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陟縣:一封感謝信背後的苦辣酸甜

3月14日,人民網河南分網領導留言板刊發的一封“感謝武陟縣醫保局”的感謝信在武陟縣引起熱議。


武陟縣:一封感謝信背後的苦辣酸甜

這篇留言給武陟縣委書記秦迎軍的感謝信中說:為了給自己剛出生的兒子辦理醫療保險,我撥打了(0391)7270907,只知道對方是名女辦事員,對我詳細介紹了辦理材料和流程。由於我工作單位在隔壁(新鄉)市,真心不清楚每個地區對材料要求略有不同,因此和工作人員爭論了幾次,之後詳細瞭解到情況,實在是怪我當時太唐突,好在對方寬宏大量,沒有跟我計較,反而是以德報怨,沒有任何不滿,也沒有拒接我電話,儘量在疫情期間讓我能儘快把事辦成還少跑路......


這封不足400字的感謝信沒有署名。記者輾轉找到信中的女辦事員:武陟縣醫保局負責信息維護等工作的裴志霞,瞭解了這封信背後的故事。


今年3月初的一天,在單位值班的裴志霞接到了自稱在新鄉上班的郭先生的電話,說自己的愛人在武陟的一所學校工作,他們剛出生的兒子在武陟一家醫院住院,詢問如何給孩子辦理參保及結算報銷手續。


裴志霞詳細告知了對方需要提供的相關材料。兩天之後,郭先生又打來電話,說自己愛人的參保手續在焦作市醫保部門,因為疫情影響,自己出行不便,暫時拿不到參保證明,這種情況該如何辦理。當時郭先生的情緒有些激動,裴志霞一邊安慰,一邊告知他,自己儘量想辦法與市縣醫保部門、醫院方面聯繫溝通,幫他辦理。可是,焦急的郭先生連續幾次給裴志霞打電話,情緒越來越激動,但裴志霞始終沒有表現出不滿,而是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告訴他如何在手機上下載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完善相關信息以及事情的進展。


3月10日,郭先生將準備齊全的相關電子版材料通過微信上傳到醫院,醫院及時將信息報送到武陟縣醫保局。經過溝通、對接、協商,本著疫情期間特事特辦的原則,武陟縣醫保局在郭先生未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複印件的情況下,於3月12日為其剛出生的孩子辦理了參保和報銷手續。


“在後來的微信聊天中,我才明白郭先生當時為何情緒那樣激動。”裴志霞說。


原來,郭先生是信陽人,在新鄉工作,愛人在武陟上班。2月4日,他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因病住進了武陟的一家醫院。因為當時正值疫情嚴重時期,處處防控嚴密,加之他又是信陽人,信陽當時屬於“敏感地區”。郭先生只是在武陟臨時居住,人生地不熟,還存在語言交流障礙,所以每次出門、每到一個地方都要接受嚴格的盤查,各種手續也因為疫情嚴重和自己不知道找誰辦受到影響。儘管2月10日孩子出院時,院方表示可以延緩提供相關醫保資料、延緩辦理報銷手續,可面臨單位幾番催促上班,想盡快在自己走之前辦理完相關手續的郭先生心情越來越焦慮。


“那時候孩子住院,醫生說得可嚴重,差點都要換血了,還沒有藥。孩子一個人住院,也不讓探望,弄得每天在家也是提心吊膽。再加上(不是每件事都能電話辦公,有些必須到現場,出具證明材料)處處辦事不順利,見了誰都想吵架。”郭先生在與裴志霞的微信聊天中說,“小孩這樣,是我運氣不好,遇到您是我運氣真好,您真是撒手不管我,我也真是隻能幹等著,也沒什麼辦法。”“您工作辛苦了,我特別為我當初的莽撞行為後悔,所以弄明白前因後果之後一直想著怎麼做能彌補一下。”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今年的疫情期間,武陟縣醫保局為了保證服務質量,在實行“群眾首問負責制”的基礎上,簡化經辦流程,推行了“網上辦”“掌上辦”“電話辦”等非接觸式辦理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因人員流動造成疫情傳播的風險。同時制定下發了防控期間門診重慢病實施“長處方”報銷、村醫委託代購、集中配藥送藥、家庭簽約醫生上門服務四項新舉措,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柏生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