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我是成英文,一个研究旅游的大学老师,倡导有深度、有文化的旅游生活方式,欢迎大家关注我。最近几天,一个比较火热的新闻就是关于的旅游小镇了,先是宣布淘汰一批,比如白鹿原民俗村这样的;接下来是白鹿仓景区收费事件,沸沸扬扬。本文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一下;为什么陕西旅游发展比较好的古村镇都是人造的?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一、为什么陕西最火的都是人造古镇

关注旅游的朋友一定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陕西旅游的“袁家村现象”。

袁家村是陕西咸阳市礼泉县一个普通的小村庄,要山没山,要水没水,也没有太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是陕西人气爆棚的旅游目的地,高峰期的时候,旅游接待量甚至超过了陕西第一景区兵马俑。袁家村的酸奶店,据说每年卖几千万。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袁家村的成功,带来了一大批模仿者。据统计,目前陕西共有100多个类似的项目。其中活下来并且成为4A景区的包括马嵬驿、沙沙河水街、白鹿原影视城、白鹿仓等。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现在,很多旅游攻略讲到陕西古村镇的时候,都会把袁家村、马嵬驿这些人气旅游目的地列入。袁家村还获得过一些诸如全国十大最美古镇之类的头衔。

但是这种现象在其他省份好像没有怎么出现。一般我们在其他省份能够去的旅游古镇,都是真正具有古建筑的古镇。比如去长三角地区,一般去的乌镇、周庄、西塘、同里,都是具有几百年古建筑的古镇。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二、陕西缺乏真正具有古建筑的古镇

为什么到了陕西,唱主角的是一些人造古村镇呢?

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陕西缺乏真正的古镇造成的。陕西虽然是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文化中心,但是由于历代的破坏,到今天没有保存下来像样的古城和古镇。尤其是关中平原上,说起来大名鼎鼎的千年古镇很多,比如秦镇,子午镇这些,但是细细考察,这些古镇都不具有几百年的成片古建筑。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从建设部历史文化名村镇就可以看到,陕西这一类旅游资源很缺。从2003年起,中国一共产生了487个历史文化名村,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合计799个。那么陕西有多少呢?只有7个名镇,3个名村,加起来10个。占全国的1/80。

在前三批,陕西甚至没有一个历史文化名镇入选。直到第四批,才入选了一个铜川陈炉古镇。第五批入选了汉中宁强青木川、商洛柞水凤凰镇;第六批榆林神木高家堡、安康旬阳蜀河镇、安康石泉熨斗镇、渭南澄城尧头镇。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至于历史文化名村,陕西就更寒酸了。只有三个,分别是韩城的党家村、三原的柏社地窑村,以及陕北米脂的杨家沟村。

如果统计一下就会发现,七个历史文化名村镇中。青木川、蜀河、凤凰、熨斗属于陕南,高家堡属于陕北。只有陈炉古镇和尧头窑行政上属于关中,但其实都接近渭北高原区了。关中平原上,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古镇。

古村落的三个,杨家沟在陕北;党家村行政上属于关中,但在黄河岸边,快到山西了,距离西安比较远,只有地窑村算是关中中心区域的。

所以大家就发现了,陕西缺乏真正有古建筑的古镇。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三、其实旅游者不太在意古镇是不是真假

由于陕西缺乏真正的古镇,所以人造的就出现了。

因为人民群众有逛古镇的的需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现代人生活在城市中,城市的环境是钢筋水泥大马路,在城市呆上几天,人就很累,周末需要变换一个环境。而古镇、古村落这种空间,正是城市人需要的。

城市是高楼,古镇是平房;城市是大马路,古镇是小巷子;城市是钢筋水泥,古镇是乡土气息。老百姓需要这样的空间。


转载:一篇我看到对陕西人造古镇评价最到位的文章!


但是,陕西真正的古镇,那么远。去一次青木川,相当于到四川和甘肃了,去一次高家堡,基本上等于去内蒙了。但是老百姓没那么多时间啊,大家就周末两天,甚至一天时间。怎么办?

袁家村、马嵬驿、白鹿仓适时出现了。他们满足了这个时代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其实并不在意古镇是真是假,只要玩得开心就好了。如果古村镇设计风格比较好,吃的不算坑人,老百姓就能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