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貨車司機跨越千里硬核逆行: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馳援汶川逆行武漢!

1150公里,這是青島到武漢的地理距離,在這個不同尋常的庚子年春,一群逆行而上的貨車司機重新定義了這個距離——愛與生命。


“總得有人去。”是兒子,也是父親的他們在千里奔波的路上難免忐忑。一路上,交警敬禮目送、維修人員深夜搶修、醫療隊喊著“家鄉人來了”……他們哽咽了,認為“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
“湖北的油菜花都開了”,一路向南,春意愈濃。

“家鄉人來了” 醫療隊流淚了,他也哽咽了


駕駛著23米的貨車,行經24小時,2月13日11時許,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的大貨司機粘傳城跨越千里,到達武漢,為青島援鄂醫療隊送來了滿滿一車的生活物資。


“家鄉人來了。”得知他的到來,駐地酒店醫療隊的工作人員都趕來一起卸貨。特殊時期,沒有客套的禮儀,但當帶著口罩的醫護人員們看向他時,眼神中流露出的那份激動讓粘傳城紅了眼睛。一位醫護人員說著說著,流下了眼淚,他也跟著聲音哽咽了。


儘管一路上只睡了3個來小時,這時的粘傳城卻覺得充滿了幹勁兒。


武漢,九省通衢。這之前,開了二十多年貨車的粘傳城也來過並多次經過。而這次他直言,這趟行程讓他自豪:一路“支援武漢 外運必達”的條幅在風中呼嘯,一路執勤交警敬禮,一路暢行無阻。


返程後,按照規定,他需要14天隔離。“這麼多年,難得能停下來這麼長時間,就當休息了。”他自我安慰道。
讓同事沒想到的是,就在結束隔離不久,他又無懼無畏地擔起了二次馳援武漢的任務。“這次是先去武漢,再去黃岡。”粘傳城說了,沒有了上次的忐忑,只是到了離湖北地界最近的服務區,穿上防護服,全副武裝後,熱得滿身大汗。“還好我們全年在路上,一年四季的衣服都在車上備著。”他笑著慶幸道。

“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 馳援汶川,逆行武漢


青島貨車司機跨越千里硬核逆行: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馳援汶川逆行武漢!

劉志訓(中間穿白色防護服)運送援助物資到達武漢。

“空”,這是今年第一次去武漢時貨車司機劉志訓的第一感受。3月13日,電話採訪時,他前一天剛從武漢回來,正在隔離。


靜下來的時間裡,46歲的他想起了2008年馳援汶川的時候。“那是我貨車生涯裡最風光的時候。”劉志訓記得,當時他們中國外運一行十輛車,從濰坊濰柴集團運送100臺發電機組,幫助前方電力恢復。


“2300公里,一輛車上的兩個司機輪班開,‘歇身不歇馬’,用了兩天兩夜,就到了成都郊外。”懷著同樣的榮光,他選擇了這次逆行武漢。“回到咱青島的那一刻,在環灣路上,有咱市北交警幫助開路,回到場站,公司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和很多貨車司機一樣,劉志訓也是一直在路上。“前段時間,我出車,還去了上海,現在南方都開始滿城花了。”他記得,去武漢時,油菜花已經開了,滿眼的春意很是好看。

繞行百里 連夜免費搶修馳援貨車


青島貨車司機跨越千里硬核逆行: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馳援汶川逆行武漢!

中國外運華中有限公司的貨車司機潘波。 受訪者供圖

同樣臨危受命的還有潘波。2月4日,接到公司那通馳援黃岡的電話時,他剛剛結束一趟從崑山回來的活兒,回到了老家平度。“在家剛洗完澡,電話就來了。”短短几分鐘的通話,他答應了下來,“總得有人去呀。”這趟任務很急,因為是要運送一批從國外進口的口罩。


在新聞裡,潘波知道彼時的疫情很嚴峻,口罩已是緊缺的防護物資。掛斷電話,他輕描淡寫地跟妻子說了一句,“明天出車,去黃岡送救援物資。”次日凌晨,天還未亮,潘波就出發了。“這20萬口罩在連雲港,需要先去連雲港,到了連雲港的時候,差不多7點吧。”一系列進口的手續辦完後,中午時分,他開始向黃岡進發。


從19歲開始,潘波已經開了26年的貨車,幾乎跑遍了全國,還曾獲青島駕駛技能比武一等獎。與往常不同,這一路上,很難看到其他行駛的車輛。到下午5點鐘的時候,車子的方向盤突然猛地一震,然後聽到嗤嗤拉拉的聲音。潘波的心也跟著跳動起來。又過了一會,方向盤抖動地都有點抓不住了。這時候,距離最近的服務區——合肥地界的橋頭服務區,還有七八公里的距離。


停車後,按照公司機務的電話指示,檢查後,他估計是前輪軸承壞了。看著車上的救援物資,心急的他趕緊給車輛的豪沃重汽熱線打電話。

青島貨車司機跨越千里硬核逆行:那是我最“風光”的時候,馳援汶川逆行武漢!

連夜搶修馳援車輛。


當得知這是馳援湖北的貨車時,對方立即回應,五分鐘內安排維修人員免費前往。由於很多高速口已經封閉,當地的4位工作人員繞行百公里後趕了過來。擔心潘波沒有吃的,其中一位還特意給他帶來了煮雞蛋和方便麵。經過一夜搶修,終於在凌晨5點修好了車輛。當天中午,潘波趕到了黃岡,順利送到了貨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