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張照(1691-1745),字得天,號涇南,別號梧囪,又號天瓶居士,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善詩,工行草書,書法初學董其昌,經乃出入顏、米,運筆雄健,氣魄渾厚,兼能畫蘭、墨梅。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諡文敏。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尺寸:書法22×336cm;題跋22×50cm

題識: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須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右黃州寒食二首。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題跋:

(一)張文敏臨蘇、黃書,大都不求盡似。蓋各具性靈而所用之筆亦自有別,可知善學書者,獨取其骨不取皮毛。此卷乃臨鴻堂之一種。鴻堂十六冊,自晉至元,焉得人人而似,若竟拘拘各肖其形,直是一仿書匠耳,與八法何有耶。乾隆甲午仲春孔繼涑題。鈐印:孔繼涑、雲廬

(二)蘇、黃墨寶久歸內府,入三希堂石刻。文敏此卷當是得見真跡,所書神貌俱肖,不特己意孤行也。玉虹樓摹勒頗精,每愛此書,沈肆無心中獲遇墨本,尤幸巧合。道光十九年七月北平李恩慶記 。鈐印:北平、季子

鑑藏印:仲廉審定、李恩慶、繼涑審定、愛吾廬珍藏印、北平季子、李氏愛吾廬收藏書畫記、狼

說明:.此作經孔繼涑、李恩慶題跋並鑑藏。

孔繼涑(1726-1791),字信夫,一字體字,號谷園,別號葭谷居士。曲阜人,六十八代衍聖公孔傳鐸第五子。自幼聰敏好學,才華超人。

李恩慶(清),字季雲,一作寫寄雲,直隸遵化(今河北遵化)人,隸漢軍正白旗。道光十三年(1833)進士,官兩淮鹽運使。精鑑別,富收藏。興到偶作山水,嘗摹王蒙聽雨樓圖,同時名流多為題詠。擬歸陰,戴熙為畫平谷山莊圖卷。輯有愛吾廬書畫記。


清代書法家 張照行書 臨寒食帖並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