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拍不出有質量的電影,而都是看票房?

徐元一


中國拍不出好電影其實也有制度因素在裡面,像中國這樣的體制,動輒某些內容不能拍,就是某些段落要刪減等等,導致中國電影缺少創意和缺少自由發揮的空間,所以很多有才華的導演都被埋沒了。

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現在的中國人的價值觀有問題。中國封閉了這麼多年,改革開放時,剛好趕上西方八十年代流行文化最突出的時期,所以中國人隱藏已久的崇洋媚外心態就爆發了,不僅是電影,就連經濟發展也是按照西方那一套來辦,所以現在的中國人的生活就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吃喝玩樂成了生活目標,中國的教育傾向,讀書竟然就是為了賺錢。

像如今中國這樣的國家是很可怕的,一個國家的人價值觀錯亂,社會風氣自然也就是顛倒是非的程度,諸如郭敬明、韓寒這類人拍的電影、寫的書,就是這個時代帶領中國青少年走向道德敗壞的突出人物,加上中國那些專家、公共媒體不斷對大眾釋放媚外的信息,在中國培養了很多黃皮白心的人,這就是價值觀錯亂。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陳凱歌、張藝謀等文藝片導演有過幾部經典的文藝片之外,幾乎沒幾部中國電影可以稱為經典的影片。價值觀混亂時,自然就拍不出好電影,中國電影一直在複製好萊塢電影,不停拍什麼大片,卻沒有幾部可以讓人記住的影片,而且中國電影中的中國人,外表是中國人,但說話、舉止卻是一副洋人模樣。中國電影缺少深度,主題空洞,不探討人性和價值觀問題,而是不停地複製好萊塢。中國電影有一種悲哀的現象:一群沒文化的人去幹有文化的事。所以中國電影的內容基本上都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沒有正確的愛情觀、沒有正確的歷史觀!

中國想拍出好電影,首先要確立價值觀。而不是一味複製好萊塢,或者拍那些拜金主義、影響市容的電影。


等一會兒dou


簡單說,第一票房是真的嗎?如果不是不用討論了大家都明白,但是如果是真的那就可以說明片子拍的得到多數人的認可了所以票房確實重要但是是真的情況下。第二點對於藝術的理解藝術不是所有人都認可那就是好的,有些藝術形式是一些專業的人去評判的比如抽象畫和交響樂,所以票房在是真的情況下只能說掙到了錢和這個片子得到了多數人的承認和認可,但是藝術性只是客觀的從藝術層面說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普通的多數人覺得是垃圾片子沒勁但多數的藝術家會從一種藝術形式的角度評價是好片子還得獎,所以這個問題是把多數人對影片的廣義理解和藝術層面的評價混淆了,有質量是藝術層面的事它和票房未必畫等號甚至有些片子從拍的時候就沒打算公演但質量或藝術形式很高很好最直接的解釋就是小品,多數人認為小品這個藝術形式就是逗人笑錯也有感人的但是那是為從藝術的角度演的一般沒公演的就好像一個很悲慘的小品在春晚上演你會說它很好?而票房是大眾口味或就為賺錢所以只要是真的票房大眾愛看從這個角度就是好的,所以這是將藝術評判和大眾口味混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