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軍艦帶的都是防空導彈,那麼不就沒有攻擊性了嗎?

sanhuangji


進入導彈時代之後,軍艦向多用途、全能型方向發展,像二戰那樣分工明確的命名方式在進入導彈時候軍艦之間的定義開始模糊。而現在的軍艦基本上全能型軍艦,防空、反艦、反潛基本上樣樣都會。所以現在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之間的定義基本上是模糊了的,它們之間的戰力大小隻能看噸位,而且全球會沒有統一的規定。但是不變的是從二戰航母成為海軍第一戰艦之後,其他軍艦的首要開始從大艦巨炮時代反艦方向轉到防空。


目前外界猜測中國055級上的導彈配置

雖然說今天的大部分軍艦都側向防空,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其他攻擊能力,相反他們不僅有而且威力還很強。只要是有攜帶直升機的軍艦那麼就擁有反潛能力,和艦首聲納基本上是標配的東西,和現在軍艦上的魚雷都是輕型的反潛魚雷,基本上就只專門用於反潛,所以軍艦水下的潛艇具有很強的攻擊能力。


除了防空、反潛以外人們可能更看重的是反艦能力,先不說那些人斃敵於千里之外的反艦導彈,光是艦艏那一門主炮就擁有很強的反艦能力,只要進入合適的交戰距離,按照現在艦炮的射速基本上可以用“洗甲板”這個詞來形容,而現在的軍艦已經完全放棄裝甲防護,艦體平均厚度都在30毫米左右,對於一些上層建築可能連12.7毫米口徑的重機槍都能隨便擊穿,更不用說76口徑、127/130口徑的艦炮,不過由於沒有裝甲保護,估計這些艦炮使用的普遍都是高爆彈,一炸一大片的那種,畢竟沒有裝甲防護用穿甲彈還怕直接洞穿了呢。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當然有攻擊性啦。現代大型水面艦艇除了防空導彈一般還會裝備巡航導彈,射程較短的艦地導彈、艦空導彈、魚雷、反艦導彈,甚至艦首口徑不足150mm的速射主炮都是進攻型武器。

當然防空導彈目前的確不能當做進攻型武器,不過通用導彈的概念也不是現在才有的。艦空導彈有做過打擊水面艦艇的實驗,想把防空導彈當做地(艦)對空(地)導彈也是目前正在整合的目標。

防空導彈,艦對空,對艦(地)射程差不多,因為艦艇容納體積有限,所以未來通用導彈會是導彈更新主方向。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彈頭裝藥量不能影響導彈射程、精度,甚至不增體積的前提下開發出通用的導彈。裝藥量大的多用於打擊地面目標,小的打擊空中目標,既要保持小裝藥量又要保證高毀傷這就很難辦了。打擊艦船好說,穿甲戰鬥部延時引爆。打擊地面目標毀傷效果就對不起導彈的名聲了。一般裝藥量會影響導彈的射程,而水面艦艇攜帶的導彈不可能用體積很大來彌補射程不高問題,艦艇也要看是多大的艦艇。一般來說艦艇上有不同類型的導彈,但是幾乎沒有縮小了或者增大了體積的同型導彈,巡航導彈射程足夠,隱蔽性也很好。這個一定會保留,不作為通用導彈改進指標。

巡航導彈的射程很高,是水面艦艇射程最遠的武器,最大射程大多超過2000公里。如圖戰斧巡航導彈能夠與F-14伴飛。

通用導彈必須滿足多種需求才能一彈多用,理論上反艦導彈的射程、艦空導彈射程與防空導彈射程之內保證足夠的毀傷,這樣就能稱之為通用導彈了。因為上述作戰武器的射程非常接近,發射方式也差不多,這樣整合不僅能夠減少後勤壓力,提高作戰效率,還豐富武器科技樹完善武器該有的屬性。例如:戰爭來臨,一國有通用導彈,另一方有多種不同的導彈,那麼第一個國家雖然只有1000枚導彈,但是相當於擁有了1000枚防空導彈,或者1000枚對空、對地、對海導彈,擁有極高的武器通用優勢,而第二個國家某種導彈射玩那麼作戰方式也會改變,這種改變就相當於喪失優勢了。

護衛艦等水面艦艇是需要大量的防空導彈保護自己,和其他己方艦艇,但進攻武器也是不少的。

現代艦艇即便沒有導彈,僅靠主炮超過十公里的射程也能對海岸進行炮擊,對於沒有岸防的國家來說也是碾壓一般的優勢。此外面對一般艦艇,艦艇上的主炮都有能力摧毀,只不過導彈橫行,一般在主炮射程之外用導彈就決定勝負了。雙方主炮不可能有“打招呼”的機會。


客矢解


自航母確立海上對抗的核心地位以來,從空中對水面艦艇實施打擊成為最有效的方式,防空確實是目前海上對抗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這裡的“防空”不單是是針對飛機,還包括反艦導彈、巡航導彈、無人飛行器等其他各種從空中來襲的目標。因此,目前各主要海軍強國的主戰艦艇上防空系統佔據了最重要的部分,但並不是說喪失了攻擊手段,反艦導彈、巡航導彈、艦炮等攻擊武器仍然裝備,只不過所佔的空間和重要度方面比不上防空系統而已,此外,與各國海軍發展狀況和作戰定位也有關係。

美國“阿利伯克”驅逐艦發射“標準”防空導彈


美國航母是其海軍主要攻擊手段,其他艦艇功能也圍繞航母配置


以美國海軍為例,其海軍規模、技術水平都是首屈一指,海上作戰經驗也是其他國家無法相比的。其目標裝備的主戰水面艦艇包括11艘大型核動力航母、20餘艘“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60餘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16艘瀕海戰鬥艦等,其中,航母及其艦載機是最主要的攻擊手段,其他水面艦艇主要圍繞航母護航配置。因此,美國海軍的“提康德羅加”巡洋艦和“阿利伯克”驅逐艦上裝備了性能強大的“宙斯盾”系統和數量龐大的防空系統,如“提康德羅加”122垂髮、“阿利伯克”96垂髮中絕大部分都是防空導彈,不過也保留了2座4聯裝“魚叉”反艦導彈、垂髮中也裝備一定量的“戰斧”巡航導彈。
美國主戰艦體圖示

“提康德羅加”宙斯盾巡洋艦“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


我國海軍目前航母方面還處於起步階段,因此裝備的水面艦艇不僅要具有較強的防空能力,還需要執行對海攻擊能力,因此,主戰艦艇普遍裝備一定數量的反艦導彈,如較早時期的051B、052B驅逐艦,防空配置一般,但均裝備了16枚“鷹擊-83”反艦導彈;近期的052C驅逐艦,裝備48枚防空導彈的同時,還裝備8枚C-602遠程反艦導彈,052D驅逐艦裝備64具垂髮系統,其中16具用於發射鷹擊-18超音速反艦導彈;055驅逐艦裝備112具垂髮,也兼容防空、反艦雙重功能。
我國早期“江湖級”護衛艦,基本沒有防空能力

051B改裝後裝備了16枚鷹擊-12重型反艦導彈
我國主力驅逐艦:02C、052D、055

軍保有很強的對海攻擊能力

艦艇的武器配置與其作戰定位有著密切關係,對於近海防禦型海軍來說,一般都會在空軍掩護和岸基防空部隊支持下開展任務,對艦艇自身防空能力要求低、反艦能力強大;而對海軍來說,必須依靠艦艇自身的防空能力對抗敵方空中打擊,艦艇防空要求高,因此在武器配置上會向防空傾斜,注重艦艇防空能力也可以看作是海軍向遠洋發展的標誌。個人認為不論何時艦艇是不會放棄自身攻擊能力,美國海軍研發LRASM遠程反艦導彈就是典型的代表。
美國LRASM遠程反艦導彈


不論水面艦艇如何發展,攻擊肯定是必備能力之一!


威吶解析


防空驅逐艦確實是擔任防空任務為主,一般的防空驅逐艦都是護衛在航母周圍,雖然也有對路對海導彈但是攻擊的任務還是需要艦載機完成,飛機半徑幾百到一千公里在加上彈道的射程肯定比軍艦上發射打的遠,對路支援飛機攜帶的炸彈和火箭彈也肯定比導彈一次攜帶的多,這種作戰模式是黴菌經過海灣戰爭的檢驗的,所以現在像毛熊那種帶著大個導彈在海上漂的大型巡洋艦 基本上沒有到黴菌航母編隊的外圍就已經被航母飛機攔截了


小賤君148643527


其實並不是呢,都有反艦導彈啊,有些是單獨置放的發射箱,有些是整合到垂髮單元的。而且很多區域防空導彈也可以用來攻擊小型艦艇。


貓大36935067


顯然不是一種啊,防空、反艦、反潛、對陸都有。


chocolateT


我從未聽說只帶防空導彈的軍艦,防空反艦對潛導彈俱全,還有艦炮,怎麼說沒有攻擊性?


靈山大胖子


美國伯克級標準系列防空導彈有對艦攻擊模式,雖然威力不大但射程遠還速度超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