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每隔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好像都會變著法子地粉墨登場。

最近,在網上出現了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當今富可敵國的三位巨頭沒有畢業於‘211工程’、‘985工程’大學?”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不管處於哪個時期,總有人鼓吹讀書無用、學歷無用的言論。從李嘉誠沒有上過大學到比爾蓋茨輟學創業,再到如今的三巨頭不是985、211大學畢業。


很多人偏執地篤定不去一個好大學也可以成功,也可以發家致富,走上人生巔峰,但從概率上來說,當然還是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更容易成功。

前段時間,華為曝出了一份總裁辦的電子郵件截圖:

8位應屆畢業生,最高年薪給到了201萬,最低年薪也有89.6萬。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據瞭解,這截圖的真實性也得到了華為的證實,

並且還查到這8位應屆生,全都清一色的名校博士學歷: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這無疑給那些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一個“真香”的耳光,高材生=高「財」生。

鼓吹“讀書無用論”不是蠢,就是庸俗。


“如今學歷根本沒有用,寒窗苦讀十幾年,混了個本科,

結果還不如那些初中輟學、跟著父母做生意的同學,已要房有房,要車幾輛了。”

“大學生一抓一大把,好多還都找不到工作呢,上大學有啥用?”

這些話,還有人愚昧地相信?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2017年,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發佈報告顯示:

學歷和收入幾乎成正比關係,學歷越高,收入越高。

還相信“讀書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再給你看一張照片,它也能側面印證這一觀點。

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火遍全網的“烏鎮飯桌風雲”,那些業界大佬,無一例外都是名校畢業。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那又有人說了:

"學歷也沒什麼嘛,關鍵靠個人,也不是所有名牌大學出身的全都混得好啊"

"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

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清楚沒有好學歷的劣勢。

就拿單位的工資標準來說,大專和本科的底薪起點就是不一樣的,

在單位工作,想要升職加薪,必須提高自己的學歷,提升自己的層次。

不管是全日制還是成人學歷,都是一種學歷證明。

在後期的工作和學習中,對於提升職業技能、工作崗位等都是一大利器,

所以,在職業生涯中,學歷就是一塊“敲門磚”,可助你一臂之力,需儘早打算!


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有個4萬多點讚的回答,使我印象深切。

2013年,答主@李曉冰在廣州天河富士康,給手機裝天線,相比之前待過的小工廠,大工廠的一切都讓她很知足。大廠穩定不拖欠工資、會給買保險、車間乾淨、穿戴靜電衣帽。每天上班都能保證一身整潔乾淨,最讓她感動的是宿舍24小時提供冷暖氣和熱水。

她在休息時候,自學了office基礎操作、裝電腦系統,背了兩百多則《論語》,文筆也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她進入文學圈,在網上認識了一個考研考上了985名校的中文系男生。一個富士康工人,一箇中文系男大學生,卻出奇地投機,很聊的來。

然而她漸漸體會到了學歷帶來的人生差距:他畢業以後,可以去出版社、雜誌當編輯,一輩子都跟文字打交道。而她沒有學歷,連實習編輯的崗位都輪不到她。


於是她做了一個所有家人都反對的決定:從0開始,參加自學考試,最後拿到了本科學歷。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她後來找了一份新媒體的工作,不用再回到富士康日復一日地對著機器做重複機械的工作。

如果當年她沒有做這個決定,就乖乖走上了家裡人給她安排的路,跟鄰村的小夥相親結婚,然後回到富士康一起打工,一世知足安穩。

不能說不是幸福的人生,只是有些遺憾。她永遠也不會知道另一個世界、另一種人生的精彩和開闊。像一隻井底之蛙一樣,以為世界上只頭上這一方天空。最怕你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

如今社會總是給我們一種錯覺:我們有很多選擇。然而事實是,我們大部分人其實沒得選。

實現夢想的道路有很多,讀書學習不是唯一的路,但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直到今天仍是最公平最好走的一條路。不然除了努力讀書,我們能拿什麼和別人拼?

用作家龍應臺的話結尾: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她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學歷無用論”這個大謊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