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反超!猛砸5萬億的雲南,要將廣西越甩越遠?

基建投資穩增長,力度空前的50萬億來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佈了未來的投資規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7.6萬億元。

廣東5.9萬億,四川4.4萬億,福建、山西、陝西、河南、湖北都開出了3萬億的大單。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不是廣東或四川,而是雲南。

雲南公佈的2020年“四個一百”重點建設項目計劃顯示,將安排項目525項,總投資超5萬億元,年度計劃完成投資4400多億元。

5萬億的總投資體量,目前僅次於經濟最發達的廣東,雲南為何如此大手筆?

01

在分析雲南前,先來看下已經公佈投資總規模的25省市,大概都處在什麼樣的水平。

其中,超過5萬億的只有廣東和雲南,超過4萬億的只有四川,超過3萬億的有福建等5省市,超過2萬億的有山東、重慶和甘肅,超過1萬億的有廣西、天津等5省市,江蘇、天津等地暫未公佈。

要指出的是,各地的統計口徑不一樣,項目的截止時間也不一樣,投資規模大小,跟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必然關聯。

比如同樣是沿海發達省份,廣東是5.9萬億,而浙江只有8864億。

總體上,GDP排名靠後的省市,投資規模不會特別靠前,像寧夏就只有2268億。這樣更能夠顯示出雲南的特殊了。

在傳統“鐵公基”之外,本輪投資增加了很多時下熱門的項目,比如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等,因此被打上了“新基建”的標籤。

這其實解釋了廣東足夠發達,基礎設施相當完善,為何還有如此高的投資規模。當然另一個因素是,珠三角9市外的地區,發展落差相當大,各方面都需要補短板。

不過,雖然名為“新基建”,但50萬億投資中,大部分還是鐵路、公路等傳統基建項目,新興投資的比例只有15%左右。

另一方面,經歷過當年的4萬億後,很多人看到50萬億的數字,會感到相當驚詫,其實這些都只是未來的總投資,包含了在建項目,也包含了今後幾年的新增項目。

將它簡單概括為50萬億救市計劃,嚴格來說,是不太嚴謹的。

因為一些省份的投資規模,反而比2019年出現了下降,儘管此次黑天鵝事件後,不少地區追加了醫療衛生領域的投資。

當然,各地陸續公佈幾萬億的投資清單,哪怕談不上臨時救市,在當前的特殊環境下,提振信心的意圖還是相當明顯的。

02

弄清這一輪基建投資的總體情況,再來看雲南。

在已經公佈的25個省市中,雲南5萬億的投資規模,僅低於廣東,在西部排第一;其中2020年要完成4400億元,規模同樣超過多數省市。

縱向對比看,雲南前兩年的投資規模,絲毫不比今年低。比如2019年的“四個一百”重點項目,總投資5.5萬億,年度計劃投資5125.8億,都要高於今年公佈的數據。

如果加入GDP體量進行橫向對比,雲南就比較突出了——2019年雲南的GDP是23223.75億元,5萬億的投資規模,相當於GDP體量的兩倍多。

廣東的5.9萬億別看數字嚇人,其實廣東2019年的GDP,已經邁上了10萬億大關,5.9萬億總投資也就是GDP的60%左右。

雲南近幾年的經濟增長,一直處在全國領跑的位置。2019年四季度被貴州反超,無緣增速冠軍,不過8.1%的增速在全國依然遙遙領先,其中投資拉動功不可沒。

其實和雲南一樣,2019年的增速冠軍,同樣是投資大戶。2019年年初,貴州公佈的重點項目投資總額,就高達4.45萬億元,是GDP的接近三倍,這個比值比雲南還要高。

03

無論是地方財力,還是融資渠道,雲南、貴州等省份,都無法和廣東相提並論。幾萬億的投資項目砸下來,錢從哪裡來,無疑是個大問題。

債務問題,投資型發展路徑依賴,包括是否會像2008年那樣讓房價暴漲等,對大型基建投資的後遺症,確實得有清醒的認識。

但所謂基礎設施建設,本身就是打基礎的投資,只不過它回報週期比較長。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城市化、工業化沒有完成,需要靠投資來拉動,對硬件軟件配套進行升級。

以交通路網建設為例,在長珠三角等城市,高鐵已經公交化運營了,但在雲南,去過當地旅遊的人,都知道交通有多麼不便。

比如到今天為止,昆明到麗江,或者大理到昆明,都只能買到“D”字頭的車票,前者至少要花3小時,後者至少要花2小時。

很多人津津樂道於雲南建成了15個民用運輸機場,而昆明長水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比肩上海虹橋,位列全國前十。但這種航空發展格局,恰恰是地面交通落後的縮影。

像西雙版納、騰衝等偏遠地區,和昆明之間,很長一段時間都得依賴航空。這一點和縣縣通高速的貴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作為旅遊大省,交通不便直接影響客流。所以,近些年雲南在公路鐵路上投入很大。本次公佈的投資項目中,也包括香格里拉至麗江高速公路,大理至臨滄鐵路等重要路網項目。

因此,考慮到雲南在交通、醫療、教育方方面面的短板,加上覆雜的地形地質結構,5萬億的投資規模,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了。

04

相對於5萬億的龐大投資計劃,一些不在投資清單之內的項目,同樣值得關注。

比如昆明第二機場日前已經敲定,一旦建設落地,昆明將成為為數不多擁有雙大型機場的城市。

另外在前幾天,雲南還公佈了另一條重磅消息——未來雲南省擬採用350公里/小時以上的高速磁浮制式新開工建設昆(明)麗(江)高鐵項目。

重大項目接連落地,海量投資滾滾砸來,一方面是因為雲南有太多短板,另一方面,如一些分析者所言,這也是因為當前的貿易環境下,雲南面向東.盟的地緣位置更加凸顯。

不管怎麼說,它對雲南的利好是實實在在的,而云南已經嚐到了投資的甜頭——2019年雲南GDP趕超廣西,排名再進一位。

省會昆明更是大放異彩。

在GDP重新核算之後,2019年達到6475.88億元,在省會城市中的排名連升5位,躍居第12名,一舉反超瀋陽、長春、石家莊、南昌、哈爾濱5個城市。

這一輪基建投資,將決定未來的發展格局。而放眼西南,雲南的冉冉升起,對競爭版圖會產生一定影響。

在很長一段時間,雲南和貴州之間,由於地理接近,產業趨同,競爭比較激烈。不過雲南未來的基建空間,依舊很大,飛奔疾馳的貴州,未必能夠將雲南甩在後面。

真正需要著急的,反倒是廣西。

廣西和雲南一樣,同樣面向東盟;在西部陸海通道中,也同樣被委以重任。

但相對於雲南的旅遊業,廣西能夠拿得出手的全國性資源,的確太少。近些年在西部地區的GDP排位,從第二滑落到第五。

而且這次公佈的投資額,廣西不到雲南的一半。在雲南使勁搞基建的同時,廣西應該好好思考,如何將沿海沿邊、背靠大灣區的區位優勢,以及自貿區、陸海新通道的政策紅利充分激活,避免被越甩越遠。

雲南向前衝,廣西也得繼續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