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孝直鎮在全市率先破題“合村並點”“試驗田”裡種出基層經驗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有一種遺憾叫擦肩而過——

在平陰縣孝直鎮匯河東岸,優然牧場在2018年5月流轉了8個村的1.1萬畝土地種植牧草,成為繼富翔集團、海升集團後落戶該鎮的又一農業大項目。到了2019年,同樣是在匯河東岸,在申報投資1個多億元的市級田園綜合體項目中卻意外落敗了。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真心疼啊!”至今說起來,這還是孝直鎮很多幹部的痛點。但冷靜下來分析,其實落敗也不意外。即便是集體增收破百萬元,一次分紅破百萬元“雙百萬”的展小莊村,土地全都流轉給了優然牧場,但單靠他一個村也承接不了這麼大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單打獨鬥形不成合力肯定不行了,想要幹大事必須抱團!”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其實,從2018年底開始,孝直鎮黨委就開始考慮合村並點工作。在鎮黨委看來,目前農村普遍存在著,軟弱渙散治理難、社區融合難、鄉村振興治本難這“三大難”。全鎮64個行政村,31個村千人以下,最小的張小山村,全村僅7名黨員、70多個村民。村莊規模小,集體增收難,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迎接各類檢查評比,民生事務建設任務繁重,行政成本和公共資源浪費嚴重。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市級田園綜合體項目申報的落敗像一根導火索,加速孝直鎮合村並點的步伐。鎮黨委帶領一班人,走出去學、學回來議、坐下來研究,廣泛徵求意見,全面理清了“為什麼合、怎麼合、合後怎麼辦”問題。在合村並點中,孝直鎮把全鎮64個村按照“社區聚集型、產業相聯型、以強帶弱型、地域相鄰型”,規劃合併為9個新村,黨組織、自治組織、經濟組織“三位一體”抓合併,黨建融合體、經濟聯合體、田園綜合體、命運共同體“四體聯建”抓發展,“五星達標”抓管理,以合村並點打造鄉村振興的“試驗田”。

2009年開始規劃,用9年時間,共建設了72棟居民樓的和聖苑社區被認為最具備率先開展合村並點的條件。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名字被稱作“社區”,群眾在選房入住時也打亂了村莊之間的界限,但實際上,平時整個“社區”還是由8個村組成,不管是村裡開會還是年終發分紅,都是各村搞各自的。只不過,為服務上樓的村民,“社區”成立了社區管理委員會,引進了物業公司,對所有群眾不按村與村之間的界限提供服務。

2019年10月1日,八村合一選舉新村黨委候選人的工作啟動。通過“分村分選”黨委候選人,“分村合選”黨委成員,12月1日,撤銷8個村黨支部後,和聖苑新村黨委成立。之後,村委會的選舉又在原有的8個村展開。7名村委委員除一名女委員外,6名村委委員全部與村黨委委員交叉任職。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人員到位了,鎮黨委對合村並點功能發揮進行了深入研究,指導和聖苑村成立了6大辦公室,分別承擔基層黨建、產業發展、基層治理、宣傳文化、便民服務及綜合事務等六大職能,由黨委委員任6大辦公室主任;在人選上,按照好人+能人的選人用人模式,由6名主任在現有全部兩委幹部中雙向選擇,分別領銜一項工作。為減少村幹部顧慮,嚴格按照“六不變”原則,8個村37名兩委幹部沒有一人因為合村下崗,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用。

“8個村、7200多名群眾,村莊數量多,應該說合並難度較大。但通過嚴密組織,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8個村全面合併,最難得的是民主表決通過率高,班子選舉質量高,整個合村並點過程,零12345、零上訪、零訴求,這充分說明了群眾從心裡認可合村並點。”孝直鎮黨委副書記郭泗柱認為。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合村並點,受益最多的還是群眾,這也是為什麼孝直鎮這次能贏得群眾高支持率的原因之一。孝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蘇東潤說,通過合村並點,“四體聯建”,新村將依託優然牧場以及“和聖”文化,規劃建設和聖故里田園綜合體,集有機蔬菜種植採摘、全流程農機服務、蔬菜物流倉儲、和聖文化觀光體驗、奶牛文化科普研學於一體一二三產融合,將和聖苑新村打造成為鄉村振興好樣板。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雖然合村時間不長,但合村後第一次挑戰就趕上了新冠肺炎疫情。8個村合併之前,有3個村屬軟弱渙散村,人心不齊、矛盾不斷。防控工作開始後,和聖苑村黨委成立100多人報名參與的“和聖一家親”愛心志願隊,在社區各個卡口進行值班,對社區進行“一日一清理、一日一消毒”,配備對講機各卡口24小時不間斷巡邏,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讓群眾充分感受到了合村並點帶來的新氣象。群眾的熱情參與也讓新成立的黨委特別感動,除貧困群眾外,群眾100%捐款,總額達21萬多元。合村並點後的又一看點是網格化管理的破題。新村規劃了6個網格,6名黨委成員兼任網格長,群眾自己選出樓長、網格員,群眾從被管理到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

“抓好合村並點,關鍵要規劃先行、科學組織、確保實效,‘三位一體’合組織,‘四體聯建’抓發展,確保群眾有獲得感,村幹部有成就感,這樣才能達到市委市政府將合村並點作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的目標,合出鄉村振興新氣象。”在談到率先開展合村並點的啟示時,孝直鎮黨委書記胡茂國表示。(記者 馮經偉 通訊員 閆紅焱 申忠芹)

在全市率先破題!去看看這塊“合村並點” “試驗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