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到底缺乏的是什麼?

黃草原上的教書匠


鄉村教師主要從以下3個因素反應問題……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工資福利待遇問題,當然如今鄉村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確實不高,很多鄉村教師因為工資福利待遇較低,而嚴重打擊了他們投身教育事業的積極性。

除了工資福利待遇,其實鄉村教師缺少的還有很多。

一是:教學環境的改善。鄉村學校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軟硬件設備都還沒有完全配備,由於資金匱乏,鄉村學校很難進行設備更新等。此外鄉村學校的工作生活環境也是不如城市學校的。

二是:恆心毅力的堅守。實話實說,如今能夠在鄉村學校一直任教的年輕教師還真不多,一些教師將鄉村老師當成一個跳板或者說後路,如果能夠堪考走,他們肯定不會猶豫的,畢竟鄉村學校環境相對要惡劣。

三是:優質生源的流失。鄉村教師也想出成績,可是出成績並不是自己單方面努力就行的,也需要學生的配合,而在日常生活中,鄉村的很多優質生源都去縣城或者城市上學,導致留在鄉村的生源質量相對不足。


10000號


我曾在農村學校工作了20年,後來招聘至城區學校,連續12年,每年4次,被市教育局抽調到農村學校調研、督導,走遍了全市所有鄉鎮學校。因此,對鄉村教育這塊比較瞭解。深深感受到鄉村教育需要振興,它缺乏的地方太多。

一、缺乏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鄉村學校教師普遍存在超編缺員現象。單從數量講不少,師生比遠遠高於城區學校,城區每個老師平均要教20多個學生,農村平均10個左右,甚至只有3、5個,像帶研究生一般,有一所鄉村初中100多個學生,有40多位老師。我還到過一所村小,7個學生,卻有4位老師。你能說鄉村缺教師嗎?數量不缺,但結構不合理,年輕優秀老師招聘進了城,剩下的老師年齡偏大,知識老化,音、體、美學科教師稀缺。據說,有一個學校還請了5位體育和音樂代課老師。

農村教師的流動性較大,城區學校每年都從農村招聘優質師資,一茬一茬像割韭菜一般。雖然農村也有師範生分配,可是農村畢竟留不住他們。幾年後,他們的業務一成熟,就參加招考大軍,遲早要離開鄉村。

教育局為提高鄉村教師質量,採取了教師支教、交流、送交等措施。支教,是城區教師到鄉村支教一至二年,確實能短期緩解鄉村學校的教師荒,可一二年後,他們是哪裡來哪裡去。交流,是學區內教師異校流動,一般是教師多的向教師少的學校流動,也是一至二年,但又有幾個校長捨得把好教師流向他校呢?送交下鄉,由城區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上一節觀摩課,供鄉村教師學習。對鄉村教師有所啟發和幫助,但杯水車薪,非長久之計。

二、缺乏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程體系

有人講,鄉村學校辦學設施比不上城裡,影響了鄉村教育的質量,這是不對的。近幾年來,通過教育現代化和義務教育均衡驗收,政府免費添置了足夠的教學設施,新建了教室,鄉村學校硬件設施有的比城裡好,生均面積、生均圖書、計算機生機比都遠高於城裡。問題是,由於師資的缺乏,導致音樂、體育、美術、科技等學科不能正常開設,教學資源沒有得到充滿利用。我們曾一所學校發現,學校的鋼琴生了鏽,計算機堆在那兒沒有進機房,科學實驗器材還沒開箱。

國家課程都無法保證正常開設,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基本沒有。學生的學習生活比較單一,上課、做作業,循環往復。沒有正常的學生社團活動,學生在特長培養與個性發展方面是一塊空白。

三、鄉村教育缺乏最多的是家庭教育的配合與補充

鄉村學校留守兒童佔60%以上,有的高達90%,大多數學生父母外出打工,把他們留給年邁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只能照顧孩子吃飯穿衣,無法過問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直接丟在鄰居或者親戚家。這些孩子每天很早就到路邊等校車,晚上再由校車送回家。他們沒有機會參加各類俱樂部活動,沒有人輔導他們功課,也沒有豐富的課外書可讀。最難熬的是,孩子們想念父母,有時,要等到清明、春節,才能與父母團聚。

鄉村教育缺乏優秀的教師、豐富的課程和家庭教育的配合。希望更多的人能關心和支持鄉村教育,讓同一片藍天下的孩子能同樣享受良好的教育。


萬水千山行路人


大家好,我是大雪兒,我來自農村小學乃至高中都是在農村。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從小在農村長大,我們接受的東西,學到的東西,啟蒙的東西,就是從農村教育裡面得到的,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農村教育又改變了什麼,農村孩子拼命的努力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到底能給他們帶來什麼,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思。

1.教育資源缺失

教育資源涉及的東西很多,老師,校舍,基礎設施,等等,都是教育資源,但是農村各地發展部平衡,這些資源也就分佈不均衡,就造成了農村之間的教育差距,就拿我們小時候來說吧,一個老師身兼多職,我們也覺得這個老師很厲害,語文數學,音樂體育,還都是一個人教,當然有時候還教多個年級,其實是老師不夠,老師不夠也是很多農村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特別是村裡面的小學,小學這樣的情況比較嚴重。

2基礎設施

也就是教育設施,書桌,教室,宿舍,食堂,課外活動場所,等等也都是農村比較缺少的,教室能基本滿足,但是農村寄宿的學生可以說是佔了大多數,但是宿舍就可能不夠,有時候幾十個孩子住在一起,非常的擁擠,當然更沒有課外活動場所,除了讀書放學吃飯,孩子們也沒有其他活動。就像我們當年讀書的時候,等到高中才接觸到電腦,去到城市,不知道電腦怎麼開關機,而城市裡面的孩子,卻從小就接觸了,而差距也就來了,城市的孩子多才多藝,農村孩子,除了讀書啥也不會。

3.結構單一

農村基本的義務教育就是教學大綱來進行,並沒有其他課外的活動或者擴展,當然單一的另一個方便,就是除了學校教會你東西外,家庭,父母是無法教會你什麼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農民,對於教育想重視,但是卻無能為力,如今不再為學費發愁的時候,而對孩子的教育也無能為了,有時候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讀書還需要承擔生活和精神上的重擔。

農村孩子讀書,並沒有太多的興趣方面的發展,就是學習考試,考出一個好的成績,而很多孩子,等到高中,來到城市,看見這麼多的新鮮玩意,突然對這些有興趣了,但是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了,還是隻能埋頭讀書,考成績來彌補不足,今後進入到社會,也會因為性格和很多方面能力的不足,也會寸步難行。



大雪兒35


教育資源缺失

教育資源涉及的東西很多,老師,校舍,基礎設施,等等,都是教育資源,但是農村各地發展部平衡,這些資源也就分佈不均衡,就造成了農村之間的教育差距,就拿我們小時候來說吧,一個老師身兼多職,我們也覺得這個老師很厲害,語文數學,音樂體育,還都是一個人教,當然有時候還教多個年級,其實是老師不夠,老師不夠也是很多農村學校面臨的最大問題,特別是村裡面的小學,小學這樣的情況比較嚴重。

還記得我們讀書的那時候,村裡的學校,老師跑了又來,來了又走了,最終還存在很長時間沒有老師,唯獨一個老師還是村裡面的人去兼任,所有說條件相當辛苦,幾十個孩子,三個年級,都是一個老師來教,那時候也根本談不上讀書,這只是曾經農村學校的一個縮影,如今可能改變了很多,把學生集中起來,多招些老師來,這樣可以緩解一些資源不平衡的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基礎設施,也就是教育設施,書桌,教室,宿舍,食堂,課外活動場所,等等也都是農村比較缺少的,教室能基本滿足,但是農村寄宿的學生可以說是佔了大多數,但是宿舍就可能不夠,有時候幾十個孩子住在一起,非常的擁擠.

當然更沒有課外活動場所,除了讀書放學吃飯,孩子們也沒有其他活動。就像我們當年讀書的時候,等到高中才接觸到電腦,去到城市,不知道電腦怎麼開關機,而城市裡面的孩子,卻從小就接觸了,而差距也就來了,城市的孩子多才多藝,農村孩子,除了讀書啥也不會。

結構單一

農村基本的義務教育就是教學大綱來進行,並沒有其他課外的活動或者擴展,當然單一的另一個方便,就是除了學校教會你東西外,家庭,父母是無法教會你什麼的,父母大多數都是農民,對於教育想重視,但是卻無能為力,如今不再為學費發愁的時候,而對孩子的教育也無能為了,有時候父母都出去打工,孩子讀書還需要承擔生活和精神上的重擔。

農村孩子讀書,並沒有太多的興趣方面的發展,就是學習考試,考出一個好的成績,而很多孩子,等到高中,來到城市,看見這麼多的新鮮玩意,突然對這些有興趣了,但是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了,還是隻能埋頭讀書,考成績來彌補不足,今後進入到社會,也會因為性格和很多方面能力的不足,也會寸步難行。


胖丁A小夥


首先明確下觀點,鄉村學校現在最缺學生,二缺老師。

本人在鄉村學校工作20多年,覺得在這裡有必要糾正一下大家對鄉村學校印象。就現在,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下鄉村教師,基本都是衣著襤褸的老教師,破舊的桌凳。十年前可以說這種情況是實情,但現在真的不是這樣了,鄉村學校,尤其是硬件,隨著這些年國家教育均衡及扶貧活動的深入推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現在鄉村學校,缺的不是硬件是人氣,學生流失嚴重,很多非常好的校園都荒廢了,成了村裡倉庫甚至無人看管的荒原園,一片破敗。



這些年,農村教學點一個接一個的消失。沒辦法,學生都走了,學當然辦不下去了。農村家長稍微有點力氣的,都外出打工去了,以前,是夫妻雙方留一個在家裡照顧孩子;現在是條件可以帶孩子到打工地上學;次之送孩子到本地私立學校學習,吃住全包,不用操心;再次之有由家裡爺爺奶奶帶著在農村;最次之父母一走了之,十幾歲孩子帶著幾歲弟弟妹妹在家上學,無人看管。




本地縣市公立和私立學校,每年期末考試後都要對農村中小學學生進行一次掐尖,成績好的可以免試進入縣市重點中學,私立學校更狠,直接買優生,一年免食宿費用,確保名次給現金若干,解決家長一人工作,不信你不來。如此幾年下來,哪所農村中小學也經不起如此吸血,都逐漸弱化消失。




農村教師實行特崗教師制度以來,的確為農村教育輸入了新鮮血液。但隨著這些年農村學生不斷往城市集中,市區學校日趨擁擠,新學校不斷建設。城區的教師選調製度和招教制度也在一年一年的把農村優秀教師掐尖。

雙重擠壓下的農村學校,現在是實實在在的城區學校培訓基地。


心若浮塵43


作為一名鄉村初中數學教師,對於這個問答我結合我所任教地區實際,從教師、學生和家長三個方面結合來進行分析

其實近年來隨著特崗教師在全國範圍內的廣泛招收!好多師範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都進入農村學校任教,所以師資力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剛走上教學崗位的教師,也是一腔熱情,嘔心瀝血,力爭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來培養出一批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時也來實現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以及職業成就感。可是多年來鄉村的基礎教育仍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究其原因,首先農村地區學生的學習基礎比較差 ,所以老師不敢講的太深,怕他們消化不了。如果不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老師只能是唱獨角戲,最終學生一無所獲,久而久之,學生便對這一學科的學習徹底失去信心。所以教師只能結合他們的認知基礎,順應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從簡單到複雜,邁著小步子一步步推進。這樣,教師很少有時間講一些拔高的題目,

導致農村地區的學優生如鳳毛麟角;並且由於教師不再刻意鑽研複雜題而導致自身的能力也有所削弱!其次農村地區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很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教育不夠重視(這也是導致鄉村學生基礎普遍較差的主要原因),他們往往抱著任其自然的態度,孩子學得好,他們自然是很高興;孩子不好好學,他們也不十分在乎。只要孩子在校能夠健健康康,不闖禍,他們便已經心安理得,至於能不能考上高中便看孩子們的造化了!出於對農村家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考慮,所以老師們不會要求家長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只是要求家長督促孩子寫完作業並簽字。可是就連教師這麼簡單的要求很多家長都做不到。比較負責的老師會將沒完成作業的學生告知家長,家長也是無動於衷,或是說自己也無能為力,但是很多教師仍是本著教書育人的原則,不歧視、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一有時間就進行個別輔導,當然也有一方面的因素是學生成績好,教師評職稱也會更容易一些!這也是一種互利共贏吧!總之我覺得鄉村教育最缺乏的便是家長對於教育的理解和認識,如果家庭教育跟得上,也就不怕鄉村教育跟不上!


用戶51953106811


1.師資質量堪憂。

農村教育的短板,不是看房子有多破,好的教育不是大樓林立,關鍵是看人。房子破點,不怕,只要安全,別傷著孩子就行。關鍵是人,啥人?自然是教師。農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師資力量問題。要麼是年紀偏大的老教師,要麼是無教師資質的小年輕代課教師,要麼是教師學歷水平低下,要麼是音體美英等學科老師缺乏,等等,很多學校,以上諸問題都存在。

特別是教師年齡偏大的問題很突出。我曾經和一個農村小學校長交流,他說自己在學校裡最年輕,而他已經45了,多數教師都是50歲以上。這部分教師,多是還沒退休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農村教育田地裡耕耘一生,繼續守望著這片田野,做最後的守望者。

2.教學設施陳舊。

這些年,教育設施配備向均衡發展。但到外地參觀,一些偏遠的山區、農村,一些學校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一邊是城市學校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邊是飄搖中的農村偏遠小學校,兩者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恍若兩個世界。極個別農村小學,七八間茅草屋,十幾個老弱人。進入圖書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發黃的書籍依然存在。打開儀器室,幾個破地球儀,幾個破三角尺,幾張發黃的掛圖,牆角還堆著一些缺胳膊斷腿的廢舊儀器。大約城裡學校掃到垃圾池裡的儀器也比那些強不少。

3.財力捉襟見肘。

農村小學,尤其是偏遠的那種,孩子少,經費少,外來資助少,學校開門,水電費,修繕費,辦公材料費,座椅板凳費,等等,三十六下里花錢,學校財力捉襟見肘,很多難以為繼。不得不向上級求助。房舍安全是大事,水泥檁條需要更換,楊木檁條需要更換,儀器室的必備儀器,等等,都是大型支出,沒辦法,只好打報告,一層一層求援。

4.生源悄悄溜走。

城裡學校門敞開,農村孩子進城來。私立學校如春筍,深挖孩子不停息。農村孩子,為了好學校,進城了。跟著打工的父母,進城了。有錢的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子了,孩子也進城了。最後留守的老民辦教師,領著一群留守的農村孩子,在農村破舊的校舍裡,唱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歌曲,在貧瘠的農村大地上,做著走出大山、跳出農門的教育夢。祝福他們!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

希望我的答案會給您一些收穫


鵬飛愛音樂


首先缺的是優秀的老師。

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優秀的人都留在了城市。

或許城市對他們來說,能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力量,有更加寬廣的舞臺彰顯自己的才華。也或許是農村的生活條件太艱苦。

所以,即便是走出鄉村的農村青年,都不願回自己的家鄉。

對鄉村教育來說,最缺的是優秀的老師。

而優秀的老師,對鄉村教育至關重要,不僅僅是他們的學識水平,更在於優秀的人身上所具有的魅力。

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幾乎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有過當老師的衝動,這種衝動就是來自於老師的魅力。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學生時代的我們都把做老師當做自己的第一夢想。

其次,缺必要的基礎設施。

很多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比起來城鄉差距巨大,大部分農村小學現代教育的多媒體設備缺乏個不完善。老師靠的是“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來完成教學工作,而學生的學法也是“聽、讀、寫、背、考”簡單的五階段。教的枯燥無味,學的也沒有樂趣。

再次,缺家庭教育的配合。

鄉村孩子家長大多都外出務工,家裡就是留守兒童+留守爺奶。很難給予孩子必要的陪伴,長期缺乏父愛、母愛的孩子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的關懷。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9億農民是個龐大的群體,他們孩子的教育關係到國家的未來。

少年強則國家強。

國家應該出臺有力的政策,鼓勵優秀教師輪換式去鄉村學校任教。讓鄉村孩子看到優秀的人,讓看的見、摸得著的優秀的人成為他們未來想成為的樣子。

國家、地方、鄉村+社會應該聯手改善鄉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在城市已經5G時代的今天,別讓鄉村還停留在教育信息化的1.0,甚至於有些村莊的原始時代。

我們很多人都來自鄉村,現在進了城,不能忘了過去。

歡迎留言評論,讓我們共同為鄉村教育建言獻策!





物理中考帥老師


1.師資質量堪憂。

農村教育的短板,不是看房子有多破,好的教育不是大樓林立,關鍵是看人。房子破點,不怕,只要安全,別傷著孩子就行。關鍵是人,啥人?自然是教師。農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師資力量問題。要麼是年紀偏大的老教師,要麼是無教師資質的小年輕代課教師,要麼是教師學歷水平低下,要麼是音體美英等學科老師缺乏,等等,很多學校,以上諸問題都存在。

特別是教師年齡偏大的問題很突出。我曾經和一個農村小學校長交流,他說自己在學校裡最年輕,而他已經45了,多數教師都是50歲以上。這部分教師,多是還沒退休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農村教育田地裡耕耘一生,繼續守望著這片田野,做最後的守望者。

2.教學設施陳舊。

這些年,教育設施配備向均衡發展。但到外地參觀,一些偏遠的山區、農村,一些學校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一邊是城市學校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邊是飄搖中的農村偏遠小學校,兩者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恍若兩個世界。極個別農村小學,七八間茅草屋,十幾個老弱人。進入圖書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發黃的書籍依然存在。打開儀器室,幾個破地球儀,幾個破三角尺,幾張發黃的掛圖,牆角還堆著一些缺胳膊斷腿的廢舊儀器。大約城裡學校掃到垃圾池裡的儀器也比那些強不少。

3.財力捉襟見肘。

農村小學,尤其是偏遠的那種,孩子少,經費少,外來資助少,學校開門,水電費,修繕費,辦公材料費,座椅板凳費,等等,三十六下里花錢,學校財力捉襟見肘,很多難以為繼。不得不向上級求助。房舍安全是大事,水泥檁條需要更換,楊木檁條需要更換,儀器室的必備儀器,等等,都是大型支出,沒辦法,只好打報告,一層一層求援。

4.生源悄悄溜走。

城裡學校門敞開,農村孩子進城來。私立學校如春筍,深挖孩子不停息。農村孩子,為了好學校,進城了。跟著打工的父母,進城了。有錢的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子了,孩子也進城了。最後留守的老民辦教師,領著一群留守的農村孩子,在農村破舊的校舍裡,唱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歌曲,在貧瘠的農村大地上,做著走出大山、跳出農門的教育夢。祝福他們!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


建戈說教育


1.師資質量堪憂。

農村教育的短板,不是看房子有多破,好的教育不是大樓林立,關鍵是看人。房子破點,不怕,只要安全,別傷著孩子就行。關鍵是人,啥人?自然是教師。農村教育最大的短板是師資力量問題。要麼是年紀偏大的老教師,要麼是無教師資質的小年輕代課教師,要麼是教師學歷水平低下,要麼是音體美英等學科老師缺乏,等等,很多學校,以上諸問題都存在。

特別是教師年齡偏大的問題很突出。我曾經和一個農村小學校長交流,他說自己在學校裡最年輕,而他已經45了,多數教師都是50歲以上。這部分教師,多是還沒退休的民辦教師,他們在農村教育田地裡耕耘一生,繼續守望著這片田野,做最後的守望者。

2.教學設施陳舊。

這些年,教育設施配備向均衡發展。但到外地參觀,一些偏遠的山區、農村,一些學校情況確實不容樂觀。一邊是城市學校的高端大氣上檔次,一邊是飄搖中的農村偏遠小學校,兩者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恍若兩個世界。極個別農村小學,七八間茅草屋,十幾個老弱人。進入圖書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發黃的書籍依然存在。打開儀器室,幾個破地球儀,幾個破三角尺,幾張發黃的掛圖,牆角還堆著一些缺胳膊斷腿的廢舊儀器。大約城裡學校掃到垃圾池裡的儀器也比那些強不少。

3.財力捉襟見肘。

農村小學,尤其是偏遠的那種,孩子少,經費少,外來資助少,學校開門,水電費,修繕費,辦公材料費,座椅板凳費,等等,三十六下里花錢,學校財力捉襟見肘,很多難以為繼。不得不向上級求助。房舍安全是大事,水泥檁條需要更換,楊木檁條需要更換,儀器室的必備儀器,等等,都是大型支出,沒辦法,只好打報告,一層一層求援。

4.生源悄悄溜走。

城裡學校門敞開,農村孩子進城來。私立學校如春筍,深挖孩子不停息。農村孩子,為了好學校,進城了。跟著打工的父母,進城了。有錢的農村人在城裡買房子了,孩子也進城了。最後留守的老民辦教師,領著一群留守的農村孩子,在農村破舊的校舍裡,唱著“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歌曲,在貧瘠的農村大地上,做著走出大山、跳出農門的教育夢。祝福他們!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捷徑。祝福“冰花男孩”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