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在《一个都不能少》第九集中,焉支村的崔爷爷躲进了山里的老宅,不肯搬迁,两位村支书骑马进山劝说老人。山里的镜头本可以就近拍摄,但剧组有意安排了平山湖丹霞,这是对张掖旅游特殊的关怀和宣传,我们要向剧组真诚地道一声谢谢!剧中,两位村支书策马飞奔在平山湖大峡谷,像西部片中帅气的牛仔,电视剧镜头堪比电影大片,给观众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一会儿是张掖七彩丹霞,一会儿又是平山湖丹霞,很多外地游客傻傻分不清,可能就会计划不周,错过一些地方,留下遗憾。在这里,小编为您简单介绍一下张掖丹霞。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平山湖丹霞

大家常说的张掖丹霞其实包含多个景区、多种地貌。位于临泽县的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属于彩色丘陵地貌,开发最早,名气最大,现已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向西不远处的冰沟丹霞景区属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以造型奇特著称,其中,窗棂状宫殿式造型被地质学家誉为“华夏之最”,那里曾经拍摄过另一部著名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由市区向北行进几十公里,不仅可以穿越美丽的张掖黑河国家湿地公园,还能到达另一处丹霞景区——甘州区平山湖大峡谷景区。有人将这里与美国的克罗拉多大峡谷相比较,称赞它“有过之而无不及”。近年来,平山湖丹霞景区发展势头迅猛,各级政府还借助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建设了喀尔喀特色小镇,发展牧家乐和乡村旅游,带动蒙古族牧民群众脱贫致富。

张掖被誉为“地貌景观大观园”,仅被冠以“丹霞”的景观就有多处,近年来还在陆续开发悬堂寺鬼脸丹霞、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等一批新景区,带动了旅游休闲、拓展训练、徒步探险、科学考察、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摄影等旅游新业态的蓬勃发展。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乡村游

剧中,旅游设计专业出身的夏雪打算应聘参与丹霞新村旅游项目设计工作,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助力全村脱贫攻坚。全国各地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出了易地搬迁和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等一系列综合扶贫措施。张掖市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为根本举措,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智慧。很多村子结合风貌改造和乡风文明建设,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全市有17个村列入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计划。民乐县民联镇东寨村、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2020年,全市计划创建2-3个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田园综合体、10个达到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乡村旅游景区或度假区、30个乡村旅游专业村、200户标准化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30亿元,吸纳5万农民就业。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经济林

剧中,村干部打算利用经济林安排贫困户就近打工,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剧中的果园是位于七彩丹霞景区旁的临泽县现代林果示范园,是全市发展戈壁林果业和旅游配套产业的一个典型。张掖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非常重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近年来,借助祁连山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等一系列重大生态项目,大力实施“一园三带”造林绿化工程,林木蓄积量迅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把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大力扶持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组织、造林大户和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经济林产业,全市经济林种植总面积达100万亩,经济林果年产量达26.71万吨,创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省级财政支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7个。2019年,全市以林下养殖、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产值达7.5亿元。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央视热播剧《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张掖关键词⑤

红枣枸杞茶

剧中,村支书赵百川为村主任夏宝生冲泡了一杯具有张掖特色的饮品——红枣枸杞茶。红枣和枸杞在我国北方多地都有生产,但张掖的“临泽小枣”和近几年蓬勃发展的戈壁枸杞品质优良、享誉全国。临泽是“中国枣乡”,大片的红枣林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深深地嵌在我们的“乡愁”里。枸杞耐干旱、喜寒凉,特别适合在我市高台、山丹一带的戈壁荒滩上栽种,近几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其深加工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央视一套黄金档继续播出全程在甘肃张掖拍摄的脱贫攻坚题材电视连续剧《一个都不能少》,剧情当中还将出现哪些有关张掖的关键词呢?小编与您一起期待!



审核:万福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