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在京劇舞臺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走的順風順水,有些人會永葆舞臺藝術,大紅大紫。可有的人卻因意外而抱憾離開。真如《鎖麟囊》的一句詞“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令人惋惜的六位京劇演員。

一、被觀眾愛稱為“蘭大姑”的第一老旦,蘭文雲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提起蘭大姑,很多人都會由衷的道聲可惜。

蘭文雲被稱作“當今老旦第一人”,實力非同一般。

她行腔老到,韻味醇厚,神完氣足,一氣呵成。潤腔不僅細膩古樸,而且飽孕人物感情。李多爺“中鋒嗓子亮堂音,蜂蜜滋味秋涼韻”,這在蘭文雲身上簡直就是傳神的再現。蘭文雲當年以一出《五鬼拿劉氏》一舉封神,在她之後,再無老旦能拿的起這出戏。

蘭文雲在為李多奎配像結束後,就漸漸淡出了舞臺。

而且遭遇了意外,癱瘓在床。據坊間的傳言,當年由於蘭文雲的本事太大,在青年團內遭到排擠,致使蘭文雲對此心生厭倦。最近的一次登臺,還有追溯到2013年,自那以後,便沒有登臺。可以說,這樣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不能登臺演出,是觀眾,乃至京劇界的一大損失。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二、梨園世家,當代最優秀“言派”老生之一的言興朋

祖父:言菊朋(言派創始人,前四大鬚生之一)

父親:言少朋(馬連良弟子,兼善言派)

母親:張少樓(言派第二代傳人)

姑母:言慧珠(梅蘭芳弟子)

梨園世家出身的言興朋雖不曾正式坐科,但自小耳濡目染,九歲開始隨父母學藝,接受培養訓練,有很好幼功,能唱武生。看過他的視頻《打金磚》,“太廟”一折,翻撲跌摔,演來十分精彩。言興朋有著極高的藝術悟天賦,論悟性甚至可以說同年齡段無出其右者,1987年“青京賽”能力壓於魁智,其實也是二人天分才情之差的正常結果。要知道此時小言正式登上京劇舞臺不過2-3年的時間。

言興朋的演唱並不拘泥於傳統言派,他的藝術多來自於父母傳授,其母張少樓是正宗言派傳人,論心得一般認為高於其夫,少朋先生更多的醉心於馬派,課子之際,自然傾囊。這一點從言興朋的《三孃教子》、《借東風》、《草船借箭》等唱段中可以看出清晰的印記。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言興朋20歲時考入浙江京劇院,受“杭州餘叔巖”陳大護先生頗多指點,同時武生名家李秋森曾傳授《挑滑車》、《惡虎村》、《周瑜歸天》等武生戲。文武老生的功底,言、馬、餘三大流派的融匯,讓他比票友出身的祖父有著更廣的戲路子。

藝兼言、馬、餘的言興朋,在繼承、拓展言派劇目同時,以一出《曹操與楊修》成為小言的代表作,他扮演的楊修,充分發揮言派唱腔傳情、細緻、起伏跌宕的藝術特色,很好的塑造了一個才華橫溢又狂傲不羈的悲劇性人物形象,深得行家及觀眾讚賞。言興朋較好的繼承了言派委婉、細膩略顯囉嗦的藝術特色,又從其父習得馬派的飄逸、瀟灑,並能加以有機結合,有所發展。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盛世美顏 言興朋

總之,言興朋有罕見的藝術天賦,是不可多得的大師級人才,只可惜過分的聰明導致了浮躁取巧,浮躁取巧最終導致了其“興朋”之志半途而廢。

不知什麼原因,言興朋現久居美國,只有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才會回到上海京劇院,進行表演。現在的言派老生傳人中,能稱得上是正宗言派的,只有言興朋一人。所以,言興朋的不登臺,是一大損失。著名老生關棟天曾公開憤怒指責言興朋出走之事“偌大的上海灘,還容不下一個言興朋”。

具體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實在令人抱憾。

三、文武老生、“猴戲”天才、“小萬春”李陽鳴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李陽鳴出身梨園世家,北猴王李萬春之孫,李卜春之子,為李門第四代傳人。

3歲在家跟隨祖父李萬春先生學藝,六歲就與祖父同臺演出《鬧天宮》,飾演哪吒,7歲又與祖父同臺演出《鬧天宮》,飾演"馬童",9歲與祖父同臺演出《鬧天宮》飾演小猴。李陽鳴是深得真傳的,有著“小萬春”的美譽,年僅11歲就獲大獎,被看做是前途無量的大武生。但是,這樣一位優秀的好演員,卻被病魔纏身,2013年,年僅37歲的他英年早逝,令人嘆惋。

四、“梅、張”青衣兩門抱,梅花獎得主姜亦珊

姜亦珊,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獲得者。工青衣,張(君秋)派,梅(蘭芳)派,畢業於第四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首屆中國京劇流派班。先後師從何順信、姜鳳山、燕守平、朱紹玉、沈福存、王志怡、李維康、李玉芙、李金鴻、蔡英蓮、張學敏、閻桂祥、馬小曼、沈健瑾、劉長瑜、孫毓敏、楊春霞、劉紅霞、韓玉鳳等。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2000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派傳人薛亞萍女士為師。

2008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派傳人梅葆玖先生為師。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姜亦珊不僅學習張(君秋)派,而且和梅葆玖先生學習梅蘭芳梅派藝術,這在梨園界是極少見的。而姜亦珊能在張、梅兩派上有所造詣,不僅得益於薛亞萍、梅葆玖兩位師父的悉心傳教,而且與姜亦珊在京劇的藝術道路上的不斷努力、鑽研是分不開的,這種轉益多師、博採眾長的勤奮精神成就了姜亦珊,她融合所學運用到舞臺實踐,憑藉新編戲《大漠昭君》榮獲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精益求精的姜亦珊不負眾望又在2013年摘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項——梅花獎。

2019年12月5日,姜亦珊離世,年僅41歲 。

五、酷肖其父裘盛戎的“名淨”裘少戎

裘少戎,生於1957年,京劇淨角,出身於梨園世家,裘盛戎之子,原名裘明,為了表示子承父業,1981年改名“裘少戎”。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裘少戎畢業於中國戲曲學校,師從孫盛文等老師。直到1977年才在方榮翔等師哥的幫助下,學演《赤桑鎮》《秦香蓮》《姚期》等裘派名劇。舞臺形象嗓音酷似其父,曾與譚元壽、王玉敏等名家合作過《失空斬》《打龍袍》等劇目,在”紀念裘盛戎誕辰80週年”的活動中,抱病參演,頗受好評。

當他大展宏圖之際,卻身患晚期肺癌,生命的時間只有三、四個月。但少戎沒有被無情的病魔所嚇倒,他以頑強的毅力,樂觀的態度與病魔和死神抗爭著,並一直堅持參加中國京劇音配像的工作,共錄製了十齣戲。就在他生命垂危的最後時刻,他仍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心為振興京劇事業,保留裘派藝術珍品做著貢獻。他以驚人的毅力,強忍著癌病的折磨,用盡了全部心血、氣力錄完了他今生今世最後一齣戲《龍鳳呈祥》。

1996年去世,年僅39歲。

六、英年早逝,生命永遠定格在24歲的坤生——楊雙赫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楊雙赫,出生於1990年,是河南省京劇院第一位在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中獲得金獎的演員,之後順利進入第六屆青研班學習。

在豫劇根基深厚的河南,能出來這麼一位京劇好苗子,也使得楊雙赫成為院裡重點培養的對象。2009年,拜京劇表演藝術家葉蓬為師,潛心學習楊派老生藝術。

【天使譚】六位令人惋惜的京劇演員,這真是“人生難預料”!

楊雙赫,永遠的24歲

2014年9月27日:楊雙赫因病去世,終年24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