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金口槐山矶之石驳岸

与岳州城陵矶,嘉鱼簰洲湾类似,金口是长江边上的古老小镇。

城陵矶的名气,是洪水的印记衬出来的,那里有个名震九州的水文站。簰洲为国人所知,是1998年那场灭顶之灾。金口有赤矶山三国古战场的箭簇弓弩扬威,还有民国期间建造的全国闻名的金水闸(闸名乃蒋公题写),现今又以“中山舰”蒙难地及其打捞修复之所令国人心驰神往。

槐山矶,石驳岸。建于明嘉靖年间,迄今近500年,为万里长江仅存的石质驳岸,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民国时期兴建的金水闸

金口隶属武昌县,现为武汉市江夏区,江夏之谓乃三国时期之名讳,算是复古啦。

记忆中的金口,蛮小:南北沿江一条街,长不过里许,东边一条街亦长不到半里,在西街口拱成一个“T形”。因西街的尽头是江岸码头,这条街短得没资格叫街。日本鬼子飞机丢炸弹轰炸“中山舰”那年月,金口镇居民大抵不足三千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们几个十二、三岁乡里伢挑柴卖把子,走十五里路歪歪倒倒拥进古镇时,却感觉人满为患了:挑着担子沿街叫卖,在二、三米宽的巷道挤来挤去,蛮费劲。当然,我指的是早市,金口是水码头,有班船直达汉口的四官殿,六十里水路,那时的票价是人民币四毛钱。班船是两层楼的那种,楼上楼下有一排排长靠背椅,一次可装几百、千把人。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昔日金口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今朝金口码头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今朝金口镇

金口当然也有旱码头,有来往班车路过,省里的长途车通嘉鱼,县内的由县城纸坊往返。

记忆中的金口,是破旧不堪的。由农村的土路步入狭窄的东街,如遇阴雨天必须趟一截泥巴路,这是城乡过渡带,村夫村妇脚上的泥土渗在青条石铺成的路缝里,久了,便搅成熟泥,令人不堪入目。东街的中段,有家“高坡子”水泥墙房子,叫土产日杂商店,是最高的建筑,四层楼。它的旁边是颇有声名的金口剧场,门楼很旧,也矮,剧场也只能容纳五六百人,座椅也是高靠背的条形,舞台也小得可怜,最突出的特点只有两个字:暗、脏。当然,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小伢子逃票看戏看电影,假如偶尔上街能赶场的话。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昔日剧院,今朝仍是戏台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从“高坡子”再往西街口,左边转角是一家最热闹的百货商店,由于处在拐角位置,房子便呈孤型状,上下两层,无论早晚,这里都人头攒动,闹热非凡。六十年代初,无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所有店铺的门全都是木头的,而且是属于顶凹下凸、门板与门板相嵌,人却在门后拿一根方木横着当栓使用,看店铺开张或打烊,这开门和关门的操作,就晓得金口镇很古老很古老了。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古镇遗痕:石板路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在金口镇的十多个旧书摊上看“小人书”。家里穷,祖辈人不读书,子孙们除却课本别无其它,我的一点古典文学知识,大抵都是从这里的书推上获取的。书推上买书的人少,大都是在一排排夹挂墙头的“三国”、“水浒”、“西游记”、“隋唐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等系列连环画里选出一两本,然后往条形木凳上一坐,先看,看完了按厚薄给推主二分或一分钱。我那时与小伙伴一起,几乎每个星期天都挑柴到金口来叫卖,三四十斤换得五六毛钱。饭可以不吃或少吃,小人书是必看的。看小人书上瘾,你看了之一之二,岂能不看之三之四?实在没空在此久呆,就乘推主不注意,偷偷地将另一本书藏在胸内,坐在凳子上看完一本便掏一分钱走人。回家后躺在床上,手捧精美的连环画,我好得意哟:做偷书贼,看来并不难!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古镇破旧老街

小时候去金口叫“上街”,听金口人讲话,尤其是听吵架,看热闹,是挺好玩的。金口人平常讲话抑扬顿挫,带很长的拖音,像唱歌,吵起架骂起人来,个个怒目圆瞪,手舞足蹈,嘴巴张合的频率之高,脏话丑话的遣词造句之妙,令围观者赏心悦目。

其实,吵和骂“冤家”多,真打起来的,绝少。金口人女性温柔,长得也水灵,男性却多缺乏阳刚之气,打架,怎么可以呢?金口话是独具特色的,既非武汉腔,也不是纸坊话,更不是嘉鱼簰洲的语系。想来,它应属水旱交通要冲各地散客迁徙融合的产物,人多音杂,日久天长,彼此都异化了,形成了独特的乡音。

哦,金口,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金口,是这个模样儿么?


#古镇# 水码头,旱码头|记忆中的金口古镇

西街口码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