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會鬧分裂?多語種多民族導致溝通不暢

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會鬧分裂?多語種多民族導致溝通不暢!

比利時王國,簡稱比利時,毗鄰歐洲西海岸的德國、荷蘭、法國和盧森堡。正是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19世紀歐洲大陸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國家之一。國民經濟十分發達,是世界十大商品進出口國之一。

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會鬧分裂?多語種多民族導致溝通不暢

這麼富裕的國家為什麼要分裂?

比利時內亂的原因是歷史問題的複雜性。因為這個國家毗鄰許多國家,但面積很小,沒有軍事實力。因此,稍不注意它就會被周邊國家吞併,成為其他國家的一部分。例如,西班牙和奧地利曾經統治過這塊土地。

18世紀末,法國人再次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拿破崙在滑鐵盧戰敗後,比利時成為荷蘭控遏制國的棋子。直到法國大革命爆發,天主教比利時人把荷蘭的新教統治者趕下臺,成為自己的主人。因此,比利時深受周邊國家的影響,使得其自身的分裂屬性更大。

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會鬧分裂?多語種多民族導致溝通不暢

此外,比利時沒有統一的語言。在北部,靠近荷蘭,它使用弗拉芒語,這是一種荷蘭方言。在靠近法國的南部,它使用當地的瓦隆語,和法語非常相似。還有一塊從德國獲得的領土,人民講德語。因此,連統一的語言都沒有的比利時,過去的溝通時非常艱難,矛盾會越來越深,也很難不分裂。

比利時這麼小的國家,為什麼會鬧分裂?多語種多民族導致溝通不暢

為了平衡各方面的關係,比利時政府需要擁有除國王和首相之外的兩個民族的半數席位。在瓦隆和佛蘭德,有一名教育部長和一名內政部長。原來的三個政黨變成了六個兩種語言的政黨。此外,全國廣播、電視和演講必須用兩種語言進行,一所大學也可以分為法語粗體和佛蘭芒語,有時為了避免麻煩,它會直接用英語代替。

因此,雖然比利時面積不大,但其複雜的歷史最終導致了今天比利時多語種、多民族的現象,導致了他們之間缺乏親密關係。再加上溝通不暢,衝突越積越多,內部分裂越深是必然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