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有人說是養老防兒,你怎麼看?

品多多VV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出現這種現象,是一個社會問題,是由社會政策因素導致的。

因為我國80年代開始的高強度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了不少獨生子女家庭,這些80後90後獨生子女們現在都到了成家立業的年齡了,而自己的父母也大都退休或即將進入退休年齡,他們不僅要承擔養老重任,而且還要撫養自己的小孩,又要忙自己的事業,而且還要承擔購房、醫療、教育等方面的巨大開支,這對80後90後確實能以承受。

面對這樣的窘境,不少家庭為了小孩生活壓力小一些,不得已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拿出來給小孩們補貼家用,或買房,或小孩學費,或其他費用,使得父母親的養老儲備出現了空虛,使得人們產生了一種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老防兒的社會性問題,這個問題也的確是個大問題,各級政府部門應想辦法解決這種不利趨勢,在社會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尤其是要控制房價等過快的上漲,既消除老年人的後顧之憂,也讓年輕人的生活壓力減輕,負擔減少,確保他們安心工作,快樂地生活。


開偉觀察


在農村一直都有著養兒防老的說法,為什麼農民一直都是重田輕女,不僅是為了傳宗接代,更是農民怕沒人養老的。畢竟以前女兒都是嫁出去就如潑出去的水,有了自己的家庭後都不會為你養老了。有人說農村從前是“養兒防老”,可現在卻是“養老防兒”,這是為什麼?可以說正是這樣一種觀念,農民在以前都是想生個兒子幫養老,畢竟兒子才會跟你一直生活下去的,女兒就不一定了。當然隨著現在時代的進步,養老觀念也是發生改變了,如今就算在農村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如今不管是生男生女都是兩邊的老人都要一起養老了,可以說現在不用養兒防老了。

不過現在就又出現了一個說法,那就是養老防兒,其實說的就是現在一些年輕人不思上進,只想在家養老,可以說不僅不能夠靠兒子養老,更是會將自己辛苦打拼出來的養老金都敗完了,真的想安心養老,那就得防著兒子啃老的。這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了,當然更多的不是年輕人不思進取,更多還是壓力實在太大了。如今都是要養兩對父母,還要養老婆跟孩子,可以說一個男人要養7張嘴的,這壓力可想而知。很多時候遇到了困難那隻能夠問家裡的父母幫忙,所以現在就會出現很多老人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了,卻還是要繼續工作,不僅要幫兒子帶小孩,還要出去外面工作賺錢補貼家用。

如果有積蓄的話更是要不斷拿出養老的錢來幫忙兒子的,這就成為現在的養老防兒的說法了,生生將自己的養老金被兒子慢慢都花完了。總之,不管是以前的養兒防老還是現在的養老防兒,養老還是一件難事,解決了以前的老問題,現在新問題又出現了。


沐沐影視娛樂情感分享


養老防兒,其實兒子也很無奈。

60,70後年代孩子較多,本身家庭都不富裕,對生活和各方面的基礎設施都要求不那麼嚴格,隨著改革開放和計劃生育在80年代中期開始施行,帶來了經濟發展的同時,家庭生活由以前的解決溫飽演變為追求精緻生活。計劃生育也對8090後兩代人進行了瘋狂的生育鎮壓,直接的結果就是現在的社會中堅力量變得壓力異常巨大。

壓力不僅來自社會工作壓力,更來自於家庭中的責任。

如: 89後,現年30歲,夫婦兩人都為獨生子女,對上承擔贍養4位老人,對下孩子教育,另外加上房貸車貸,兩個社會中年人即便是在優秀也無力承擔這麼大的生活壓力。這個時候中國的傳統家庭文化就體現出來了,父母都看不得自己孩子承受巨大壓力,所以就會傾囊相助,父母也就會把自己養老錢或者退休工資拿出來以解決孩子面臨的壓力。

所以就應準了題主的標題,以前是養兒防老,現在是養老防兒。


保險知識傳播者


養兒防老與養老防兒,我都不認同。養兒防老認識很偏頗,養老防兒做法很偏激。到我們亟待正本清源、深刻反思的時候了。



一、養兒防老傳統,由來已久,根深蒂固,有其歷史必然性

人類社會從古代到現代,經歷了生產能力低下、自然環境惡劣、需要家族聚群而居、共同謀求生存延續的漫長過程。在此過程中,不斷生育,撫養幼兒,造就生生不息的勞動力,贍養失去勞動能力的老人,就成為敬老愛幼這一人類文明。

在傳統生活中,養育兒孫,是每一個做父母所擔負著的傳宗接代、保證子孫繁衍不息神聖使命;由兒孫養老,履行反哺孝道,也就成為做兒子的天然責任。在這種數千年農耕社會固定成俗的文化觀、道德觀薰陶和規束下,一個人的存在,在社會上的榮辱進退、富貴貧窮,都很難與其背後的家庭、家族分離開來。

在鄉土農耕環境、家族聚居生活背景下,熟人社會強大的鄉鄰輿論、道德評價,無疑就是左右著大眾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那時的人們,用不著思考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用不著思考養兒防老是不是對子孫一代的道德綁架,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合理、天經地義。



二、中國式父母是最無私奉獻的父母,甘願為子女當牛做馬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父母,能比中國父母為子女做出的犧牲再大的了。

無論在城市、在鄉村,一個個中國父母,忍受著育兒的含辛茹苦,撫養著子女長大成人,寧願自己過著幾十年如一日的貧困生活,也要為孩子攢錢上學、購房、婚娶。 父母們的艱辛付出,是無私的,一切為了子女,為了子女的一切,是他們一生奮鬥的目標。他們信奉的是,只要兒女好,就一切都好。在此過程中,他們完全忘卻了自己的存在,也根本顧及不了算計自己將來如何養老。而當子女都成家立業了,子女也都有子女了,他們才驀然驚醒,自己老了。

為子女奉獻出一切,是中國式父母的天性。他們養育子女,潛意識中單純為了養老的成分並不大。面對億萬這樣的父母,誰又能說他們不該養兒防老呢,誰又忍心說養兒防老是道德綁架、責任綁架呢。況且,他們甘傾心血、無私奉獻數十年,對物質要求並不高,無非就是親情依賴,無非就是需要親情關照。



三、傳統養老觀念,面臨當代社會多元生活形態及價值觀衝擊

而今,我們邁進了一個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時代,由農業社會快速步入工業社會,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條件、生活方式、家庭形態、創造財富環境等,都發生了鉅變。隨之而來的,是個人意識的覺醒、人生價值觀及道德觀的嬗變。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比如養老扶幼,是很有堅守價值的。事實上,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在默默踐行弘揚著這一傳統。更多的年輕人,懷著感恩之心,在盡心盡力的照顧著年邁父母,努力用各種方式,讓父母晚年生活的快樂幸福。

但在這就業競爭日愈激烈的社會現實中,有些年輕人,生存壓力很大,日子過得並不怎麼好,再有養育下一代子女的沉重負擔,贍養老年父母力不從心;有些年輕人,工作生活在國外、國內大中城市,因住房侷促,或因工作繁忙,也無能力陪伴照料年老的父母。父母也只能為了不成為子女負擔,孤老的度過晚年。

因此,在今後完全靠養兒防老,可能是許多老年人很難實現的美好願景。



四、養老防兒,未免偏激,養老再養兒,是啃老家庭真實寫照

養老為何要防兒?有現實的不得己原因。對於子女啃老,我見過許多這樣的家庭,父母同子女共同生活在一起,父母工資收入高,子女收入微薄、入不敷出,主要靠父母的工資或退休養老金維持家庭開支。

有能力被子女依賴,啃老家庭裡的絕大部分父母,是沒有任何怨言的,他們不忍子女在生活中受苦受困,一家人總要往前過,做父母的無非自己繼續過著簡樸的生活罷了,只要家庭能安安穩穩的過得下去,別無他求。

但也有自己退休養老金不多,沒有多少積累存款的老年人,子女再有遊手好閒、不務正業的不良習慣,大吃大喝、不考慮收入水平而高消費,這就造成老年人的養老憂慮,感覺難以指望子女養老,不能再讓子女無底洞般的消耗,就不得不有防備心理。

但養老防兒況畢竟是極個別現象,現在的年輕人幾乎都很積極向上,面對生活困頓和挫折,發幾句牢騷、罵幾句娘,該拼還是努力去拼,為了讓自己、讓父母及子女過上更好點的生活。



因此,老年父母們,不能完全依賴養兒防老;非特殊情況,也大可不必養老防兒。社會在發展,可供選擇的養老方式也多種多樣。順其自然,不偏執於一端,盡力過好我們夕陽黃昏的生活吧。


太陽昇Sun


謝謝!自古我們中華民族流傳下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的傳統美德,養兒一是為了繁衍後代,二是為了防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經濟來源也增加起來,所以多數人到老已經有了一些積蓄,兒子成家立業後,不但沒有什麼負擔,而且還有很多吃父母的老本,有些人認為是養老防兒了。

人常說“窮人的孩子早成家”,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當今這個大好時代,從小又嬌生慣養,有點飢餓就忍不住,艱苦生活又受不得苦,所以就坐著啃父母的老本。

因此,我們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愛勞動和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使他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的人才。


平凡的我pfdw


養老防兒,這個詞只是表達了當代社會的一種現象,但不是全部。養老之所以要防兒,說明父母教育沒到位,一直以來只會滿足於孩子,讓孩子覺得取之父母理所當然,讓孩子好吃懶做自私不孝。當今社會,年輕人壓力是大,不過只要自己有一個好的價值觀,積極創造,艱苦奮鬥,也是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的,還是有那麼多年輕人還是能夠白手起家,照顧父母不依賴父母,中國人的思想大多還是養兒防老,說明在養兒能防老有它的普遍性,之所以會出現養老防兒,主要問題在教育上,是否父母出現過度給予


丹丹的生活記事


這種解釋是非常偏面的。

你所說的獨生子女們目前所面對的名種問題,我認為是每個時代,每個人在這個年齡段應面對的共性問題。沒什麼特殊性。

但下列幾種情況可優越於其他同令人。一是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現在一般已退休或將近退休,這個年齡正是幫子女帶孩子做家務的最佳年齡。足以幫子女渡過人生最忙祿的時期。二是小父妻均為獨生子女的話,未來她們所要繼承兩家的家產,就房產而言,一般在二套房以上,所以他們不應為以後的住房擔心。三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是最後一代最孝順的子女也是最後一代最有責任心的父母,上對得起父母下對得起子孫。有相當一部分為孫子都準備好了住房和大學學費。四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很有自強能力,絕大多數人只要能自理,在生活上是可以自立更生的。

總之現在獨生子是啃老的一代,是沒有責任心的一代,也是不孝順的一代。所以養兒防兒的觀點是正確的


用戶1142653860575


綿延子孫,長久以來已成為人類耐以傳承延續的方式,對於撫育後代功用,每個國度的認識都是很不一樣的,作為我們國家而言,養兒防老卻長期成為很多家庭最樸素的現實需求,確實,在我國的具體國情下,贍養父母,已成為許多國人踐行傳統美德的重要表現,尤其父母年邁,病魔纏身,有的生活甚至不能自理,這個時候養兒防老這個概念就更加深入人心,畢竟光有錢的付出已經不能達到贍養父母的目的,父母需要照顧,需要陪伴,需要給他們收拾身體衛生,這是保姆不可能完全做得好的,因此就眼前的情況來看,養兒防老還是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


神農小小草


中國失業青年多,啃老族自然多。我附近就有幾個年輕人長期不工作,宅家啃老。今後這類老人養老絕對是大問題。


寒刃4


養人成仇今特別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