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強的草根喜劇人生


王寶強的草根喜劇人生


王寶強的草根喜劇人生

1982年,王寶強出生在河北省邢臺市的一個貧寒的家庭。1990年,因為觀看李連杰的“少林寺”,王寶強痴迷上了武術。於是八歲的王寶強毅然爬上了嵩山少林寺,開始了長達六年的習武之路,這個決定也改變了王寶強的命運。成為王寶強人生的轉折點。

少林寺的生活是艱苦、乏味而枯燥的,每天早晨四點多,王寶強就要起床,開始擔水砍柴,打掃庭院,燒火做飯。這些都是王寶強的必修課。後來王寶強回憶說:當時,因為我年紀太小,擔水擔不動,多虧了師兄弟的幫忙,才勉強把水缸擔滿。所以王寶強從小就充滿了感恩之心,師兄弟感情特別好。這樣的環境裡也塑造了王寶強重情重義的性格。

艱苦的習武生活磨練了王寶強的意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如果練不好,罰站,不讓吃飯,捱打就是家常便飯。後來,王寶強回憶說:少林寺的生活讓我養成了吃苦的習慣,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不怕了。

1996年,學藝六年的王寶強躊躇滿志的開始了北漂生涯。後來王寶強說:當時自己想的特別簡單,我現在滿身武藝,肯定有大導演找我拍電影,下一個李連杰沒準就是我。結果到了北京才知道夢想和現實的差距,不要說當主演了,就算是跑龍套都很難找到,好在王寶強不怕吃苦,每天飢一頓飽一頓,有時候連饅頭都沒錢買,肚子咕咕直叫,晚上餓得睡不著,寶強就喝涼水,靠涼水頂著睡覺。

就算是這麼艱苦,王寶強也沒有放棄,因為王寶強明白:他沒有退路,如果自己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也許上天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在劇組裡,王寶強眼裡有活,跑完龍套之餘,掃地打水,坐場記,熱情的幫助別人。久而久之,導演們都知道了,圈子裡有一個農村來的的小夥子誠實勤快人品不錯 ,有什麼角色都想著他,當時《盲井》的導演就是經人介紹找到王寶強,最終王寶強抓住了機會。嶄露頭角,接下來《天下無賊》、《士兵突擊》,《人在囧途》等一部部片子奠定了王寶強最草根喜劇明星的地位。

王寶強的表演特點鮮明:首先王寶強沒有經過正規培訓,表演上沒有那些公式化的東西,渾身上下散發著樸素自然的泥土氣息,傻根,許三多,順溜都能看到王寶強自己的影子。

其次王寶強的表演往往帶有誇張的動作和表情,但是卻並不讓人討厭。觀眾就喜歡看他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換成其他人就不好說了,例如港囧裡包貝爾的誇張表演就被觀眾罵的一無是處。

最後我感覺:憨厚和誠實已經成為了王寶強的標籤,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大明星,他就是觀眾眼中的鄰家大男孩,大家從心裡面喜歡愛他。擁戴他。大家把王寶強當成了自家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