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超能量,聽聽這名女大學生副書記的故事

三湘都市報通訊員 鄧嫻 張懿靜 記者 楊斯涵 黃京

“您這是出門去哪裡呢,疫情還沒結束,請回去戴好口罩哦”……,這是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唐婧在這個超長假期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因為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兼職祁陽縣龍山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的大學生唐婧,每天奔波於龍山街道各社區的大街小巷,穿行在各個居民點的樓棟間。

情繫故土,女大學生當上家鄉團委副書記

出生於2000年的唐婧是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鐵工1801班的二年級學生,家在湖南祁陽縣城。2019年7月,尚在讀大一的唐婧看到共青團祁陽縣委員會發布的招聘全國假期返鄉大學生兼職團乾的通知,懷著建設家鄉的赤子之心,她在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中心“到夢空間”App裡第一時間報名。唐婧在學校就是一名團幹,不僅是班級團支部組織委員,還是院團學組織部幹事、鐵工禮儀隊隊員,也是學院第二十四期入黨積極分子。她學習成績優異,獲得過學院二等獎學金及學院三好學生;注重實踐能力提升,在測量大賽和軌道交通工務技能比武大賽中也屢次獲獎。

长假超能量,听听这名女大学生副书记的故事

經過嚴格的審核和篩選,唐婧因為綜合素質全面和崗位匹配度高,從在全國高校報名者中脫穎而出,成為25名祁陽籍全日制在讀大學生返鄉兼職團委副書記之一,被派到祁陽龍山街道團工委兼職副書記。

這大半年中,唐婧的寒暑假甚至雙休日全部泡在社區裡,她利用自己大學生團乾的優勢,全職協助龍山街道團委推進基層團組織規範化建設和“智慧團建”,將自己完全融入了社區。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社區抗疫任務艱鉅,身兼返鄉大學生、祁陽共青團龍山街道團工委兼職副書記,永州市青年志願者等多重角色的唐婧,不僅第一時間加入永州市青年志願服務直屬隊,衝鋒陷陣在社區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團幹部她還要立足團工委副書記的崗位,緊密聯繫當地實際,統籌組織社區防疫工作。她倡導成立青年突擊隊,吸引身邊更多的大學生加入抗疫志願服務行列,她致力於信息化建設,推進社區網格化管理,做好前期抗疫防控和後期復工復產服務工作。就像一個上緊了發條的時鐘,她每天都處在滴滴答答連軸運轉之中。用她自己的話來說,“自己都沒想到原來人的潛力一旦爆發,可以做這麼多事,就好像自帶了超級能量環。”

守護家園,柔弱小姑娘秒變鐵血女漢子

社區是疫病傳播的最後一公里,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2月初,唐婧主動申請去龍山社區參與巡邏防控,根據她的社區工作經驗,她深知只有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守住人、看好門,才能將疫情防控於家門之外,緊緊築牢社區抗疫防護牆。

身材嬌小的她,在交通停運的情況下,每天來回步行十多公里,和街道及社區幹部們挨家挨戶摸排統計,不漏掉一戶居民單元,她做的每天動態記錄,“臺賬清、底子清、去向清、身體狀況清”,對社區防控對象行程一目瞭然,防控井然有序,不會出現任何失控狀況。

长假超能量,听听这名女大学生副书记的故事

放假在家,兼職副書記的她還在朋友圈廣發招募令,號召同學們加入龍山街道組織建立的“青年突擊隊”,一夜之間就召集了十多名。在樓長的協助下,她順利加入業主微信群,通過業主微信群,朋友圈轉發等方式,開展形式靈活的新冠肺炎防範宣傳教育,消除業主恐慌情緒,還深入到每一個樓棟門前張貼宣傳告知書,發放宣傳資料,牢牢築起小區信息網和線上宣傳網。

2月19日,九塘衝社區沙井陡小區進行封閉式管理,她和社區幹部及網格聯絡員一起24小時進行輪崗輪守,對進出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監測,信息登記,對無關外來車輛限制進入,對有發熱現象的及時上報給龍山街道辦事處領導。在巡邏防控過程中其實阻力重重,有些老人不配合戴口罩,甚至有成團打牌的不聽勸解,原本柔弱的她關鍵時候毫不膽怯,一邊苦口婆心講道理,一邊強悍宣稱,如不配合就聯繫派出所出警,誓要維持社區防線。面對意志堅定、軟硬兼施的女大學生副書記,社區居民最終都乖乖地服從了她的指揮。對於自己秒變女漢子,唐婧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在家鄉父老鄉親樹立了女大學生新形象,能幹事能管事,不是“嬌小姐”。防控以來,唐婧和她的志願者們在祁陽縣城28個小區進行了疫情防控宣傳,挨家挨戶發放疫情防控資料,共計4000餘份。

暖心關愛為父老鄉親奔忙永遠在路上

抗疫阻擊戰打響以來,唐婧攻堅克難,繼續推進社區網格化,分片分點服務社區居民,保障居民日常所需。她帶領青年突擊隊的隊員們奔赴到街道的各個小區,分片聯保,用實際行動奮戰在抗疫一線,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她的身影。

长假超能量,听听这名女大学生副书记的故事

除了白天值班、宣傳外,晚上她還主動承擔團辦大量的信息錄入、資料整理等工作,如幫助龍山街道辦事處統計數據,為居民購買物資等。小區內有幾名孤寡老人和殘疾人,孩子都不在身邊,平時孤單寂寞。瞭解到情況後,她通過微信主動聯繫上,整理出老人們日常所需生活用品、藥品清單,定期上門服務。社區內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行動特別不便,唐婧就主動多去照顧他,每天上門取藥品包裝盒,再照著老人空藥盒的名稱去藥店找藥,有時藥物白天無法及時送到老人家中,就連夜步行到家中為老人送藥。社區還有些慢性病患者,常年服藥,一旦停藥後果不堪設想的,疫情爆發期間,他們出門難,又擔心身體垮,只要通知到唐婧,她總是不厭其煩地奔波在藥店和居民樓之間,確保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裡把救命的藥送到老人手中。

社區漸漸的復產復工,學校停課不停學,3月以來,唐婧所在的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線上開學了,學業的壓力、工作的責任感讓她更忙了,目前唐婧開啟了在讀學生和社區團乾的雙重模式。她說,她很享受這種角色隨時切換的感覺,她有信心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守護好父老鄉親的生命安全,也發誓要好好學習不掉隊,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大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