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雲鵬

2020年的開局註定會被寫進歷史,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明顯好轉,但籠罩在智能手機行業的“疫情”仍陰雲密佈。

信通院公佈的一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4成,二月更是同比下降近6成,僅638.4萬部。受疫情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也同比下降38%,創有史以來最大同比跌幅。

同樣伴隨的還有門可羅雀的線下門店、驟增的庫存壓力,這場手機行業的“倒春寒”誰都不能倖免。

疫情對手機供應鏈的重創讓各種“PPT發佈會”輪番登場,由雷軍開始的“口罩”演講成為常態。今天,小米股價已經下探到10元以下,而2月小米銷量又反超華為成為國內第一,疫情之下的手機市場格局變得充滿不確定性。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然而就在數月之前的2019年,手機行業剛剛經過一輪血雨腥風的市場纏鬥,其中不乏多位行業老炮的出走,改宗易派。小米,成為這批老炮再戰江湖的聚義廳,他們在2019年中國手機市場的腥風血雨中帶著遺憾走下歷史舞臺,帶著夢想來到了小米。

他們曾是手機江湖的英雄好漢,但如今也是大浪淘盡後,在沙灘上苦苦支撐,艱難前行的人。可能對這些老將來說,這次疫情只是他們二十年手機行業摸爬滾打中,一次階段性“小測”。

盧偉冰、常程、王曉雁、苗雷……,每一個人的故事都夠“喝一壺”。帶著這壺好酒,他們被“逼上”了小米,而小米也成了他們的“梁山”。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一、手機始終是聯想的副業

2019年的冬天對他來說是漫長的,拿起12月剛剛發佈的5G新機聯想Z6 Pro 5G版,他的心中百感交集,究竟是哪裡做的不對呢?

幾乎頂級的處理器,主流旗艦標配的4800萬像素攝像頭,4000mAh的大電池,中規中矩的標準水滴屏設計,質樸、不越界。身為一部具備這樣配置的5G旗艦手機,它的價格僅為3299元。

香嗎?的確很香。銷量如何呢,2019年末,聯想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四捨五入後為零。Z6系列並沒有拯救聯想的手機業務,也沒有拯救常程。

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萬瓷王”的常程,自己也說過,其實“碰瓷”主要也是為了給聯想手機刷存在感。

2000年常程邁入了聯想的大門,這19年間,他帶領團隊打造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免費安卓軟件遊戲下載平臺聯想樂商店和聯想旗下首個擁有過億用戶的互聯網產品茄子快傳。

也是他,讓聯想ZUK系列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這一切都沒有改變聯想手機最終的命運。2018年5月常程接任時,聯想手機業務早已在頻繁換帥中錯失了變革的機遇。

直到2019年年末,聯想在財報中仍然對移動業務板塊幾乎一筆帶過,只提到盈利是當下移動業務板塊的重要任務,而市場重心也轉移到北美等地。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曾在媒體的採訪中說過,“對移動通信業務而言,聯想一直是個機會主義者。”

合上電腦,收拾好行囊,走出工作了19年的聯想大樓,常程來到了小米。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二、辣不怕的“江西老表”還是怕了

就在常程邁入聯想大門的那一年,一位意氣風發的少年也結束了大學生涯,正式踏入了通信行業,他的名字叫王曉雁,可能他的名字並不那麼為人熟知,但是他創立的品牌小辣椒,曾經在中國手機市場中盛極一時。

在創立小辣椒之前,王曉雁已經在通信領域摸爬滾打了10年。2011年,第一部小米手機問世,“性價比+線上銷售”的模式迅速引爆了當時的中國手機市場。一時間模仿者無數,而其中最成功的,只有王曉雁。

除了小辣椒,他還在2014年創立了紅辣椒品牌,直接對標紅米,京東預約量曾直逼百萬級。但事實很殘酷,當華為和小米紛紛入局千元機市場後,其他小品牌瞬間失去了生存空間,逐漸淡出了消費者的視野。

現在如果有人知道小辣椒這個品牌,或者用過小辣椒手機,都已經成為一件暴露年齡的事了。

王曉雁是雷軍的“小迷弟”,也曾公開稱雷軍為“雷布斯”。但小米始終籠罩在他的心頭,壓得他喘不過起來。

2019年的中國手機市場,小辣椒已經看不到任何希望。雷軍也終於在今年年初,將這位小迷弟收為自己的得力戰將之一。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三、努比亞無處安放的“拍照夢”

除了規劃市場、引領品牌的老將,也有專攻技術、兢兢業業的老將。

2012年,中國手機市場迎來了一個“含著金湯勺出生”的品牌——努比亞。它的背後是中興的資本和技術,而當時中國手機市場也正處在紅利期。

努比亞有一個影像研究所,由努比亞聯合創始人之一苗雷領導。從創立之初,手機的拍照能力就一直是他們研究的重點,他們自主研發了“Neo Vision”影像引擎,一度讓手機擁有單反的拍照體驗不再是夢。

但現如今,提起努比亞,又有誰會想到“拍照”二字呢?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都是遊戲、電競、性價比這些詞語。苗雷的黯然神傷,無人問津。

直到2018年年底,苗雷仍沒有放棄,還帶領努比亞影像研究所艱難前行,獲得了彩虹獎和中國電子視像行業產品創新獎。

但事實很殘酷,2019年,努比亞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的統計中,一直是“其他品牌”中的一員。前五個品牌的佔比已經超過了九成。

努比亞手機的軟件系統頻頻暴雷,而營銷層面也幾乎停止了與各家公關服務供應商的合作,“拍照”上所付出的心血,是需要軟件系統和市場營銷大力配合來觸達消費者的,但努比亞卻生生捏碎了苗雷的“拍照夢”。

2019年年底,苗雷帶著這份對拍照的追求,加入了小米。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四、金立已死,但他還活著

經過2019年的洗禮,劉立榮宣佈金立手機破產,從此正式退出中國手機市場的舞臺。但縱觀金立手機的歷屆掌舵人,一個熟悉的身影仍然活躍在中國手機市場中,他就是盧偉冰。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盧偉冰畢業於清華,在手機行業度過的第一個十年是在康佳,從底層銷售做到康佳通信銷售公司總經理。國企沒有他渴望的自由,2007年他前往天語,從國內業務到海外業務全面上手,但他還想真正操盤一個完全獨立的項目。

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的第十三個年頭上,盧偉冰帶著勃勃野心來到了轉型中的金立。那是2010年年初,正是蘋果引領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關鍵時期。

盧偉冰曾說,智能機時代,手機品牌的無形價值在消費者心目中的比例會越來越高。而智能手機行業的本質是時尚業,未來一定會有品牌溢價。因此2012年他改革的第一刀就砍在了品牌定位上。“年輕化”將成為主攻方向,“煤老闆”要變小清新。

雖然盧偉冰思路很清晰,但當時所有老牌廠商都在通過互聯網子品牌殺入智能手機新戰場,抵禦新起之秀小米的劇烈衝擊。華為的榮耀、OPPO的一加、中興的努比亞、聯想的ZUK紛紛登場。

也正因如此,金立的銷售始終沒能走出陰霾。市場的失利讓金立頻頻換帥,品牌定位也搖擺不定,盧偉冰最終被架空。2018年金立品牌形象在劉立榮賭博曝光後徹底崩塌,資金鍊隨之斷裂。

2019年初,他加入了小米。如今盧偉冰依舊活躍在微博上,活躍在紅米的每一次發佈會上。他手中握著的紅米note 8系列,銷量已經突破千萬,而他所負責的紅米note系列,全球銷量已經過億。

紅米 K30 Pro明天呼之欲出,這一次,又有誰要被“KO”?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五、小米這座“聚義廳”是如何煉成的?

盧偉冰、常程、王曉雁、苗雷,他們中有的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了23年,有的在技術領域潛心鑽研了8年,有的深諳小米的制勝方略卻行之不成,還有的曾以小米作為“碰瓷”的標杆。

如今,他們都成為了小米的一員。他們是老將,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失敗者,曾被中國手機市場淘汰的品牌中,一群壯志未酬之士。

為什麼是小米?

1.基因

那是將近10年前,在中關村的銀谷大廈。六個人,沒有酒,沒有桃園,他們熬了一鍋小米粥,舉碗相慶,成立了小米公司。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這六個人,分別來自谷歌、金山、微軟、摩托羅拉和北工大。他們中有工程師,還有老師。跨越中國和海外,不論天南和地北,他們聚在一起,報著一個極其簡單且明確的初心:讓每個人都用上智能手機。

這種對於人才的愛惜、包容、不論出身,是深深植根於小米的基因中的,從創立之初就一直伴隨著它。

2.危機感

在2019這場中國手機市場的大戰中,小米的危機感其實是最強的。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在國內市場中,華為以38.5%的市場份額佔據頭把交椅,是第二名、第三名市場份額的總和還多。並且在2019年全球手機市場衰退的大潮中逆勢增長,華為國內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35.5%。

雖然華為在海外市場的拓展之路近期走得並不順暢,但其2019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蘋果升至第二位,市場份額達到了17.6%,直接向三星發起挑戰。

再看OV兩家,他們雖然在海外市場中不敵小米,但其國內市場份額均在小米之上。在國內市場的四家頭部手機品牌中,小米出貨量目前來看不及華為和OV。同時,一加、realme等品牌也在持續發力,血戰國內市場。

2020年,小米將面對一場硬仗,這場硬仗甚至會決定著一些品牌的生與死。小米需要久經沙場的老將,小米需要變革,需要注入新鮮的血液。

盧偉冰曾說,在手機行業中,軟件、硬件、服務的結合非常緊密,對於做產品的人要求極高,這個產業裡面不會出現一夜之間出來一個特別牛的年輕人,它真的需要有很多東西的沉澱,你沒這份沉澱,你就做不出好東西。

他補充道,“雷軍沒有那麼多年的起伏,不會有小米。小米是雷軍二十幾年積累的爆發,我們一定要去看明白這個東西。”

3.交集

小米需要老將,老將也需要小米。

金立這些年,盧偉冰想要塑造品牌價值,想要主打年輕化,而“發燒”、“年輕”、“性價比”早已成為小米深入人心的品牌標籤。紅米品牌更是全權交給盧偉冰發揮,紅米性價比發起狠來“連自家人都打”。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另外,小米的海外業務營收佔比已經超過一半,並且今後歐洲、日本等海外市場也將繼續作為重點來發展,盧偉冰多年的海外業務經驗便有了用武之地。

再看有著19年聯想生涯的老將常程,他追求性價比,而聯想只看利潤。並且在龐大的聯想PC帝國面前,手機業務的掙扎永遠顯得那麼無力且次要。

但在小米,雷軍曾公開在2019年三季度的財報會議中表示小米的毛利率水平將會繼續保持8-9%, 一個業內極低的水平,保持一個“厚道”的產品價格。同樣是在小米,手機業務將始終是“手機+AIoT”核心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王曉雁在追逐和模仿小米多年後,已深諳線上玩法,成為一名電商老手。而目前以小米有品為代表的小米電商業務,正在關鍵的成長時期。而電商業務也是小米AIoT生態得以開枝散葉的重要一環。

逼上小米:手機江湖聚義廳的故事

從“魔法換天”到“一億像素”,再到與華為的DXO評分爭奪,小米對拍照的“執念”自不必說,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當前相機之戰已經變為算法之戰。影像算法正是苗雷最為擅長的,這一次,他可以在影像領域縱情揮灑。

盧偉冰、常程、王曉雁、苗雷,這些老將們,或多或少,都在小米找到了那個屬於他們的交集點,不僅是小米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小米來實現自己未盡的夢想。

結語:2020年或成中國手機市場分水嶺

雷軍說,2020年是小米5G業務的衝鋒年,也將是小米推動“手機+AIoT”戰略的關鍵年,小米需要更強有力的集團管理支撐。也正是今年,雷軍說小米將放開手腳向高端市場發起衝擊。

這四位老將,只是小米高管層大變動中的幾位代表,從2019年下半年到2020年年初,小米的高管層注入了許多新的血液。隨著這些各有所長的老將加入,小米將有怎樣的變化,還要用消費者最為關心的產品來說話。

除了小米,2020年更將是中國手機市場迎來關鍵變化的一年。目前出貨量前五的品牌已經佔據了91.3%的市場份額,馬太效應似乎已經不可阻擋,而那不足10%中又有多少品牌會在2020年徹底淡出歷史的舞臺?

華為的鴻蒙系統和HMS勢不可擋,OPPO的自研技術讓Find系列產品擁有獨特的競爭力,vivo的APEX 2020概念手機充滿硬核黑科技。小米招兵買馬,實現“電磁爐”最終合體,2019年第四季度31%的全球出貨量同比令所有對手望塵莫及。

每一個品牌都不容小覷,每一個品牌都箭在弦上。

中國手機界的“水滸風雲”,仍待揮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