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深圳市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结束后,笔者针对自己几名学生的英语完形填空题答题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作答最好的学生20题全对,另外几名学生分别错了8道、6道、4道、3道、2道不等。

分析调查结果后,笔者认为,静下心来想一想“学生为什么犯错”“命题老师为什么这么考”“后续如何提升能力”,十分必要。

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缘起

调查学生答题情况

完形填空题是一种跨越障碍的完“意”阅读,要求学生在读懂上下文的基础上进行填补语义的选择。据此,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来调查学生的答题情况,以了解他们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与把握。

问题一: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问题二: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这两个问题是基础性理解题,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前者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后进行概括的能力;后者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言外之意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领会

感悟作者写作意图

关于第一个问题,学生普遍能够轻松回答,基本上都能言说故事的梗概和发展脉络。

但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差异甚大,多数学生表示体会不到选文主旨,更难感知文章中蕴含的辩证思维,因而根本无法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中作者的观点是“放弃到底是对还是错,并不是一件黑白分明的事”。有的同学把写作目简单地理解成“主张放弃是正确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错选了49空和54空。

完形填空的设空有多种分类,例如主题词、情节词、情感词和逻辑词等,也可以基于句子、基于段落、基于语篇设空。而本文的49空和54空是属于基于整体语篇的命题,有较大的挑战性和区分度,如果学生无法准确把握主旨与写作目的,那答题就只能全靠运气了。

其实,就第二个问题笔者也尝试做过回答。带着一位“家有儿女”的年轻父亲的身份认同和代入感,笔者体会到了原文作者的双重写作意图:

第一,作者希望读者能辩证地看问题。坚持去做自己已经开始做的事情,确实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和自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已经开始的事情就一定是错的。

选文中用了“Quitting is never a black-and-white issue”一句来明确,并用自己女儿学习跳舞的例子来证明,具体说到“放弃自己不再感兴趣的跳舞,意味着女儿有了去培养、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的时间和精力”。我注意到故事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Yes, it is good to stick with an activity, but there is also value to walk away,这恰是作者辩证思考的最佳呈现。

第二,作者希望读者阅读后,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父母在培育自己的过程中所经历的重重矛盾、种种纠结和无数困难,希望读者与父母构建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的家庭氛围。

结合现实,笔者还认为它还关照到当下,受疫情影响,高三学子每天都在家里紧张备考,并无从回避父母叮嘱和唠叨的现实情况,意图以文章作者真实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共情能力。

本题的原文很长,命题者根据命题需要对文本进行了浓缩和改写。现来研究一下命题老师精心选择的考查点和使用的命题技法。

命题老师选择了“drag”这个动词,来呈现作者女儿对跳舞兴趣班的热情的消退,生动恰切,富有画面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还通过原词复现的方式考查了名词“advice”的动词“advise”,通过同义反复的方式考查了“skip”“ drop”“ quit”“ let go of” 和“exit”,通过反义对照的方式考查了“enthusiastic” 与“gradually fade” 的语义对比,drop the course与commit to it的语义对比。在熟词僻义的层面上考查了“question”“skip” “stress” “clear”“ exit” 等词汇。

命题老师还考查了学生对大量的主题语块的理解,比如“stick with /to” “after all” “in the interest of sb”“ what if”“ let go of”“ in one’s way” “be into sth.” “ be accustomed to” “meet one’s need”“ hold back”“ at any cost”“make sense”“make space for”等等。

思考

提升思辨与共情能力

完形填空的解题始于夯实词汇基础和识别命题人的命题技法,终于我们思辨能力和共情能力的提升。

一位学生说,她无法理解49空为什么选填“different but equally important qualities”, 她觉得应该是“more important qualities”, 可以看出她的思维认知依然停留在肯定一个就必须否定处于对立面的另外一个的线性层面上,而这恰是文章试图说服我们去避免的“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模式。

而对于前面提及的54空在“cross the barrier”还是“clear the barrier”之间的选择纠结,也是需要考生立足全篇主旨,即:作者的女儿通过这一次放弃到底是解决克服了问题还是只是避开了它?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通过阅读理解、与他人交流,观察、比较和思考,逐步深化自己的认知,从而在思维上不断从肤浅、刻板走向复合、深刻,在情感体验上更具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正如选文的作者一样,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能够理解、支持女儿的选择,并下定决心在未来继续支持女儿。细细琢磨,这种辩证思考与共情能力的培养,正是国家希望通过教育引导所要实现的效果。

基于此,应该感谢命题老师们的精心选题和后期辛苦的加工创作,是他们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阅读如此精彩美文的机会,也正是这样的美文启迪了莘莘学子的思考,充沛他们的情感,深化他们的认知,并促成思想的成熟与情感体验的深化。

最后,笔者想提示考生,完形填空的解题除了夯实词汇基础和加强答题策略的训练,还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与共情能力,实现对文本内涵和主旨的深入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正确率。

(本文写作得到了深圳市高中英语教研员王卫华老师的指导)

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唐邦顺,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中教一级,曾获“深圳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和深圳市高中英语学科高考模拟命题比赛一等奖。

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来源| “深学”APP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为什么你的英语完形填空会丢分?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