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折戟,銷量冠軍上汽大眾“岌岌可危”

上汽大眾自從創立至今都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挑戰——今年2月,上汽大眾勉強銷量破萬,形勢不容樂觀;上汽大眾已經開始自救——減產、降薪、裁員。想要走出這場危機,並不容易。

上汽大眾今年減產或達1/4

數據顯示,上汽大眾今年1月銷量為11.3萬輛,較去年同期下滑40.5%。到了2月,銷量更是持續同比減少91.7%,只有1萬輛,這比中國車市整體將近80%的同比下滑更慘烈。即便計算1-2月累計銷量,也只有12.3萬輛,同比下跌59%。就這樣,在2015年-2018年,連續4年蟬聯中國車市年度銷量冠軍的上汽大眾,不僅在2019年首次敗給一汽-大眾,而且2020年初遭遇了更大的危機。


2020年1月,一汽-大眾銷量7.2萬輛,蟬聯月度冠軍;2020年2月,上汽大眾僅以1萬輛的批發銷量排名第六,而一汽-大眾繼續排名第一。這個月,上汽大眾銷量迎來史上最大降幅,與一汽-大眾不相上下的銷量名次瞬間被拉開。2020年的前兩個月,一汽-大眾的銷量已領先上汽大眾60%。當一汽-大眾開始以探嶽、探歌為突破口發力SUV市場時,上汽大眾以途觀為核心的SUV市場優勢便消耗殆盡,上汽大眾被趕下了“神壇”。一汽-大眾不會給上汽大眾機會,豐田、本田、日產,甚至吉利都在虎視眈眈。


新京車評 | 效益折戟,銷量冠軍上汽大眾“岌岌可危”


眼下,大眾汽車中國準備調低全年產銷目標,初步擬定調降50萬輛,而大部分下調的銷量都將來自上汽大眾。要知道上汽大眾在2019年末採取對經銷商壓庫的策略後,銷量才勉強達到200萬輛,這50萬輛就相當於直接減少四分之一的銷量目標,如此一來,今年上汽大眾的營收和利潤,已註定大幅下滑。

員工降薪40%,或被大眾集團“拋棄”

2月銷量雪崩之後,上汽大眾隨即傳出降薪消息。網上流傳的一份降薪聊天截屏顯示上汽大眾取消雙薪;底薪方面,管理層降25%、員工降15%,總體的降幅控制在40%左右。對此,上汽大眾對外回應稱,“員工收入與企業績效相關部分有浮動是正常情況,調整增加了企業績效和個人收入的正相關聯,員工收入中與企業績效相關部分,隨著績效變化同向聯動。”雖然這項薪資調整預計在3月份開始實施,不過目前已有上汽大眾員工直接提出了辭職。其實,降薪是第一步,真正的目的就是減少人力成本,變相裁員。

據瞭解,平時上汽大眾一年有四次季度獎、一次高溫補貼、一次年終獎、一次軍令狀獎和四次雙薪。按照慣例,今年2月本來應該發放雙薪,結果員工們收到的是單薪,目前來看很可能今年的四次雙薪都沒有了。而同為大眾集團的在華合資公司一汽-大眾的日子也不好過,卻一如既往地給員工發放了雙薪。更讓員工感到不公平的是,德國大眾近日為員工發放了更多的獎金,最高將獲得5600美元績效獎。上汽大眾猶如一個“棄子”,在困境中首先被拋出。無論在大眾集團內的地位還是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地位,上汽大眾都已淪落到非常尷尬的處境。

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

據乘聯會統計,今年3月首週中國乘用車銷量為13萬輛,同比下滑51%,預估整個3月銷量將下滑36%。

對於上汽大眾來說,“銷量擔當”帕薩特的質量危機,更是讓上汽大眾雪上加霜。去年12月24日,上汽大眾帕薩特在中保研的碰撞測試中的成績慘不忍睹,在進行25%正面偏置碰撞中,只拿到較差的P的成績,是所有測試車型中墊底的一個。直至今日,事情已經過去3個月,但相關輿論仍在網上持續發酵,越來越多的車主感到不滿。質量摻水,銷量自然下滑,帕薩特在今年1月直接跌出當月轎車銷量前十五名,而且還拖累了上汽大眾旗下斯柯達品牌的銷量。而曾經的帕薩特,自2000年被上汽大眾引入中國市場以來,向來都是開創國內B級車市場的風向標。

對於上汽大眾來說,輝煌只屬於曾經。現在整個汽車行業都在改變,上汽大眾卻還是一副“老大”的樣子。上汽大眾確實需要改變,希望全新的上汽大眾學會尊重市場和敬畏消費者。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劉陽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小夥伴們,如果你們有關於汽車維權難或是維權中遭遇不合理的事情,可以私信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