過常規的肺泡灌洗液、鼻咽拭子檢測顯示核酸陰性,但身體可能會保持帶病毒狀態,而持續多長時間尚在研究中。

焦雅輝介紹,目前所發現的“復陽”現象基本都在患者出院後兩週之內,且檢測到的都是病毒核酸片段。從患者體內的病毒載量和核酸情況看,患者的傳染力很低,目前沒有接到“復陽”患者傳染他人的報告。

她還表示,康復期患者體內有了抗體,但“抗體是終身免疫還是僅持續一段時間仍有待觀察”。

武漢目前診療量為去年同期40% 醫院設立緩衝病房

焦雅輝介紹,目前武漢大部分醫院都完成了終末消殺,正陸續恢復正常診療,對於“一急一慢一特殊”的就診需求要優先保障。

她強調,保障急診病人、慢性病患者以及兒童、老人、孕產婦三類特殊群體的就診需求是重中之重。目前,武漢門診病人逐漸增加,診療量約為去年同期的40%。

焦雅輝介紹,患者看病要先通過互聯網預約,到醫院後再進行二次分診,排除發熱後再去相應的門診。同時,為避免大家同一時段到達醫院,採取了分時段預約方式,儘量把就診時間錯開。

此外,所有醫院均要設立緩衝病房。當一些患者無法排除新冠肺炎,就要先安排在單間的緩衝病房治療,排除風險後才能轉到多人的普通病房。

統籌制定心理干預方案

焦雅輝表示,疫情之後可能產生的心理問題需要統籌考慮。她透露,國家衛健委正在制定心理干預整體方案。

她表示,患者住院期間便有心理醫生介入,對一些住院時間長、有親人住院或不幸去世等可能有心理問題的病人提前干預。在治療期間,由於沒有家人陪護,護士也充當了生活護理和心理撫慰的角色。

她瞭解到,武漢目前已經成立了許多心理干預團隊。患者出院後也可在相應的醫院獲取心理幫助。

焦雅輝說,正在制定面向社會公眾的心理干預方案,“大的疫情過後出現心理問題,這不單純是醫療問題,也是社會問題,需統籌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