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綠竹》(南北朝)吳均

嬋娟鄣綺殿,繞弱拂春漪。

何當逢採拾,為君笙與篪。

2.《枯葉竹》(南北朝)劉孝威

枯楊猶更綠,臥柳尚還生。

勿嫌鳳不至,終當待聖明。

3.《詠竹》(南北朝)蕭放

懷風枝轉弱,防露影逾濃。

既來丹穴鳳,還作葛陂龍。

4.《賦得臨池竹》(唐)李世民

貞條障曲砌,翠葉貫寒霜。

拂牖分龍影,臨池待鳳翔。

5.《賦得臨階竹》(唐)盧照鄰

封霜連錦砌,防露拂瑤階。

聊將儀鳳質,暫與俗人諧。

6.《竹裡館》(唐)王維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7.《晚春歸山居題窗前竹》(唐)劉長卿

溪上殘春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

8.《絕句三首》(選一)(唐)杜甫

無數春筍滿林生,柴門密掩斷人行。

會須上番看成竹,客主從嗔不出迎。

9.《竹裡徑》(唐)司空曙

幽徑行跡稀,清陰苔色古。

蕭蕭風欲來,乍似蓬山雨。

10.《竹樓》(唐)李嘉佑

傲吏身閒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

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閒眠對水鷗。

11.《將往滁城戀新竹》(唐)韋應物

停車欲去繞叢竹,偏愛新筠十數竿。

莫遣兒童觸瓊粉,留待幽人回日看。

12.《乞竹》(唐)王建

乞取池西三兩竿,房前栽著病時看。

亦知自惜難判割,猶勝橫根引出闌。

13.《竹巖》(唐)張籍

獨入千竿裡,緣巖踏石層。

筍頭齊欲出,更不許人登。

14.《竹》(唐)朱放

青林何森然,沉沉獨曙前。

出牆同淅瀝,開戶滿嬋娟。

15.《竹溪》(唐)韓愈

藹藹溪流漫,梢梢岸筱長。

穿沙碧簳淨,落水紫苞香。

16.《題竹詩兩首》(選一)(唐)薛濤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17.《葺夷陵幽居》(唐)李涉

負郭依山一徑深,萬竿如束翠沉沉。

從來愛物多成癖,辛苦移家為竹林。

18.《題李次雲窗竹》(唐)白居易

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作釣魚竿。

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

19.《庭竹》(唐)劉禹錫

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

20.《清水驛叢竹天水趙雲予手種十二莖》(唐)柳宗元

簷下疏篁十二莖,襄陽從事寄幽情。

只應更使伶倫見,寫盡雌雄雙鳳鳴。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21.《斑竹得之湘流》(唐)元稹

一枝斑竹渡湘沅,萬里行人感別魂。

知是娥皇廟前物,遠隨風雨送啼痕。

22.《題竹》(唐)李群玉

一頃含秋綠,春風十萬竿。

氣吹朱夏轉,聲掃碧霄寒。

23.《贈人斑竹拄杖》(唐)賈島

揀得林中最細枝,結根石上長身遲。

莫嫌滴瀝紅斑少,恰是湘妃淚盡時。

24.《高司馬移竹》(唐)馬戴

叢居堂下幸君移,翠掩燈窗露葉垂。

莫羨孤生在山谷,無人看著拂雲枝。

25.《竹》(唐)殷堯藩

窗戶盡蕭森,空階凝碧陰。

不緣冰雪裡,為識歲寒心。

26.《題褚遂良孫庭竹》(唐)盧仝

負霜停雪舊根枝,龍笙鳳管君莫截。

春風一番琴上來,搖碎金樽碧天月。

27.《竹十一首》(選一)(唐)陳陶

不厭東溪綠玉君,天壇雙鳳有時聞。

一峰曉似朝仙處,青節森森倚絳雲。

28.《竹》(唐)羅隱

籬外清陰接藥欄,曉風交戛碧琅玕。

子猷沒後知音少,粉節霜筠漫歲寒。

29.《湘竹詞》(唐)施肩吾

萬古湘江竹,無窮奈怨何。

年年長春筍,只是淚痕多。

30.《新栽竹》(唐)韋莊

寂寞階前見此君,繞欄吟罷卻沾巾。

異鄉流落誰相識,唯有叢篁似主人。

31.《苦竹徑》(唐)陸希聲

山前無數碧琅玕,一徑清森五月寒。

世上何人憐苦節,應須細問子猷看。

32.《庭竹》(唐)唐求

月籠翠葉秋承露,風亞繁梢暝掃煙。

知道雪霜終不變,永留寒色在庭前。

33.《詠竹》(唐)唐彥謙

醉臥涼陰沁骨清,玉床冰簟夢難成。

月明午夜生虛籟,誤聽風聲是雨聲。

34.《病起見庭竹》(唐)齊己

每謝侵床影,時回傍枕聲。

秋來漸平復,吟繞骨毛輕。

35.《春日山中竹》(唐)裴說

數竿蒼翠擬龍形,峭拔鬚教此地生。

無限野花開不得,半山寒色與春爭。

36.《竹》(唐)李建勳

瓊節高吹宿鳳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37.《對竹》(唐)李中

懶穿幽徑衝鳴鳥,忍踏清陰損翠苔。

不似閉門倚枕聽,秋聲如雨入軒來。

38.《竹》(唐)徐鉉

勁節生宮苑,虛心奉豫遊。

自然名價重,不羨渭川侯。

39.《題施璘畫竹圖》(唐)韋遵

枯籜危根繳石頭,千竿交映近清流。

堪珍仲寶窮幽筆,留得荊湘一片秋。

40.《池上竹》(唐)張文姬

此君臨此池,枝低水相近。

碧色綠波中,日日流不盡。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41.《西齋》(唐)劉兼

西齋新竹兩三莖,也有風敲碎玉聲。

莫恨移來欄檻遠,譬如元本此間生。

42.《詠院中叢竹》(唐)呂太一

擢擢當軒竹,青青重歲寒。

心貞徒見賞,籜小未成竿。

43.《方竹兩首》(選一)(宋)張詠

筍從初籜一方堅,峻節凌霜更可憐。

為報世間邪佞者,如何不似竹枝賢。

44.《賦竹寄李和文公》(宋)錢惟演

瘦玉蕭蕭伊水頭,風宜清夜露亦秋。

更教仙驥旁邊立,盡是人間第一流。

45.《惜竹》(宋)陳亞

出檻亦不剪,從教長舊叢。

年年到朱夏,葉葉是清風。

46.《竹林》(宋)林逋

寺籬斜夾錢梢翠,山徑深穿萬籜幹。

卻憶貴家廳館裡,粉牆時畫數莖看。

47.《庭竹》(宋)智圓

移去群花種此君,滿庭寒翠更無塵。

暑天閒繞煩襟盡,猶有清風借四鄰。

48.《詠金竹》(宋)蔣堂

百鎰先寒一徑深,潛疑造化鑄成林。

貪夫或有憑欄者,不見修篁但見金。

49.《竹醉日》(宋)晏殊

苒苒渭濱族,蕭蕭塵外姿。

如能樂封殖,何必醉中移。

50.《詠竹》(宋)宋庠

嵇阮生平憶共遊,此君高節最凌秋。

兒童少作並門騎,千畝留封渭水侯。

51.《竹》(宋)宋祁

修修稍出類,辭卑不肯叢。

有節天容直,無心道與空。

52.《風篁嶺》(宋)元淨

風篁蔭修嶺,挺節含虛心。

悠悠往來客,敦不聆清音。

53.《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宋)文同

故園修竹繞東溪,佔水侵沙一萬枝。

我走宦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54.《竹裡》(宋)王安石

竹裡編茅倚石根,竹莖疏處見前村。

閒眠盡日無人到,自有春風為掃門。

55.《十竹軒》(宋)清順

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軒種竹只十個。

春風慎勿長兒孫,穿我階前綠苔破。

56.《竹》(宋)鄭獬

冰骨清疏綠玉君,連環高節粉花紋。

截來好作仙翁帚,獨倚扶桑掃白雲。

57.《竹徑》(宋)韋驤

縈紆一道貫檀欒,入翠穿斜步履慳。

俗客也應無暇到,不煩春筍為遮攔。

58.《種竹兩首》(選一)(宋)郭祥正

龍角犀尖一夜長,為憐剛節不須香。

他時截作鯨鰲釣,豈止濃陰覆女牆。

59.《篔簹谷》(宋)蘇軾

漢川修竹賤如蓬,斤斧何曾赦籜龍?

料得清貧饞太守,渭濱千畝在胸中。

60.《篔簹谷》(宋)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

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61.《郴江百詠 篔簹亭》(宋)阮閱

娟娟細細兩三叢,卻厭桃花相近紅。

已有數枝湘浦月,不消千畝渭川風。

62.《題子瞻墨竹》(宋)黃庭堅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

因知幻物出無象,問取人間老斫輪。

63.《南華竹軒》(宋)葛敏修

不用山僧供帳迎,世間無此竹風清。

獨拳一手支頤臥,偷眼看雲生未生。

64.《題承天寺竹軒》(宋)賀鑄

征衫初解就僧床,惠我翛然一枕涼。

赤日黃塵畏途裡,此君風味可能忘。

65.《詠紫竹》(宋)毛滂

階前紫玉似人長,可怪龍孫久未驤。

第放煙梢出簷去,此君初不畏風霜。

66.《竹亭》(宋)李廌

繞岡修竹小亭深,風乾雲梢照碧潯。

安得茂林帶左右,只應蕭爽似山陰。

67.《新竹》(宋)惠洪

琅玕數本倚牆陰,新筍均條忽作林。

昨日小軒添得境,卻煩佳月碎篩金。

68.《橫山堂》(宋)孫覿

蒼雲十畝蔭平寬,露葉風枝繞舍寒。

莫遣先生賦歸去,且令小吏報平安。

69.《登小廬山詠修竹》(宋)李綱

傍山修竹翠檀欒,竦節疏枝碧玉寒。

安得誅茅此君側,世間渾作夢中看。

70.《題山光寺壁上墨竹》(宋)吳敏

綠髮青衫舊竹君,墨卿揮拂更清新。

斷枝活葉風蕭瑟,想見凌雲百尺身。

71.《竹》(宋)陳與義

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

昨夜常娥更瀟灑,又攜疏影過窗紗。

72.《對竹一絕》(宋)朱淑真

百竿高節拂雲齊,千畝誰人羨渭溪。

燕雀漫教來唧噪,虛心終待鳳凰棲。

73.《云溪觀竹戲書二絕句》(選一)(宋)陸游

溪光竹色兩相宜,行到溪橋竹更奇。

對此莫論無肉瘦,閉門可忍十年飢。

74.《種竹了題愛山亭》(宋)范成大

灑掃宣華舍此君,煙中月下綠生塵。

他年葉葉清風滿,莫忘今年借宅人。

75.《竹林》(宋)楊萬里

珍重人家愛竹林,織籬辛苦護寒青。

那知竹性元薄相,須要穿來籬外生。

76.《竹齋》(宋)朱松

誰雲山僧貧,而有千椽玉。

幽眠豈無趣,愛此晴窗綠。

77.《竹》(宋)朱熹

種竹官牆陰,經年但憔悴。

故園新綠多,宿幹轉蒼翠。

78.《詠毛竹》(宋)李義山

安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當時回。

武夷洞裡毛生竹,老盡玄孫更不來。

79.《題柯敬仲竹》(宋)杜本

翠雨娟娟帶潤,清風細細生香。

頗憶當年供奉,閒情都付流光。

80.《墨竹扇頭》(宋)葛長庚

虛舟惠我一墨竹,紙上森森一枝玉。

展向庭前與鶴看,今宵不許枝頭宿。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81.《自題墨竹》(宋)鄭思肖

萬頃琅玕壓碧雲,清風幽興渺無垠。

當時首肯說不得,不意相知有此君。

82.《和吳山泉萬竹亭》(宋)道璨

風流不減晉諸賢,冰雪精神已凜然。

歲晚莫教枝葉盛,聽他明月下青天。

83.《斑竹》(宋)易元矩

一別虞妃去不還,愁雲空鎖九嶷山。

世間多少相思淚,灑遍修篁染不斑。

84.《曲竹》(宋)林次麟

直節稜稜是此君,耳孫卻以曲為名。

首陽山下知難種,只可斜封向管城。

85.《答秦兵部求墨竹兩首》(選一)(宋)王佐才

墨傳高節未為精,虛辱佳篇拂素屏。

不敢持毫強羞縮,喜公心已厭丹青。

86.《種竹》(宋)劉延世

梅蒸方過有餘潤,竹醉由來自古云。

掘地聊栽數竿竹,開簾還當一溪雲。

87.《詠竹》(宋)黃淑

勁直忠臣節,孤高烈女心。

四時同一色,霜雪不能侵。

88.《庭竹》(宋)厲小山

渭川未暇栽千畝,庭檻聊須種數根。

最愛深秋群木脫,獨欺風雨戰黃昏。

89.《題寶嚴僧上首溥公墨竹四首》(選一)題古節(遼金元)王寂

尊者老不枯,魁然挺高節。

求心已無心,斷臂猶立雪。

90.《苦竹》(遼金元)高士談

密葉修莖雨後新,肯因憔悴損天真?

清如南國紉蘭客,瘦似西山採蕨人。

91.《驛竹》(遼金元)完顏亮

孤驛蕭蕭竹一叢,不同凡卉媚東風。

我心正與君相似,只待雲梢拂碧空。

92.《竹林》(遼金元)李俊民

初見錦繃脫,氣已傲霜雪。

天寒十萬夫,未聞一死節。

93.《喬夫人墨竹兩首》(選一)(遼金元)元好問

萬葉千梢下筆難,一枝新綠盡高寒。

不知霧閣雲窗晚,幾就扶疏月影看。

94.《題醉隱墨竹兩首》(選一)(遼金元)王惲

清溪映竹竹連雲,冉冉晴梢醉墨新。

卻為歲寒心事苦,暖煙濃淡要橫陳。

95.《題煙竹圖》(遼金元)仇遠

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鎖蒼筠曉更清。

渾是一江秋色染,只疑無處著秋聲。

96.《墨竹》(遼金元)程鉅夫

舊筱斜依石,新梢怒出林。

平生讀書處,手種盡成陰。

97.《墨竹》(遼金元)黃庚

麝墨芸香小玉叢,澹煙橫月翠玲瓏。

小屏春鎖綠窗夢,也勝湖江煙雨中。

98.《叢竹圖》(遼金元)鄭元祐

賦詩何處極幽探,多在青山海嶽庵。

一片綠雲塵跡斷,萬竿煙雨大江南。

99.《枯木竹石圖》(遼金元)趙孟頫

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應八發通。

若還有人能會此,須知書畫本來同。

100.《題墨竹》(遼金元)馬臻

拂雲標格歲寒心,墨色分陰重又輕。

不似渭川千畝綠,只和風雨作秋聲。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01.《題紙上竹》(遼金元)鮮于樞

陰涼生硯池,葉葉秋可數。

京華客夢醒,一片江南雨。

102.《文湖州竹兩首》(選一)(遼金元)鄧文原

翰墨真儒者事,書生如山未知。

判取詩書萬卷,來看風霜一枝。

103.《題鄭所南推篷竹卷》(遼金元)宋無

要寫秋光寫不成,愁凝苦竹淡煙橫。

葉間尚有湘妃淚,滴作江南夜雨聲。

104.《松雪竹》(遼金元)錢惟善

松雪齋前見此君,白漚波冷翠紛紛。

蕭騷不是湘江雨,要眇還成楚峽雲。

105.《墨竹》(遼金元)袁桷

蘆葉不禁秋色,柳枝那解春聲。

醉閱小窗橫幅,風回雨轉雲清。

106.《題濃淡竹》(遼金元)劉詵

遠看如淡近看濃,雙立亭亭傲晚風。

俗眼未應輕揀擇,此君清致本來同。

107.《蘇東坡竹》(遼金元)黃公望

一片湘雲溼未乾,春風吹下玉琅玕。

強扶殘醉揮吟筆,簾帳蕭蕭翠雨寒。

108.《扇上竹》(遼金元)楊載

種竹何須種萬竿,一枝分影亦檀欒。

秋宵更受風披拂,聽取清聲入夢寒。

109.《為歐陽學士題子昂墨竹兩首》(選一)(遼金元)虞集

蒼崖倚木雲千尺,新筍穿林玉一雙。

若到瀟湘聽夜雨,定知剪燭向西窗。

110.《萬竹圖》(遼金元)歐陽玄

露壓煙梢整復斜,有時風定翠交加。

閒身幸老清平世,喜見雛鳳待竹花。

111.《題墨竹》(遼金元)宋本

可人家住篔簹營,明月清風十萬竿。

一自玉山相見後,滿庭清影夢高寒。

112.《雨竹圖》(遼金元)吳師道

千年舜妃淚,一幅湘川雨。

掩卷不忍題,餘心正懷古。

113.《雨竹》(遼金元)楊維楨

依石添新筍,爭妍個個添。

佳人聽春雨,笑隔水晶簾。

114.《題竹》(遼金元)李祁

翠袖臨風一悵然,雨餘草木亦娟娟。

東頭夜半明月出,照見蛟龍石上眠。

115.《墨竹》(遼金元)倪瓚

明月臨虛幌,疏篁舞翠鸞。

獨吟苔石上,霜葉媚天寒。

116.《移竹》(遼金元)胡奎

山蕉葉畔偏宜竹,借我南窗一夏涼。

八尺簟紋清似水,秋聲月色兩相當。

117.《題墨竹》(遼金元)於立

種竹滿山阿,蕭蕭風雨多。

會當成翠實,鳴鳳一來過。

118.《題管夫人竹》(遼金元)熊夢祥

夫人寫竹何縱橫,錯刀離離光怪生。

安得月明招白鳳,玉蘭西畔聽秋聲。

119.《題竹》(遼金元)華幼武

挺挺琅玕玉澗邊,半含春雨半含煙。

怪來筆底清如許,老子胸中有渭川。

120.《題畫鉤勒竹》(遼金元)陳基

素節亭亭不可移,珊瑚為幹玉為枝。

高堂歲晚看圖畫,彷彿清風見伯夷。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21.《題柯敬仲竹二首》(選一)(遼金元)臺哈布哈

梁王宅裡參差見,山簡池邊爛漫栽。

記得九霄秋月上,滿庭清影覆蒼苔。

122.《題邊魯生墨竹為汪大雅》(明)張以寧

白沙舊遊邊魯生,鳳城今識汪大雅。

忽見此君如故人,滿室清風共瀟灑。

123.《竹坡》(明)危素

五雲坊下暮煙斜,夾道疏槐照碧波。

卻憶江南風景好,修修纖竹翠連坡。

124.《題墨竹》(明)劉基

風梢舞空煙,露葉滴晴月。

折取寄情人,感此歲寒節。

125.《題倪雲林竹石》(明)高遜志

卷石不盈尺,孤竹不成林。

惟有歲寒節,乃知君子心。

126.《寫墨竹二枝並題》(明)劉永之

落日洞庭西,曾聞唱竹枝。

十年江海別,風雨漫相思。

127.《題畫竹》(明)袁華

風生太液水微波,霜影侵階月色多。

截得昭華蒼玉管,多情蕭史奈愁何。

128.《雲林竹兩首》(選一)(明)張簡

廣平舊作梅花賦,鐵石心腸嫵媚辭。

高士巖前清賞足,月明竹外寫橫枝。

129.《倪雲林畫竹》(明)楊基

寫竹是傳神,何曾要逼真。

惟君知此意,與可定前身。

130.《詠雪竹》(明)朱元璋

雪壓竹枝低,雖低不著泥。

明朝紅日出,依舊與雲齊。

131.《再過江陰觀鎦琪寫竹》(明)汪廣洋

鎦琪素得洋州譜,寫竹真如寫草書。

尚憶澄江舊遊地。雨中燒筍食鰣魚。

132.《柯敬仲畫竹兩首》(選一)(明)唐肅

金章鑑書處,寫竹似湖州。

今日江南看,蕭蕭故國秋。

133.《題倪雲林竹六首》(選一)(明)徐賁

春江誰唱竹枝歌,春雨蕭蕭傍竹多。

欲借淇園一竿玉,桃花磯下釣寒波。

134.《詠竹》(明)方孝孺

不禁俗物敗人意,忽見幽篁眼為明。

記得舊遊天上夢,連昌宮外聽秋聲。

135.《題畫竹》(明)丁鶴年

雨過蛟龍起,風生翡翠寒。

但存清白在,日日自平安。

136.《送雲門畫竹》(明)高啟

臨池書罷換鵝文,餘墨猶堪寫此君。

一段湘娥廟前意,淋漓秋雨共秋雲。

137.《扇中竹》(明)解縉

廣寒夜拆雙鸞去,竹實銜來孕籜龍。

一夜風雷鱗甲動,坐看六合灑清風。

138.《題墨竹兩首》(選一)(明)金幼孜

虛心秉高潔,不受一塵侵。

五月清溪上,蕭蕭風滿林。

139.《墨竹兩首》(選一)(明)商輅

一枝蒼玉發新梢,彷彿朝陽見鳳毛。

勁直不隨霜雪變,也應素節養來高。

140.《題周都尉墨竹》(明)邱浚

森森出地傳龍種,挺挺參天結鳳巢。

人道此君敦世契,風雲氣概歲寒交。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41.《煙雨萬竿圖》(明)王越

瀟瀟南下路漫漫,薄暮歸來倚棹看。

疏雨淡煙秋一片,滿江飛翠溼衣寒。

142.《竹巖新霽圖》(明)沈周

醉墨淋漓興未闌,滿堂煙靄坐來寒。

道人不託梅花勝,仙骨全偷董巨丹。

143.《題東坡墨竹》(明)樊阜

赤壁歸來燕寢香,夢騎玄鶴過三湘。

玉簫喚醒月初墮,雲影滿簾秋氣涼。

144.《戲題子畏墨竹》(明)祝允明

唐郞寫竹如寫字,正以風情韻度高。

我解平章不能寫,未曾分得鳳凰毛。

145.《題文徵明畫》(明)邵寶

於畫見書法,蕭然無滯情。

君看片石畔,叢竹忽然生。

146.《畫竹》(明)謝承舉

曾記瀟湘系短篷,隔江煙雨翠重重。

驚雷忽報春消息,一夜靈根長籜龍。

147.《竹樹圖》(明)張寧

白石滄波野自宜,歲寒心事晚猶泥。

蕭蕭殘影疏疏葉,吹盡秋風君不知。

148.《題竹》(明)唐寅

修竹當窗白日遲,山僧出定客來時。

欲從節下題詩句,妙在無言不在詩。

149.《題徽宗墨竹兩首》(選一)(明)楊旦

蕭瑟煙梢滿壁風,宣和御記墨痕中。

後來大有王孫草,流落天涯一樣工。

150.《文與可竹兩首》(選一)(明)周用

太守清貧喚不聽,筆尖想見玉亭亭。

擬持三百鵝溪絹,剩掃風梢萬尺青。

151.《題王黃華滑準》(明)德祥

輞川竹裡舊題詩,畫裡如今似見之。

滿耳秋聲人不到,彈琴長嘯月來時。

152.《竹莊》(明)孫一元

小築閒莊枕水潯,繞牆種竹已森森。

亂紅吹盡春無幾,借看君家秋一林。

153.《題姚少師畫竹即次其韻》(明)戴冠

北地風高卷寒雲,驚沙吹起雁成群。

客邊偶寫龍孫譜,忘卻江南有此君。

154.《題夏仲昭竹四首》(選一)(明)楊慎

兩家名藻雄吳下,品題未覺風流亞。

一紙能令百世傳,兩竿不啻雙金價。

155.《竹》(明)李元陽

虛心隨土瘠,勁節礙雲低。

鸞鳳真堪侶,凡禽不許棲。

156.《題竹寄履仁》(明)文彭

西齋半日雨浪浪,雨過新梢出短牆。

塵土不飛人跡斷,碧陰添得晚窗涼。

157.《畫竹九首》(選一)(明)徐渭

葉葉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兩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叢作雨聲。

158.《題沈參軍竹林圖》(明)王世貞

誰家十萬碧琅玕,個個春雲秀可餐。

我是王猷君更熟,何妨一問主人看。

159.《移竹》(明)黃輔

幽居愛結水雲傍,曲徑方塘卉木香。

添得琅玕三十個,一庭秋色似瀟湘。

160.《為人題竹石》(明)王世懋

紫籜成枝綠乍敷,線柔應傍玉山扶。

殷勤看取琅玕色,莫遣儂家一日無。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61.《廣陵舟次題房侍御畫竹》(明)董其昌

一派湖州畫裡詩,娟娟疏筱兩三枝。

朝來邛水帆前雨,正是龍孫長籜時。

162.《題穀雨後一日寫竹》(明)李日華

草深水暖魚迷窟,花露泥香燕作家。

別有青森映眉目,讀書窗外幾竿斜。

163.《題竹》(明)徐貫

書窗漫對翠琅玕,偏喜真心耐歲寒。

怪底此君解醫俗,清標瀟灑拂雲端。

164.《題墨竹四絕句》(選一)(李肇亨)

綠粉沾春雨,舞腰依曉煙。

不隨花月盡,只此一嬋娟。

165.《竹林高士圖軸》(明)張風

一竿兩竿修竹,五月六月清風。

何必徜徉世外,只須嘯詠林中。

166.《竹》(清)王時敏

墨汁淋漓尚未乾,誰揮醉筆作琅玕?

秋風無限江南思,影落瀟湘暮雨寒。

167.《題自畫竹與楓仲》(清)傅山

一心有所甘,是節都不苦。

寥寥種竹人,龍孫伏何所。

168.《糟筍》(清)金聖嘆

聖嘆清貧誤籜龍,自無熊掌及駝峰。

卻教三寸凌雲節,學得沉冥伴酒鍾。

169.《羈中題畫稚竹》(清)周亮工

弱枝亦有排雲勢,迸石能為宛轉生。

共道箬開新樣好,誰憐老雨打幹聲。

170.《題李秀才琪枝墨竹》(清)朱彝尊

小閣爐香洗硯初,數竿墨竹最清疏。

前身定是梅花衲,仍佔春波橋外居。

171.《題畫竹兩首》(選一)(清)惲壽平

寒窗畫竹兩三枝,筆勢參差手不知。

還憶去年今日事,掃花庵內雨絲絲。

172.《陳洪綬水仙竹兩首》(選一)(清)王世禎

玲瓏疏影玉繽紛,比似江海迥不群。

特向蒼梧分一本,淚痕斑處伴湘君。

173.《舟中醉後戲作畫竹自題六絕句要景州同賦》(選一)(清)黃鷟來

一片瀟湘影,篷窗四面明。

不將懸枕畔,恐作怒濤聲。

174.《題蘇文忠畫竹》(清)黃鼎

渭川千畝未為奇,獨羨坡仙風竹枝。

後夜聞雷頭角露,看他行雨過天池。

175.《題小顛墨竹》(清)蔣錫震

去歲闢地栽新竹,枝葉離披覆茅屋。

竹梢枯勁竿清瘦,久久可以醫吾俗。

176.《題小顛墨竹三首》(選二)(清)蔣廷錫

畫竹不如真竹真,枝葉易似難得神。

風晴雨露皆有意,子瞻與可無其人。

淡煙輕霧筆底生,枝枝盡帶風雨聲。

移向乾明寺中掛,壁石好撰張顛名。

178.《題墨竹》(清)華巖

山人寫竹中加思,大葉長竿信筆為。

但恐吟堂霜月夜,老鴉來踏受風枝。

179.《題竹》(清)汪士慎

一枝寒玉抱虛心,幽獨何曾羨上林。

惟有蕭然舊庭院,四時風雨得清音。

180.《雨後修篁》(清)汪士慎

雨後修篁分外青,蕭蕭如在過溪亭。

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

最美古詩詞(詠竹篇)200首


181.《題竹》(清)金農

竹裡清風竹外聲,風吹不斷少塵生。

此間乾淨無多地,只許高僧領鶴行。

182.《秋日題板橋墨竹》(清)馬曰琯

如君落落似晨星,相見時當清露零。

贈我修篁何限意,兩竿秋節一窗青。

183.《予告歸裡畫竹別濰縣紳士民》(清)鄭燮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184.《竹石》(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185.《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鄭燮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186.《竹》(清)鄭燮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187.《新竹》(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188.《題風竹》(清)李方膺

波濤宦海幾飄蓬,種竹關門學畫工。

自笑一身渾是膽,揮毫依舊愛狂風。

189.《畫竹》(清)李方膺

粉香翠影碧琅玕,丹鳳林中第一竿。

雨露恩濃磐石固,清風日日報平安。

190.《芟竹》(清)袁枚

竹性不耐雜,志在幹青雲。

蒙茸依附者,都非賢子孫。

191.《題陸生學錦幽篁獨坐圖》(清)錢大昕

篔簹千個影離披,抱膝長吟有所思。

穠李夭桃皆俗物,素心只許此君知。

192.《管夫人墨竹》(清)洪亮吉

石徑空濛翠欲流,琅玕影裡雨初收。

何緣不寫王孫草,多恐人饒故國愁。

193.《題畫竹》(清)李霽

一年寫竹一年新,老可眉山各絕倫。

自信筆無閨閣氣,從來不學管夫人。

194.《畫竹寄阿雨窗》(清)張問陶

胸中蕭散無成法,況是新秋被酒時。

遙想先生窗紙上,雨痕風態一枝枝。

195.《西山筇竹》(清)隴之屏

君子有大節,羅漢亦宏願。

無苟更無咎,領取一筇看。

196.《題畫竹》(清)戴熙

雨後龍孫長,風前鳳尾搖。

心虛根柢固,指日定幹霄。

197.《題竹兩首》(選一)(清)吳昌碩

一竿寒綠影婆娑,雪後蕭蕭近水坡。

倘遇伶倫製為笛,春風吹出太平歌。

198.《題畫竹》(清)吳昌碩

客中雖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寫罷篔簹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199.《竹陰》(清)王允皙

竹陰籬落野人家,領受清香不解誇。

雅俗底須勤計較,我來打道看梅花。

200.《題畫竹》(清)項繭章

年時避暑憶江鄉,為愛蕭蕭竹一牆。

今日移栽紈扇上,無風無雨自生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