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黏”手机咋办?老师“约法三章”,家长都叫好

孩子“黏”手机咋办?老师“约法三章”,家长都叫好

家长陆续复工,

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

最担心什么事儿?

可能大家的答案都很统一:

怕孩子控制不好

使用手机、Pad、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时间。

既会伤眼睛又容易影响学习。


线上教学开始没多久,

杭州一所学校的语文老师

就从家长的朋友圈里

读出了这种焦虑的情绪。

因为线上学习孩子不得不使用手机,

不上课时还忍不住想玩手机,

这该怎么办?

思虑再三,她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

千余字的“约定信”,

这是一份如何使用手机的约定。

一起来看看吧!


约定


亲爱的同学们:


本周是课程学习的第二周,也是我们使用手机的第二周了,老师有些心惊胆颤。为什么用“心惊胆颤”这个词呢?因为手机已经开始堂而皇之地占据了你的生活。而这其中有我的“助力”。


我们通过手机发布学习要求、交流学习小结,共同分享学习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到学习的讯息,这非常好!但,不可否认,手机的存在还是不自觉地影响了你的学习及生活。


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画面:


你要做作业了,把它放在一边,对自己说,嗯,我能控制,我不会看的。但是,偶尔你还是会想,有没有信息发布,同学有没有在找你,会不会留言了?


或是你正在看消息的发布,看完了,退出后,突然被朋友圈的一则消息所吸引,忍不住点进去看一下,反正花不了多久。可是,看完了这一则,突然又发现下一则也很吸引你,于是又忍不住……过了许久,看完了一则又一则,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又或者正当你看得起劲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求你把手机放下,“你别看了,对眼睛不好!”“我又没有看其他的,我在看老师的作业!”“什么老师的作业,我看你是在看其他的内容。”“我没有!”于是,一场纷争开始了!


我说对了吗?你经历过吗?反正,我是经历过!


我知道,手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本想让你晚点接触,却不料一场线上学习促使你“光明正大”地使用它。


不是不能用,我也相信你,觉得你会好好使用。但是,不可否认,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再怎么意志坚定的你,可能也会被沦陷!这不,已经有几个同学是完全沉溺于手机中,更可怕的是沉溺于手机的游戏中。


那么,怎么办呢?是不是干脆就不要用了!让我们再退回到原点!只要爸爸妈妈不给手机,老师不在学习群发布作业,老师们不在网上反馈作业就可以了吗?


相信每个同学都会说,那不行的!是啊!面对手机的诱惑,我们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地去面对,要趁此机会磨练自己,学会管理好自己!该用的时候好好用,不用的时候别牵挂!


什么是该用的时候?根据同学们每日的学习安排,老师提供两个时间段需要使用手机:


15:00—16:00

19:00—20:00


我们就此约定,在这两个时间段里,上传作业、答疑解惑、小结分享、新闻浏览、观点报告,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碰撞思维的火花,为自己点赞,为伙伴点赞。


除此之外,请你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机,做到不看、不玩、不想!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请爸爸妈妈帮助你、提醒你、督促你、监管你!如果,我是说如果还没办法控制,请爸爸妈妈直接没收。


不过,你放心,学习上的要求,我们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告知爸爸妈妈,他们也会及时反馈给老师们的,没收你的手机并不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影响,反而还会促使你安心地学习、健康地运动、快乐地生活!


再者,如果你要发朋友圈,请记录自己积极向上的生活,请写下自己对关注事件的点滴思考,请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让我们能从你的朋友圈里感受到你的成长,感受到你是个会思考的人!


最后,请让我总结陈词——


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身边充满着无尽的诱惑,希望你能保持本真、淡定地面对。相信自己那睿智的头脑及强大的内心,终有一天会战胜它们。


如果在疫情过后,你笃定地对我说:“手机算什么!我能驾驭它!”那我真的是放心了!而你们亲爱的爸爸妈妈也会安心!更会敞开庇护你的怀抱,让你去经历社会的种种诱惑!


能做到吗?如果你看到此封信,请直接在学习群里回复“能做到”或者“不能做到”,我会一一进行统计的!


网课时代,关注到电子产品

可能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老师家长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真是操碎了心!

对于难抵诱惑的孩子们来说,

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到底该如何规范使用?

提出这几点建议,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孩子做出一些改变!


保护好眼睛是一切的基础


孩子“黏”手机咋办?老师“约法三章”,家长都叫好

*规划好学习时间和非学习时间用电子产品的时长,把保护视力放在第一位。


我们建议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通过网络学习30到40分钟后,应该休息或者远眺10分钟,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或者闭眼休息5到10分钟;


*不要在吃饭、卧床的时候看书或者使用电子产品;

*不要在光线过暗或者阳光直射的情况下看书写字;

*读写的过程中应同时打开房间大灯和台灯,台灯要有足够和均匀的亮度及色温;

*书籍纸张应该避免精装的铜版纸,从而减少眩光的发生;

*坚持一天两次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

*多在窗户前晒一晒,沐浴阳光;

*强调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应该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家长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跟孩子立一个手机使用“约法三章”


手机使用要全家约法三章,大人孩子一起执行。


和手机适度隔离有三个原则:


学习时间手机要放在离孩子10米以外的固定位置,电脑网页要有白名单制度,白名单以外的链接要在休息娱乐时间才打开;


下课时间作业优先,不完成作业,不接触手机;


浏览手机看疫情的次数要有约定,比如早晨、中午、晚上各一次,每次都不超过多少分钟,这一条对全家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请孩子暂时删掉容易沉迷的App


如果您发现孩子的自制力堪忧,并且已经影响到了居家的正常学习,晚不睡,早不起,每天的状态萎靡不振,那么,请一定和孩子沟通好,在家上课的这段时间,让孩子暂时把手机上令人分心的软件删掉!


尤其是面临着升学考试的考生们,别让一时的贪玩,酿出以后的眼泪。


帮孩子找点有难度的事情


有的家长很发愁:我家孩子手机上瘾!为什么会对手机这个小小的屏幕上瘾?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舒适圈”。


孩子玩手机入迷之后,对手机里各种应用门儿清,怎么看视频,怎么打游戏通关,哪个网站游戏多……他对这些非常擅长,非常精通。


拿起手机他就像一个掌控一切的将军,而放下手机他却会成为一个学习不好、没有特长的、被妈妈批评的孩子。


因此,家长能做的最好的引导,就是帮孩子找到一些有挑战性的课余爱好,例如运动类,引导孩子打球、下棋、学武术等;艺术类,让他跟着教程学学跳舞、画画、摄影、设计......如果发现孩子做某项活动很开心,慢慢他就能摆脱对手机的依赖了。


这些兴趣不如单纯玩手机那么简单易操作,如果孩子愿意学,进步的空间非常大,挑战的难度会越来越高,但收获的能力也会与日俱增。


孩子多在这些有益的兴趣爱好上投入时间,家长放心,这笔时间投资很值得!

帮孩子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孩子“黏”手机咋办?老师“约法三章”,家长都叫好

家长们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每天看手机上的信息流,有种信息爆炸的不适感——信息很多,知识也很多,但我该学些什么?孩子面对这样庞杂的内容时,也会有这种感觉。


家长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信息筛选能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不要过多了解超出其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信息;


对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要教他们相信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不能对所有信息全信,要学会判断;


对于正处于升学等关键时期的学子们,让他们知道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学会有条理、系统地学习,比碎片化地浏览要有效得多。


在停课不停学的状态下,网上学习资源浩瀚无穷,家长要指导孩子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增强系统性。


愿每个孩子都能做一名

合格的手机驾驭者,

因为有自制力的人

才能成为人生的主宰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