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导语: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是任性还是淡泊名利?如若不退,成就如何?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歌坛竞争相当的激烈,堪比华山论剑巅峰对决,香港虽然说是弹丸之地却前后涌现出一批批非常出色的歌手,论唱功他们所差无几,殿堂级实力唱将。在竞争较量下,有人黯然失色,有人傲视群雄。想起了《三国》中的一句经典的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或许,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形容,“天后”陈慧娴。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陈慧娴的名字既熟悉又是如此的陌生,特别是对于年轻一辈的听众。也许,你不曾见其人却闻其动听的歌声,因为她有太多的经典歌曲在传颂。

她的嗓音非常的独特,歌声辨识度非常高,明亮通透,带一种空灵的感觉,更像是在讲故事,听着让人舒服。正因为有如此的优势,天生的天赋,出道初期一首《玻璃窗的爱》,让人永远的迷恋上了这天籁般的声音。她也有幸成了“天之娇女”,从而迅速走红。随后发展,经典歌曲数不胜数,《千千阙歌》、《飘雪》、《红茶馆》…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命运总喜欢捉弄人,陈慧娴的时代,正巧遇梅艳芳。素有“歌后”之称的梅艳芳,她的嗓音辨识度同样独特,但两人的风格却截然不同,陈慧娴明亮纯净,梅艳芳的声音中低音较为出色,沉稳有力,在演唱快歌时也吐字同样清晰没有轻浮感,能够充分的抒发歌曲的情感。

两人的人气以及实力几乎不相伯仲,可是在最受欢迎女歌手大奖竞赛中,命运之神却倾向于梅艳芳。陈慧娴84年出道,同年并获得最佳新人大奖,而梅艳芳在1985年至1989年连续五届包揽了最受欢迎女歌星大奖,更加巩固她在歌坛大姐大的地位。特别是在1989年“梅陈”之争,成为了当年炽热的话题。当时的香港乐坛正效仿日本流行音乐,许多天王巨星都在适应时代翻唱日本的歌曲。同年两人发布《夕阳之歌》和《千千阙歌》都是翻唱日本歌手近藤真彦的一首歌,同是一个人作曲。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两人同曲同年发布,成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千千阙歌》的传唱度一点不亚于《夕阳之歌》,对比之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年,陈慧娴最有希望打败梅艳芳的一年。可是,在颁奖的典礼上,最受“欢迎女歌手”大奖还是由梅艳芳夺取。

根据当时的传言,媒体也放出一些风声陈慧娴将可能击败梅艳芳的消息夺取女歌手大奖。而,另一边,早已大满贯的梅艳芳早已无心之争,心生退意。最后,还是由梅艳芳夺下了女歌手大奖,完美收官。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梅艳芳的退出歌坛,在另一个角度设想似乎对陈慧娴更加有利,因为没有梅艳芳之争,夺下了这最受欢迎的歌手大奖变得毫无悬念了?可是,多年来陈慧娴也心身疲倦,随后不久也宣布退出歌坛,在她的巅峰时期选择了远赴美国求学,这无疑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有人说,当时陈慧娴似乎也在赌气,在她巅峰做出这样抉择真的是不应该。不管怎样,人各有志,毕竟每个人的理想不同。或许,歌坛只是陈慧娴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她内心最大的心愿是完成自己的学业。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一别数年,95年留学回归的陈慧娴重拾旧梦正式回归歌坛。可是,自从一别,多年来,歌坛新人辈出,在女歌手中踊跃出一批实力唱将。郑秀文、王菲、梁咏琪、陈慧琳、杨千嬅,等出色的歌手。对比之下,陈慧娴早已失去当年的优势,人气面前更加不如前,这一刻,她仿佛又像一个新人般出道,在起跑线上与这样一批歌手再度竞争赛跑。

2001年,因为生活上以及工作上的一些无形压力,让原本性格开朗的她一度患上焦虑症,这一年是她的第二次无奈退出乐坛。

经过两年的调息,03年宣布再次复出,这时的她,不再是曾经的少女,人气方面更是一落千丈。或者,这正是这社会的残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天后陈慧娴三退歌坛,如若不退,成就如何?王菲地位是否会动摇?

最后,不得不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她早已成为一个过去的歌手,曾经的“天后”陈慧娴已成为了经典,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于是,第三次,陈慧娴在静默中离开了香港乐坛,继续远赴美国攻读心理学硕士学位。

近年来,在歌坛中再次见到陈慧娴的身影,在某一些地方都开启了个人演唱会。这一次她早已不淡泊名利,因为音乐也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作为一名忠实的听众粉丝,能够见到她再次能够开唱,也能勾起一个时代的回忆与情怀。

有人常常的探讨,假如当年陈慧娴在她巅峰时,没有选择退出歌坛,歌坛的成就地位又会如何?“天后”王菲地位会变动吗?(欢迎关注,发表留言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