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小愛一般不追電視劇,但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安家》總是上熱搜,而且在媽媽群裡天天引發討論,小愛也就忍不住追了。

所有人物裡,小愛最有共鳴的就是海清飾演的宮蓓蓓,最近看到宮蓓蓓和老公吵架的一個片段後,更是沉默良久,彷彿看到了自己和很多中國家庭的縮影。

宮蓓蓓,是一名三甲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和丈夫都是博士畢業,也算是不折不扣的高知女性。但同時,她也是一位二胎媽媽,面臨著換大房子、和公婆相處的現實問題。

她和老公在劇中有一段堪稱經典的吵架,每一句幾乎都是小愛在生活中說過的。小愛把這段視頻發到媽媽群裡,即使是沒看過劇的媽媽,也都直呼有共鳴,就像把活生生的日常直接塞進了劇裡。


最難的事

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剛好我也想要


和老公鬧到差點要離婚的地步,是因為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常見的瑣碎和無奈。這些瑣碎和無奈,在每一位中國媽媽身上都曾經有過或正在發生。

比如和公婆在帶孩子問題上的分歧以及丈夫的不理解。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媽媽最怕聽到的,恐怕就是這一句“你一回來孩子就不好帶”


也有夫妻本身存在的問題,不像劇中闞先生闞太太那樣被知否小姐等介入感情,也不像男女主那樣雙方原生家庭和現有婚姻背景複雜。

和大多數平凡的婚姻一樣,他們的婚姻被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長裡短消磨了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這爭吵的模樣,看著過於熟悉。

小愛也在宮蓓蓓這樣的高知中年女性身上看到了生活再普遍不過的沉重感。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妻子覺得丈夫每天和自己的對話已經脫離了夫妻間的正常溝通,他每天回去就是:


“老大今天在幼兒園怎麼樣,開不開心”

“老二有沒有拉臭臭”

“我媽血壓高不高”

“買小菜的錢夠不夠”


有多少中年夫妻,回家的對話和微信聊天的內容,都是離不開孩子的?

泛泛無味的溝通,也讓生活過得一地雞毛。也難怪周圍很多寶媽說,和丈夫的關係已經變成了兄弟、戰友。這已經是一種無奈的妥協,我不抱期望,失望自然也少一些

而宮蓓蓓的丈夫也覺得很委屈,自己天天加班壓力又大,回到家臭的要死,還有什麼心情溝通?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自己對妻子這麼好,但是在妻子的眼裡,自己卻沒有快遞、外賣對家裡的貢獻大,也沒得到過一句謝謝。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一位還未步入婚姻的朋友說,是不是我們女性對男性太過苛刻了,設身處地想的話,成年人誰都不容易。

可是有孩子後就知道,如果丈夫的角色存在,卻一直責任缺失,真的無法不計較

特別是宮蓓蓓這樣的情況,自己不想生老二,丈夫非要生。但在帶孩子上,什麼都不管,連尿布都不會換!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好丈夫好爸爸都在抖音裡,一打開全是幸福美滿的,但是生活中各有各的心酸。

很多男人都不知道回家後應該幹什麼,從來不伸手,理所應當地屏蔽了家裡的活兒。

還強制性地把自己的父母安排過來,認為自己賺錢+讓自己父母帶娃已經是對這個家做出了最大的貢獻。

完全忽視了妻子在這個問題上的感受。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多年的委屈,說給丈夫聽,他嫌嘮叨,而自己父母又離得那麼遠。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第一集中的鋪墊


其實小愛蠻能理解宮蓓蓓,工作家庭兩手抓,雙倍壓力。還要忍讓公婆,不同的想法,說出來怕傷感情,不說,又憋屈。

更重要的是,丈夫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他想要的,宮蓓蓓希望的那種琴瑟和鳴、靈魂伴侶式的理想婚姻才是不現實的。

也許丈夫與自己對生活的理解不一致,才是女性最大的無奈,是有多心寒,最後才能說出“你換老婆吧”這種話。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壓垮一個老母親的

不是稻草,而是生活中成噸的雞毛蒜皮


其實引起這段軒然大波的,也不過是每天都會遇到的雞毛蒜皮的小事。

引發這次爭吵的直接原因,是家庭中一次再平凡不過的小爭執,一開始展現的就是年輕一代和老一輩教育理念的摩擦,短短的幾分鐘,將細碎的生活刻畫十分真實。

下班回到家的宮蓓蓓看到公公正一邊給孩子看動畫片一邊餵飯,趕緊讓公公以後別再餵飯,這麼大的孩子可以自己吃飯。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婆婆覺得自己老倆口辛辛苦苦帶娃,一口一口餵飯,才讓孩子長這麼大。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顯然與宮蓓蓓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孩子呢,顯然有爺爺奶奶撐腰,膽子更大了,威脅著不給看動畫就不吃飯。婆婆還在旁邊笑著打趣,誇孩子說的很押韻。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接下來的另一個教育理念的不同,是二寶的輔食問題

婆婆以為宮蓓蓓給孩子吃輔食是為了斷奶,還說自己兒子也是一直喝母乳長大的,輔食沒有必要。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有些摩擦是少不了的。老人的觀念很難改變,需要慢慢溝通,真正壓垮宮蓓蓓的,其實是丈夫的態度。

劇裡丈夫的做法,也是很多家庭中常見的。

早早坐在餐桌上的他,在餵飯的問題上,一開始站在了妻子一邊,順著她開了幾句玩笑。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但是可以看出來,丈夫在這個問題上並不是真的站在妻子一方,他的內心也沒覺得科學餵養有多重要,這麼做只是為了緩和妻子和老人之間的關係

最擅長和得一手好稀泥,卻解決不了問題,還明顯話裡有話。怪不得只能得到一記“宮蓓蓓式”的白眼。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在矛盾爆發後,他首先聽到的是父母不高興的語氣,忽視了妻子此時的委屈。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好在宮蓓蓓在經濟方面還算的上獨立,也足夠果斷,這是很多女性最羨慕和佩服的地方。

既然矛盾無法解決,那就搬出去,於是開始看房。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需要的

不過是保留一份“矯情”的權力


育兒理念上的爭執,不過是表象,矛盾的內核,是丈夫這個角色的缺失。如果爸爸的責任盡到了,就應該和媽媽統一教育理念,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保持一致性;如果丈夫的責任盡到了,妻子的心裡就會少一些長久積壓的委屈。

男性的辛苦是絕對需要承認的,在開頭的吵架視頻中,宮蓓蓓也說了一些傷害丈夫的過激語言,這一點不能否認。

不過我們更需要看到,現在的家庭結構卻是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男人的養家壓力,已經轉移了不少到女性身上,但女性的帶娃壓力,卻很少被男性分擔。

這段時間經常有媽媽在群裡抱怨,自己復工上班爸爸在家帶娃,孩子的課程安排已經明明白白寫在紙上貼在牆上,各種在線課的登錄方式和密碼也交代得明明白白,回家一問,一節課都沒上,玩了一整天。

還有一種爸爸,就像劇中的丈夫,把帶娃的任務轉移給老人,在需要老人幫忙帶娃的壓力下,中國男性對妻子的要求大都是四個字——顧全大局,他認為妻子是小題大做,所以每一句讓人寒心的話都不加修飾。

宮蓓蓓是千千萬萬獨立女性的代表,一個經濟獨立的女性,生活尚且有這些煩惱,全職媽媽有多難可想而知,免不了委曲求全和隱忍。

作為一手抓內一手抓外的頂樑柱,女性自然要更多地承受生活中的各種瑣碎,各種小小的矛盾、小小的爭執,看似小,卻足以由量變產生質變。然而當媽媽想要從瑣碎中探出頭來,透一口氣,和丈夫有真正的交流溝通,卻又時常遭到拒絕。

有人說,真實的生活沒有電視中那麼誇張,可我們的生活,多的是被瑣碎壓垮的人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的報復性離婚,其實遠比電視劇更魔幻,每一次分崩離析背後的罪魁禍首,也往往是不足為外人道的瑣碎。


看了海清才發現,都這個時代了中年女性拼的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要想不被雞毛蒜皮壓倒,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獨立的自我。

一種是經濟上的獨立。比如劇中的宮蓓蓓,因為經濟上的獨立,所以才有能力解決眼前的困境,即使丈夫不理解,也有堅持自我主張的本錢。

還有一種是人格上的獨立。首先要肯定自己的價值,育兒也是一項艱鉅的工作,絕不是“把孩子帶大”那麼簡單;其次是要保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和朋友圈子,留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

大多數中國媽媽,其實已經放棄了大部分的“權利”,心甘情願為家庭付出,她們需要的,也不過是一點點屬於自我的空間,在母親和妻子的身份之外,能保存一小塊兒自留地。但這樣的努力,卻往往被誤讀為“矯情”。

希望越來越多的媽媽,能擁有這樣一份矯情的權利。


ps:最後做一個小小的調查,看了宮蓓蓓和丈夫爭吵的視頻,你覺得宮蓓蓓想要的理想生活是“過高的要求”嗎?你認為夫妻間的討論該僅僅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