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美國離成為第二名還要多久?會不會(何時)第一?

龐者清


看了美國今日確診數據是26747人,一日新增病例5121人,十日來數據連續遞增中。我判定要不了多久他就會超過意大利成為全球第二,甚至於將來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基於以下幾點分析:

1 美國政府高層為了政治和經濟利益需求,汙名化病毒不惜讓中國背鍋,以此來轉嫁民眾的憤怒和注意力,推卸責任來掩蓋政府對防疫的不作為。他們放鬆了對疫情的管控,導致疫情不斷惡化直至全面爆發,甚至有蔓延開來和失控的狀態。對自己國家的民眾沒有悲憫之心,有美專家提出:減少對普通民眾的檢測,讓他們在家自行隔離,重點保護精英人群。他們的醫療系統雖然發達但只是為有錢人服務的。總統特朗普甚至只關心他的酒店生意是否受到了影響。如此漠視生命,把資本主義的特質展現得淋漓盡致!局勢會能好到哪裡去?

2 美國總人口有3.26多億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相比較基數為6百多萬人口的意大利來說,多了5倍的差異。意大利雖然佛系抗疫,但卻是除了中國外最認真最積極努力抗疫的國家。反觀美國高層的態度,放任自流成共識。兩相比較,高下立見。

因此我個人認為,美國如此態度抗疫,變成全球第一,只是個時間問題。





依然在意大利


新冠肺炎的疫情從在國外大面積增長以後,現在已經呈爆發式的增長了,尤其是意大利,這幾天每天以5000人以上的數據開始爆發性的增長,現在國外的全部確診病例有196545人,而歐洲站絕大部分,但是這幾天美國的數據開始突然追上來,應該是馬雲捐給美國的50萬個新冠肺炎監測試劑起到了作用,其實美國未必不嚴重,只是一直以不嚴重,沒有充足的監測試劑盒一直沒有大面積的做檢測,但是現在疫情逐漸嚴重起來,並且呈大爆發的趨勢,以及沒有了不檢測的理由,還迫於各地政府以及媒體的壓力,這才小試牛刀,數據就已經排在除我國以外的第五名,而距離第二三四名相差也就是一千多的數據。

不過從美國目前的增長形勢來看,也就明天公佈的數據差不多就能排在第二名了,畢竟這二三四名,每天增長的在3000左右,而美國這兩天以2000多,5000多的數據開始遞增,所以目測在短時間內追趕意大利,也不是多難的事情。在此只想對特總統說一句:乾的漂亮!不過最糟糕的還是普通的民眾了。畢竟在疫情防控最關鍵的時期,只要政府有作為,民眾才會把這件事當回事,而直到現在他們的總統還在忙著“撕逼”!


美國的疫情如果真的能把數據都如實報上來,恐怕要比我們國內嚴重的多,並且死亡人數也不會在少數,先不說醫療體系崩潰的事情,就單純的檢測也是最近才宣告免費的,而治療上來說還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樣?就一件事,耽誤了很多治療的人,也讓疫情更加嚴重,哎,沒有什麼能幫上的,美國,加油吧~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這次疫情之後將加快美國的衰落,根據GDP總量算,中國去年GDP總量是12萬億美元,而美國是18萬億,日本第三是4萬億

所以差距還不小。

按照正常速度來看可能還需要18年左右,但現在疫情美國受影響更大。

因此保守估計3到5年!



燃舞者


一個地區的疫情變化,跟國家領導人的重視程度有直接關係。坦率的講,美國領導人對待疫情的態度是以政治為出發點,而不是以百姓生死為出發點,為了總統大選,忙於甩鍋,耽誤了疫情的準備,也給本國國民造成了疫情不可怕的心理暗示,近幾日確診病歷直線上升,確診數超過意大利,甚至第一是遲早的事。以美國nba為例,8個隊120球員,居然14人確診,確診比例超過了10%,我國武漢疫情嚴重才千分之五,雖然這個樣本不具代表性,但從側面反映出美國當前疫情的嚴重性。


樹上雨哥


中新網3月22日電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顯示,截至當地時間21日13時,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超過2萬例,死亡278例。三天之內,全美確診病例從1萬例增至2萬例。而更有研究分析,美國疫情的峰值最早可能要到5月份才能到來。





 美國確診病例數破兩萬

48小時內確診數據翻番

確診22043,死亡278,這是截至美東時間3月21日13時,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更新的美國最新疫情數據。

從最近一週的數據發展來看,疫情無疑已在美國呈暴發之勢。

當地時間3月13日,在美國確診首例新冠肺炎病例52天后,特朗普宣佈“國家緊急狀態”。這被外界視為美國在國家層面正視疫情、加強防控的開始。

當天,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為1701例。5天之後的18日,這一數字逼近1萬。

當地時間18日22時,美國確診病例達9077例。而到20日18時30分,美國確診病例已超1.8萬例。不到48個小時,確診病例數翻番。

數字飆升的背後,美國疫情快速蔓延的趨勢更令人擔憂。

《紐約時報》20日報道,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數學模型對美國疫情發展進行了預測。研究顯示,目前美國疫情僅處於起步階段,峰值最早也要到5月份才能到來。

研究稱,如果“完全不加控制”,峰值日新增病例可達到50萬;如果採取部分控制措施,峰值日新增也將接近30萬;如果採取最嚴的控制措施,則能有效平滑感染人數的增長曲線,但這些措施必須在全國範圍內馬上施行。

當地時間3月18日,美國紐約州拿騷縣的一處醫療中心戶外停車場正在進行免下車新冠病毒檢測,醫務人員工作交流。目前,紐約州有部分地點推行免下車新冠病毒檢測,該測試需要通過預約評估方可到現場檢測。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

準備就緒,還是措手不及?

美國防控舉措的“被動升級”

“新冠病毒會奇蹟般地消失”“新冠病毒是民主黨的新騙局”“不管發生什麼,我們都做好了準備”……

2月底,特朗普在公開講話中這樣判斷美國的疫情。然而,事實證明,當時的特朗普顯然過於樂觀,他所領導的美國似乎也沒有做好應對疫情的準備。

3月以來,無論是讓巴菲特都“活久見”金融市場持續動盪,還是超市裡連衛生紙都買斷貨的搶購大軍,美國社會的恐慌情緒越來越濃。

疫情蔓延、民眾恐慌,政府方面的疫情防控舉措也在被動中不斷加碼。

從出臺“15天抗疫指引”建議避免10人以上聚會,到多州宣佈“居家令”;從暫停同歐洲多國旅行往來,到暫停在全球所有常規簽證服務,“暫停”漸漸成為美國政令中的關鍵詞。

最新的動作是,3月21日,美國正式關閉南北邊境,除貿易往來外,與加拿大、墨西哥接壤的邊境限制人員流動。

當前,美國過半數的州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逾五分之一美國人因“居家令”而要隔離在家。但輿論認為,從上到下,美國的防控舉措原本可以更早些、更快些。

美國《華盛頓郵報》日前以“總統先生,請把我們關起來”為題發表評論文章,表達對美國政府防控不力的不滿。

文章指出,疫情期間,各州政府積極採取“自救”措施,嚴格控制學校、公共交通等公眾聚集;與之相反的是,美國聯邦政府卻反應遲緩。

就在20日,特朗普還表示,他不認為發佈全美範圍的“居家令”有必要,因為一些地區疫情並不嚴重。

圖為美國紐約市皇后區一間關閉中的公立學校。



“震中”紐約告急

州長、市長輪番求援

防控措手不及,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即便是在全世界最發達的美國,物資也在“告急”。

情況最嚴重的是紐約州。在當前全美確診病例中,紐約州病例佔40%以上。20日,特朗普宣佈紐約州出現“重大災難”,命令聯邦政府支援該州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美媒稱,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因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宣佈重大災區。

紐約州的情況有多急迫?州長科莫在20日直接對外界宣稱,任何商業公司有條件生產口罩、手套等相關醫學防護用品,州政府都將出高價購買。

紐約市長白思豪不僅將紐約稱作美國疫情的“震中”,更是列出了一長串急需物資清單:到4月初,紐約市將需要300萬個N95口罩、5000萬個外科口罩、1.5萬個呼吸器,以及2500萬件手術服、工作服、手套和口罩。

不僅紐約,疫情面前,全美的醫用物資都存巨大缺口。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3月初曾表示,美國的國家藥品和醫療用品緊急儲備只有大約1200萬個N95口罩和3000萬個外科口罩,僅佔發生大流行情況下所需口罩數量的1.2%。

為應對物資告急,自稱“戰時總統”的特朗普在3月18日稱,會立即啟動“國防生產法”。

當地時間3月17日,美國舊金山灣區聖馬特奧縣一家超市的多種商品供不應求。中新社記者 劉關關 攝

 檢測成為輿論“靶心”

潛在感染者到底還有多少?

相較於物資,對於蔓延的疫情來說,更大的危險來自檢測方面的嚴重失衡。

連日來,美國一些政界名人和社會名流優先檢測,甚至沒病、沒症狀也做檢測的現象被輿論詬病。因為檢測資源不足,這種“富人優先”在美國社會引發巨大爭議,以致於特朗普在面對媒體的逼問時回應道: “也許這就是人生。”

其實,從疫情起始至今,美國落後的檢測能力、嚴苛的檢測標準,一直被輿論指為疫情蔓延的一大主因。

美國疾控中心(CDC)數據顯示,在1月和2月中旬前,幾乎只有該中心的實驗室擁有檢測資格,平均每日檢測樣本數不超過100份。

在經歷了冗長耗時的審查程序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終於在2月29日批准CDC以外的機構和實驗室進行檢測。

大規模檢測開始後,美國的疫情曲線急速攀高。

以紐約州為例,該州確診人數激增的原因除人員流動頻繁外,也與其提高檢測能力有關。州長科莫20日表示,紐約州在過去兩週大幅加強新冠病毒檢測能力。僅19日一天,紐約州就完成了10000次檢測。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由於有很多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病毒攜帶者,美國未檢測到的病例數可能是目前確診數字的11倍,這也反映出目前美國的檢測能力還很滯後。

“如果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廣泛檢測,控制疫情原本會更容易些。”《紐約時報》此前評論,“錯過了一系列機會,讓美國各地的官員們只能摸黑工作,眼看著病例呈指數級增長”。(完)


北漂小宋


美國曾經樂觀地認為新冠病毒是“亞洲的事情”,福克斯新聞臺主持人大言不慚“中國要為新冠病毒道歉”;美國個別政客、媒體此時卻大肆“甩鍋”,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散播“中國製造有毒”的謠言,甚至拋出所謂“中國賠償論”,藉此煽動歧視仇外和種族主義,轉移輿論關注焦點,為其應對不力推諉塞責。

但目前美國的感染人數激增,焦慮感增強。現在終於認慫了,表示要全力以赴,處理新冠病毒。目前,美國已經有4個州先後發佈了“居家隔離令”,影響到7500萬人,即美國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此外,美國國務院宣佈暫停所有常規簽證服務,暫停常規護照服務,並稱僅為“生死攸關”的人提供服務。

按照比例,中國確診人數8.1萬,14億人口;美國有3.2億人口,美國21日確診病例超過1.9萬,那麼在比例上確診病例已經和中國基本差不多了,但不要忘了,中國的抗疫已快結束,而美國的峰值還沒到來,一覺醒來,這個數據還會發生變化。

當然,若按比例計算確診人數的話,意大利是佔頭名了,而且病亡人數超過中國是全球最多的。老齡化嚴重是意大利高病亡率的主要原因。意大利是全球第二大老齡化國家,此次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87%為年齡70歲以上老人。此外,意大利醫療系統也面臨極大壓力。實際上意大利在確診病患200多例的時候就進行了封城,結果由於執行力度不足,還是沒控制住。現在全面失控,截至21日確診病例直逼5萬,死亡4032例,24小時新增確診病例5986例,新增死亡627例。

西班牙新冠肺炎確診人數上升至20410人,死亡病例達1041例。目前,西班牙確診病例人數已經超過伊朗(累計確診19644例),成為全球確診病例人數第三多的國家。

實際上3月13日美國宣佈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了,當時病例已經超過2000例。當天美國真正做出了一些有意義的反應,主要是免費測試,免費治療,增加帶薪病假,但是在收、治、隔離上的力度依然不夠。按照下圖指數增長的趨勢預測,3月25日就會破5萬。

這麼看,美國確診人數很快超過中國也大概沒什麼懸念。美國《政治報》網站刊文稱,美國政府的處置不當加劇了疫情危機。新冠病毒看起來很可能會把川普所有的“功業”都清零。

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擴大,在世界上被視為“一強”的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也在升高。10天內股市4次熔斷就很能說明問題,投資者越來越擔憂經濟衰退的風險或許超出預期。實際上,民間金融機構也開始悲觀看待美國經濟前景。

意外中有必然,因為人類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彼此的爭鬥,而是那些來自大自然的疾病、災禍和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人類的命運緊密相連,全球化時代的疫情需要全球合作應對,狹隘的民族主義、仇外和種族歧視有害無益,唯有國際社會各成員同舟共濟,守望相助,人類才能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

當地時間20日16時,美股繼續以下跌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超過900點,下跌幅度4.6%;標準普爾500指數本週累計下跌超過15%,創下2008年以來最差單週表現。

實現經濟“V型”復甦是需要條件的。首先是防止企業倒閉和勞動者失業。如果美國感染人數持續增加,經濟活動的停滯走向長期化,失業人數增多將不可避免。希望這次冠狀病毒能給美國人上一堂課吧!如果繼續倒行逆施,對人類共同的命運沒有責任,沒有擔當,總想著零和博弈,惡性打壓,美國將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