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21世紀的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就是多災多難的庫茲涅佐夫,而庫茲涅佐夫已經老舊不堪,尋找庫茲涅佐夫的接替者,刻不容緩!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1983年開工,1985年下水,1991年服役,在其服役過程當中,蒸汽洩露,鍋爐故障,貴重金屬被盜等一系列事故層出不窮,再加上接連發生的浮船塢沉沒,輪機艙失火等惡性事故,庫茲涅佐夫的剩餘壽命已經捉襟見肘,俄羅斯海軍急切的需要擁有一艘能夠替代庫茲涅佐夫的新型航母,那麼在21世紀的前兩個10年當中,俄羅斯有哪些航母計劃呢?

2007年涅瓦設計局現代化的庫茲涅佐夫


2004年1月20日,俄羅斯與印度簽訂了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的無償出售有償改裝協議,俄羅斯將拆除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原有的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拆除原有的ak630防空炮,S-AN-9防空導彈全部拆除,並且用一個滑躍甲板套將原有的艦艏包裹在內,安裝攔阻索,延長飛行甲板,增寬飛行甲板,等等一系列的改造項目。在這一階段俄羅斯涅瓦設計局在戈爾什科夫號航母的基礎上 用印度的改造資金 不斷試錯,恢復自己的設計能力。

2007年涅瓦設計局以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為原型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型庫茲涅佐夫的方案。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通過上圖的模型可以看出,飛行甲板面積更大,整體性更強外形,最大限度的增加的飛行甲板面積。左前側也沒有側舷武器平臺的蹤跡,通過本視角看待左後側也沒有武器平臺,也就是說這級航母應當是取消了側舷武器平臺的設計。通過艦島大小判斷,涅瓦設計局的航母方案,應當採用了核反應堆作為動力來源航母艦島的話,採用了集成桅杆,加之縮減武器配置以後也降低了雷達標準,航母艦島大大縮小。

實際上這艘航空母艦更接近於用美式航母設計的庫茲涅佐夫,因為本級航母的相關圖片實在是太少了,實在是找不到相關的資料。根據僅有的這張側視圖繪製的一個這種方案的航母俯視圖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通過那個模型模型推斷,本級航空母艦取消了側舷武器平臺,但是俄式航母不可能沒有武器,考慮到庫茲涅佐夫級航空母艦原來擁有大量的p700反艦導彈,因此本級航母的防空導彈位置應當在p700花崗岩反艦導彈發射井位置,與這一方案同時期的戈爾什科夫級導彈護衛艦防空導彈為兩套14單元的魯道夫垂直髮射系統,因此本級航母使用的6套14單元的魯道夫發射系統 共計84個發射單元,已經能夠很好的滿足航空母艦的自衛火力需要。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拆掉反艦導彈後一片狼藉的庫茲涅佐夫

取消反艦導彈原因,庫茲涅佐夫的現代化改造當中 拆除了俄羅斯他的花崗岩,這說明俄羅斯的航母思路在向美式航母靠攏

2013年克雷洛夫國家研究中心,設計的至少9萬噸級的超級核動力航空母艦2300E風暴級核動力航母。

針對俄羅斯海軍的航母訴求,克雷洛夫國研究計中心也提出了他們的航母方案。

2013年克雷洛夫國家研究中心展示了23000E風暴級核動力航母的模型圖

長330米,寬80米到90米

標準排水8萬噸

滿載排水量10萬噸以上

暴風級核動力航母共四個起飛點軸線甲板和斜角甲板各擁有兩個起飛點。

起飛方式為較短的蒸汽彈射器配合滑躍甲板滑躍起飛的滑彈結合起飛模式。甲板佈局使用的是用雙滑躍滑躍甲板設計,軸線甲板滑躍角度14度,斜角甲板滑躍角度7度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這個模型一經展出科雷洛夫就遭受到了質疑,大多數國家認為滑躍甲板部署在斜角甲板上會阻礙艦載機的觸艦復飛,因此這種設計得不償失。而俄羅斯表示,如果風暴級核動力航母真的建造成功的話,那麼俄羅斯將變更艦載戰鬥機的降落方式。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戰鬥機接近航母時,艦載機由增大油門改為減小油門,如果成功勾住攔阻索那就關閉發動機如果沒有勾住攔阻索,那麼艦載機會在滑躍甲板上再度滑躍起飛,這樣一來,艦載機在降落過程當中能夠儘可能的降低速度。甚至於60節的航速都夠艦載機降落,(這方面的理由等同於滑躍甲板起飛的艦載機的最低速度要求要低於平甲板起飛的艦載機,艦載機在離開飛行甲板以後,它有一段的慣性上升段,所以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加速)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但是因為風暴級核動力航母是屬於典型的,一直在展示從沒有購買的計劃,所以風暴級在展示過程當中也在逐步修改其外形和佈局,對比上下圖可以看出在不同階段的風暴級的雷達配置是不一樣的,甚至與升降機數量也有所差別。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是否使用彈射器,使用幾臺彈射器,使用什麼彈射器,均存在不同。斜角甲板角度存在爭議。

不同階段的暴風就連升降機數量不同,防空火力也不同,三臺升降機的風暴自衛火力要更強,4臺升降機的風暴自衛火力明顯削弱,更接近於大型美式航母。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對此只能表示科雷洛夫國家設計中心是徹底放飛了自我。沒事你慢慢選,反正我尋思著哪個都不會選。就是單純的培養一下自己的設計團隊。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這個方案太過天馬行空,也太過龐大了,按照俄羅斯目前的經濟水平,根本不可能承擔這種級別的航空母艦,對於經濟條件有限的國家而言,可行性最高的計劃往往是最保守性價比也最高的方案

軍隊-2018論壇上展出的俄羅斯輕型航母風暴-KM

風暴km航母計劃,同樣是由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設計,

標準排水量3.7萬噸,滿載排水量4.4萬噸,

飛行甲板長304米,寬78米,吃水深度8.5米

最高航速28節,最大續航16節/8000海里

最多能夠搭載46架各型戰鬥機。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風暴-KM航母計劃相比上面提到的3款方案,滿載4.4萬噸的風暴-KM方案要顯得稍微靠譜一些。但是也沒靠譜多少。

風暴-KM航母設計非常的有特色,並不是傳統的單體設計,而是採用雙體船設計模式,並且這種雙體模式非常的保守,沒有采用雙體船常用的小水線體或者船浪型體設計,只有通過航母水線以下的位置,才能夠看出這艘航母是雙體船,這種設計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了航母的機庫面積。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風暴-KM航母計劃動力,雙軸雙槳推進,每個船體有一個螺旋槳,採用燃氣輪機作為航母的動力來源總馬力為11萬馬力。4萬噸的風暴擁有6萬噸的庫茲涅佐夫級別的飛行甲板

艦載自衛火力為4座鎧甲系列的彈炮合一防空系統,1套四聯裝Paket型324毫米魚雷發射器,4部祖傳的火箭深彈。問題就是雖然說這種航母的噸位低,但是它的尺寸絲毫不小,它的飛行甲板已經達到,甚至略微超長略微超出庫茲涅佐夫的飛行甲板面積。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1. 但是瑜不遮瑕,雙體航母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受力問題,採用雙體船設計的艦艇,沒一個便宜的。
  2. 雙體航母建造難度大,造船廠表示一看到這種東西就覺得麻爪所以說需要培訓新的技術人員,造船工藝也需要為此做出相應的調整,得不償失。
  3. 雙體船設計,向來是為了在噸位有限的情況下,儘可能提升戰鬥力的一種設計模式。和低成本這三個字沒有任何關係。如果說世界上出臺了新的海軍軍備限制條約,要求將新建造的航空母艦限制在4萬噸以下,那麼風暴km的可行度非常高。問題就是現在有海軍軍備限制條約嗎?沒有那麼為什麼要建造這種除了節省噸位以外,一無是處的艦艇?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在整體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採用常規設計,常規佈局,貨架技術組裝的航母才是成本最低戰鬥力最高的航母。

風暴km級常規動力航母的升降機佈局為三臺舷內升降機,而且升降機的寬度非常窄,艦載機的抬升只能是平行於艦艇軸線抬升,而非絕大多數航母的垂直於艦艇軸線抬升。這種設計增加了航空母艦艦載機的調度難度

第1波艦載機調度的方式應該如上圖之後的只能像金字塔一樣挨個走最左側的艦載機想要出去,怕是得兩個小時以後。地勤會想方設法打斷設計師的腿....

只能說克雷洛夫國家設計局真的是徹底放飛自我,一群航母模型沒一個靠譜的。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2019涅瓦設計局11430E"海牛"重型核動力航母

蘇聯航母的搖籃,一如既往靠譜的涅瓦設計在2019年展示了11430E海牛級重型核動力航母方案。

長322.7米,寬75.3米

標準排水量7萬噸,滿載排水量9萬噸

可以搭載60架艦載機和6到10架無人機。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本級核動力航母整體來說非常類似於蘇聯時期設計建造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

最大的區別僅僅是將原先在起飛跑道之間P-800縞瑪瑙發射裝置挪到了飛行甲板4個角的武器平臺上,航母左前側和右前側的武器平臺上各有6單元的縞瑪瑙發射單元,左後側與右後側每側裝備5個縞瑪瑙發射單元。騰出了原先的反艦導彈發射單元的位置,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加機庫面積(反艦導彈發射井位置不能直接用於擴大機庫面積,但是佈置一部分的功能艙室,從而讓這部分功能艙室不和機庫搶面積,從而擴大機庫面積)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推論原因是海牛級核動力航母那4個角的垂直髮射單元的原因是,發射單元都快比鎧甲大了,總不能彈道導彈防空吧?)

海牛航母相比於烏里揚諾夫斯克最大的一個亮點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通過這張圖能夠看到,航母艦島右側有一塊狹窄的可摺疊飛行甲板,這塊甲板上繫留著三架mig29k艦載戰鬥機。這種設計只能是俄羅斯在改裝維克拉瑪蒂亞的時候,覺得維克拉瑪蒂亞艦島那個甲板設計還不錯,可以用來調度車輛,調度艦載機,降低艦載機調度難度。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但是維克拉瑪蒂亞是以犧牲飛行甲板面積換來的,對戰鬥機調度有弊無利,所以俄羅斯選擇,再加一塊甲板,構建一塊阿拉斯加走廊,用於調度艦載機。

可摺疊結構也就證明這塊甲板的強度並不高,可以用作臨時停放與艦載機調度,但是無法永久停放,在面臨惡劣海況時,這塊甲板可以通過摺疊收起。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第2個亮點是航空母艦大大縮小,原先一大群的雷達系統全部集合到了航母桅杆上,集成了三套4陣面的相控陣雷達,桅杆頂部還有一座旋轉雷達,艦島體積大大縮小。

剩下的其他設計和1143.7烏里揚諾夫斯克級航母一致,舷側武器平臺的配置依舊是每個武器平臺兩座彈炮合一近防系統(具體型號可能是從粟樹換成鎧甲)。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祖傳的反潛深彈發射裝置,起飛方式依舊是斜角甲板上兩套彈射器,軸向甲板上一個滑躍甲板,航空母艦共有兩個滑躍起飛點和兩個彈射起飛點,3號起飛點可以通過滑躍起飛,也可以通過彈射起飛通過,通過擋焰板傾斜角度可以看出,3號起飛點主要起飛方式為彈射起飛,滑躍起飛僅僅是作為備用,升降機佈局為左側斜角甲板靠近艦尾位置一臺,艦島前後各一臺的左一右二佈局。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攔阻索的數量依舊為4道。

還能夠看到,為了避免艦載機起降時對最後側的武器使用造成不利影響,所以說俄羅斯特地加了4塊蓋板

除了反艦導彈發射井位置以外,其他升級僅僅是都可以看作現代化改造之後的烏里揚諾夫斯克好核動力航母的現代化改裝方案,畢竟換個防空導彈,近防炮什麼的,難度可以忽略。艦島體積縮小也是常規操作(企業號核動力航母在其大修過程中,取消了艦島上的寶塔雷達)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盤子認為海牛級核動力航母可能就是涅瓦設計局的垃圾箱裡翻出來的烏里揚諾夫斯克級核動力航母的中期升級方案,或者是三號艦,四號艦的建造方案。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在諸多設計方案之中,克雷洛夫的一個都不靠譜,暴風的噸位太大,暴風km的難度太大。涅瓦設計局一如既往的可靠,雖然說這些艦體設計沒有什麼特色,但是考慮了俄羅斯的造船工業的現狀,可以說只要俄羅斯能夠維修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那麼俄羅斯就能建造增強版的庫茲涅佐夫。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而增強版的庫茲涅佐夫的船塢,他一定能夠建造增強版的烏里揚諾夫斯科級,也就是海牛。但是能夠建造海牛的船塢不一定能建造風暴。

然而,圖紙終究是圖紙

俄羅斯的那群設計局畫的一個又一個的航母的方案,做了一個又一個航母的模型,俄羅斯多次聲稱俄羅斯軍方已經選定某個方案將於近年開始建造的傳聞,但是囊中羞澀的俄羅斯實在是無力承擔大型航母的建造工作,別說建造新的航母了不是庫茲涅佐夫能不能重新服役,他都得打一個問號!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海牛是俄羅斯最有可能選擇的一個方案,但是俄羅斯想要建造航母,至少也得等到2025年。甚至於俄羅斯方面的估計更加悲觀,俄羅斯認為需要10~12年的時間以後俄羅斯才能夠擁有新的航母!

現在俄羅斯只能指望在克里米亞的海灣級兩棲攻擊艦來延續自己的艦載航空兵。蘇聯時期就在涅瓦設計局任職的設計師看到現在的這一切,不知會作何感想。

元帥抱恙卻無人接替,21世紀,四面楚歌的俄羅斯艦載航空兵


難度遠低於航母的戈爾什科夫級護衛艦尚且如此艱難,需要十年磨一劍,那麼動輒數萬噸的航空母艦打算磨多少年??

即便是造一艘庫茲涅佐夫的現代化版本也好,戰鬥力不算差,還更省錢。但是俄羅斯已經走上了ppt強國的不歸路。在這種大背景之下的俄羅斯海軍未來一片暗淡。

庫茲涅佐夫的未來將走向何方?是浴火重生還是就此退役?俄羅斯又能否建造全新的航空母艦?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需要知道庫茲涅佐夫至少需要癱瘓到2022年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