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路遙未阻訪尋心,老巷通幽古建築。

饒平城隍大過府,嵌瓷木雕說光陰。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城隍,又稱城隍爺,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城”原指挖土築的高牆,“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牆、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於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並管領陰間的亡魂。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縣長(是真正專門負責人一生福壽祿和惡罰明的官職,而且不是神,稱呼為城隍 判官等)。在明清以後,城隍成為一個神的官職,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為省級行政區所奉祀,相當於陽間的巡撫。府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知府,縣城隍相當於陽間的縣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所以說,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城隍。饒平的"城隍廟"是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有句潮汕俗語叫做“饒平城隍大過府”,意思是城隍廟規模不小於府縣衙門,這裡指的其實是三饒城隍廟。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三饒城隍廟位於饒平縣三饒鎮鎮區中華路366號東側,建於明弘治六年(1493),明嘉靖二十三年,萬曆三十三年,清咸豐二年,先後三次重修。2004年7月被饒平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三饒城隍廟坐北朝南,面寬32米,進深73.4米,佔地面積2349平方米。該廟中路共5進,在中軸線上分別為山門,前殿、大殿、五穀殿、後殿,東西兩廡相朝,結構對稱。並設有戲樓。硬山頂灰瓦屋面,夯土抹灰牆,主體為童柱抬梁構架,木雕、石雕和壁畫裝飾豐富,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三饒城隍廟廟宇之大、品級和某些建築規格之高,都為潮汕地區古建築所罕見。據三饒城隍廟中的《重修饒平城隍廟碑記》,該廟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其規模宏大,構築精工,名聞遐爾。明嘉靖、萬曆和清咸豐年間,三饒城隍廟先後三次重修。1954年,該廟開辦糧食加工廠,1989年,轉為私人彩瓷廠。現在的城隍廟為近年重修,保留原來的不少文物,包括多塊碑文和匾額。有人說潮汕地區“佛道不分一起拜”,這的確不假。這座城隍廟可以說是將這句話詮釋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哦,在三饒城隍廟中,可以看到儒釋道融合的特殊文化現象。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三饒城隍廟大殿供奉的主神,是歷史上的官員朱英。

朱英(1417年—1485年8月21日),字時傑,號澹庵,又號誠庵、任真子 。桂陽(今汝城)縣外沙村人。明朝中期著名政治家、理學家、詩人。官至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卒贈榮祿大夫、太子太保。正德十三年(1519年),追諡“恭簡”。《明史》贊其“文武兼資,偉哉一代之能臣矣!”饒平縣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兩廣都御史朱英奉朝廷之命,析海陽縣之元歌、信寧等八都建置饒平縣。朱英觀察後定下饒堡(今三饒鎮)為縣治。著手建築衙署及各有關辦公場所。在築防護城牆時,初時議定為取土為料。朱英考慮到土城不夠堅實耐用,便令內務部燒製條磚砌,使城既牢固又壯觀。因此百姓將其奉為城隍。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廟內的牆上,有兩大幅勸人行孝的陶瓷畫作。畫作的兩側有對聯,分別是:“古來盡孝如此,汝輩居家若何”;“今日能為子媳,他年便是父母”。除了這些,廟內還有“桃園三結義”的的畫作,以及書寫著“善惡明彰”的牌匾。這些,都是儒家思想的體現。廟中有壁畫一副,題名“三聖圖”,三聖就是所謂的“福祿壽”三仙,這是中國的道教神祗,正是“福祿壽三星拱照,天地人一體同春”,此是道教思想的體現。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觀音菩薩既是萬能神,也是佛教的主要供奉對象。城隍廟中還有一副壁畫,其造型是抱著嬰孩的菩薩,這是“送子觀音”像。一般廟裡的十八地獄像多繪於牆壁,這裡則為十殿閻王,各塑泥像,於中刑罰罪人, 呈森恐怖的景象。給犯罪或企圖犯罪的人以震嚇。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潮汕俗語“饒平城隍大過府”,探訪潮汕地區最大的城隍廟!


儒、釋、道三皆有,這是這座潮汕最大的城隍廟的特殊文化景觀,也反映了潮汕人特殊的文化傳統和習俗。

來源今日潮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