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瓦的晃撇(一)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39歲的老瓦4:1勝了比他小十多歲的馬琳。老瓦顯然將馬琳做了透徹的研究,牢牢的封住了馬琳的正手斜線,同時又通過側身晃撇,造成馬琳不敢側身,側身暴衝的威力發揮不出來,最終輸掉比賽。


老瓦的晃撇(一)


老瓦在這場比賽中多次運用了晃撇的技術:當馬琳發球到他反手位時,他迅速側身,做出要挑打的動作,然後在出手的瞬間,手腕外撇,擊球的中部到左側下部,製造一個左側旋,讓球從對面反手位拐出。


老瓦的晃撇(一)


老瓦的晃撇(一)


老瓦的晃撇(一)


老瓦的晃撇(一)

我們可以看到,當老瓦側身時,馬琳下意識的準備移向正手,而這時突然改變方向,馬琳急忙抽身回來,此時已經失位,而馬琳又橫打又不夠強大,立馬就陷入了被動。

同時,老瓦可不是隻撇反手,若馬琳沒有向正手移動時,他便挑一板正手:


老瓦的晃撇(一)

若馬琳發球到他反手位,他便擺短同時加右側旋,讓球從小三角方向拐出;馬琳交叉步過來之後加力只能拉斜線,而這又早被老瓦算到。


老瓦的晃撇(一)


馬琳的發球被網友們稱為“魔鬼發球”,而老瓦在接發球這一本來是被動的環節,居然研究出了晃撇這一完美的破解之招。

馬琳亦是身經百戰的老將,在面對晃撇時依然處理不好,說明晃撇這項技術的厲害之處。當然老瓦的游擊隊的打法,也確實將這項技術運用到爐火純青,他不僅正手撇,反手也撇,正反手拉球的時候,都有調整手腕的小動作。老瓦的球很賊,一方面是戰術清晰,另一方面人家手上的功夫確實是精細。

下一集我們就來具體的研究一下晃撇這項神奇的技術,朋友們喜歡就關注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