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消失”的開國功臣——呂澤

呂澤是秦末漢初的重要歷史人物,但在大部分人的歷史記憶裡,此人基本消失了。如果不是功臣表裡記載了大量的呂澤部下,人們可能真的把呂澤徹底遺忘了。呂澤是呂后的哥哥,是劉邦事業的重要合夥人,呂澤武裝是一支相對獨立的構成,在劉邦奪取天下的事業中戰功赫赫。就這樣一個重要人物,差點被歷史徹底掩埋了。至少呂澤之死悄無聲息且非常詭異,如果不是功臣表記錄了其子嗣的繼承情況,人們連呂澤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

西漢“消失”的開國功臣——呂澤


呂澤兄弟封侯時間為漢六年正月丙戌,比張良等人早二十天。其為侯三年,便由其子繼承,則呂澤死於漢八年(如果死於漢九年,為侯時間就是四年了)。呂太后本紀記其死為死事,死事即因公殉難。查了一下,此年只有對韓王信有作戰。而根據記錄,韓王信在反叛之初已經受到漢的重擊,應該不構成太大威脅。

西漢初年雖然有平城之敗,但那是劉邦率先頭部隊輕進的緣故,並非漢的實力不及匈奴。如果漢以呂澤掛帥平韓王信,本身就是牛刀殺雞,呂澤的能力應該高於韓王信,面對韓王信之餘燼,怎麼會戰死呢?難道後世低估了韓王信?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漢八年也沒有記錄到與韓王信的作戰,更不用說以呂澤掛帥了。呂澤死於與韓王信作戰本身就是推測,因為除此之外沒有戰事。會不會呂澤並非戰死,而是被謀害的。這個太匪夷所思了,但提出來作為疑問也不多餘。畢竟呂澤一死就發生了一系列政局變化,使得他那個死令人遐想無限。


西漢“消失”的開國功臣——呂澤


呂澤之死在正史中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但其死後的漢政局發生了嚴重的變化,不能說這些變化與呂澤之死沒有關係。如果有關係,呂澤之死問題就大了。主要是廢太子與陳豨之反。由於廢太子事件是緊接著呂澤之死進行的,呂澤之死就有點陰謀色彩。這樣的歷史好恐怖。會不會是為了廢除太子劉盈,才造成呂澤之死,以便為廢除太子掃清障礙。這樣的猜想令人毛骨悚然。


我們還可以大膽猜想一下,劉盈非劉邦血脈,因為劉盈的出生與劉邦的外逃不協調,根本沒有留下播種的機會。所以劉邦即使佔領彭城也沒有接近在咫尺的家人同樂,逃命時想把子女踢下車,到了安全地區還痛毆了幾次三番救助劉盈的夏侯嬰,凡此種種,令人生疑。

可以肯定,劉盈的繼承權是呂家利益最大化的象徵,是劉呂聯姻的重要保證。即使劉邦對其血緣有疑問有不爽,但還是要保證原有協議的延續,至少呂澤在世時是這樣。而呂澤一旦離開人世,頓時生出變故。那麼提出呂澤是不是單純的戰死,很奇怪嗎?


劉邦廢除太子受挫,將其最心愛的兒子如意安排為趙王,隨後就爆發了陳豨之反。會不會因為陳豨是呂氏故舊,劉邦擔心自己身後,陳豨不會全力保護如意,甚至會加害如意。所以逼反了陳豨。陳豨之反又引發一連串的反叛,韓信彭越是莫須有之反,黥布是真反。按說陳豨與劉邦很投緣,朝中又有呂澤這樣的強力照應,其反及被懷疑都是小概率事件。所以呂澤不明不白的死,造成了漢初政局的亂象。

西漢“消失”的開國功臣——呂澤



這樣一來,難免要追究呂澤是怎麼死的。這又會是怎樣一個無解的問題呢?


上述分析相當於替劉邦量身定做羅織謀害罪名,照此路徑,劉邦對呂澤之死似乎難逃干係,但其沒有作案的徵兆也很過硬。首先呂澤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集團,盤根錯節相當龐大,動呂澤一人,造成的震動,建政未久的漢未必能承受得起。劉邦有什麼定點精準清除的手段嗎,估計沒有。當時粗糙的技術手段,想完成如此精確的暗殺行動,難於登天。連作案手段都沒有,又如何作案。所以呂澤之死與劉邦無關。


既然劉邦沒有害死呂澤,那如何解釋後面一連串的政局變故呢。更可能是,呂澤之死純屬意外。劉邦本來對劉盈的血脈疑惑甚多,非常不爽,但也只能認命。沒有想到呂澤戰死了,一下子看到事情的轉機,所以緊接著就動手廢除太子。廢太子無果,就只有作罷。日後眾大臣滅諸呂,除了將呂氏一脈斬草除根外,還將呂澤的痕跡從史料中剔除。這大概就是後人基本上不知道呂澤的原因,也是呂澤之死沒有記錄的緣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