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近日,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三部委聯合發佈《關於“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的若干意見》。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意見》中指出:將依託“雙一流”建設,深化人工智能內涵,構建基礎理論人才與“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並重的培養體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新模式,著力提升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水平,為我國搶佔世界科技前沿,實現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撐。

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培養的步伐再次加速!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教育部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我國人工智能高層次人才培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我國在人工智能方向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跨學科創新平臺均不足,學科建設缺乏深度交叉融合,複合型人才培養導向性不強,這是早就存在的問題。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此次《意見》的出臺,將會進一步解決這些遺留問題。

《意見》基本原則這一項中著重強調,人才培養要以需求為導向以實際應用為驅動,從而才能加快研究成果在重點科技領域的轉化應用。多維融合的推動策略,將成為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重點解決方案。

首先,是學科建設注重融合。

學科建設強調“融合發展”,健全學科設置機制,以學科重大理論和實踐應用問題為牽引,促進人工智能方法與技術向更多學科滲透融合。深化人工智能與基礎科學、信息科學、醫學、哲學社會科學等相關學科的交叉融合,不斷豐富完善人工智能主幹知識體系和跨學科核心知識體系。

其次,是人才培養注重複合。

人才培養模式強調“複合培養”,探索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科交叉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大力提升研究生創新和實踐能力。

同時要以產業行業人工智能應用為導向,拓展核心技術和創新方法,實現人工智能對相關學科的賦能改造,形成“人工智能+X”的複合發展新模式

並且,在打造平臺、培養機制等多方面也要以“學以致用”為目的,加強理論型研究與應用型研究的並舉並行。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從近年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政策不難看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仍面臨兩大難題:一是,500萬的人才缺口十分巨大;二是,人才培養的質量亟待加強。

只有“保質保量”的人才輸送,才能保障我國在新一輪的國際科技競爭中保持領先。

因此,國家在加速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孵化的同時,開始著重關注人才培養的素質,從資金投入、平臺建設、學科建設、培養機制等諸多方面,都在不斷健全和完善。

與此同時,除了加緊保障前方人才輸送,後方人才“增援”也沒有被忽視。

在2017年,國務院便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要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那時起,人工智能基礎教育作為“蓄水池”的作用開始逐漸凸顯

尋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給出的方向,各中小學及教育機構雙軌並行,紛紛進行人工智能教育及相關學科教育發展,希望能為培養人工智能複合型人才做出貢獻。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作為中國早期STEAM教育的開拓者之一,貝爾科教一直牢記 “培養人工智能時代原住民”的使命。

在發展過程中,貝爾科教深刻意識到,人工智能基礎教育是促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連貫性非常重要的一環,基礎教育跟上才能保障與高等教育不脫節,才能保障人工智能人才的量與質

因此,貝爾科教以機器人編程教育為起點,逐步發展成為涵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美術教育、數學教育等為一體的綜合智能化STEAM教育矩陣,培養3-18歲青少兒在人工智能時代所必備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體系。

加速“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培養,教育部等三部委聯合發聲

未來,貝爾科教將進一步致力於基礎教育階段人工智能複合型人才的培養,逐步推廣編程教育的同時,將開拓更多STEAM教育細分領域,形成完整、綜合的青少兒素質培養體系,為我國人工智能人才培養出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