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填料:古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中的英語典故

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對源語言文化的瞭解,深入瞭解文化知識,對於語言的學習大有裨益。今天特整理了部分典故供大家學習瞭解


英語填料:古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中的英語典故


1.An Apple of Discord爭鬥之源;不和之因;禍根An Apple of Discord直譯為“糾紛的蘋果”,出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傳說希臘阿耳戈英雄(Argonaut)珀琉斯(Peleus)和愛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兒西蒂斯(Thetis)在珀利翁山舉行婚禮,大擺宴席。 他們邀請了奧林匹斯上(Olympus)的諸神參加喜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惟獨沒有邀請掌管爭執的女神厄里斯(Eris)。這位女神惱羞成怒,決定在這次喜筵上製造不和。於是,她不請自來,並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個金蘋果,上面鐫刻著“屬於最美者”幾個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蒂(Aphrodite),都自以為最美,應得金蘋果,獲得“最美者”稱號。她們爭執不下,鬧到眾神之父宙斯(Zeus)那裡,但宙斯礙於難言之隱,不願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們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評判。三位女神為了獲得金蘋果,都各自私許帕里斯以某種好處:赫拉許給他以廣袤國土和掌握富饒財寶的權利,雅典娜許以文武全才和勝利的榮譽,阿芙羅狄蒂則許他成為世界上最美豔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貴、榮譽和美女之間選擇了後者,便把金蘋果判給愛與美之神。為此,赫拉和雅典娜懷恨帕里斯,連帶也憎恨整個特洛伊人。後來阿芙羅狄蒂為了履行諾言,幫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絕世美女海倫(Helen),從而引起了歷時10年的特洛伊戰爭。不和女神厄里斯丟下的那個蘋果,不僅成了天上3位女神之間不和的根源,而且也成為了人間2個民族之間戰爭的起因。因此,在英語中產生了an apple of discord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any subject of disagreement and contention;the root of the trouble;dispute等意義  這個成語最初為公元2世紀時的古羅馬歷史學家馬克·朱裡·尤斯丁(Marcus Juninus Justinus)所使用,後來廣泛的流傳到歐洲許多語言中去,成為了一個國際性成語。  

eg: He throwing us an apple of discord,we soon quarrelled again.  

The dispute about inheriting estate formed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m.  

This problem seems to be an apple of discord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SA.

2.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點;薄弱環節;要害    

The Heel of Achilles直譯是“阿基里斯的腳踵”,是個在歐洲廣泛流行的國際性成語。它源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臘聯軍裡最英勇善戰的驍將,也是荷馬史詩Iliad裡的主要人物之一。傳說他是希臘密耳彌多涅斯人的國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兒西蒂斯所生的兒子。阿基里斯瓜瓜墜地以後,母親想使兒子健壯永生,把他放在火裡鍛鍊,又捏著他的腳踵倒浸在冥河(Styx)聖水裡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渾身象鋼筋鐵骨,刀槍不入,只有腳踵部位被母親的手捏住,沒有沾到冥河聖水,成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戰爭中,阿基里斯驍勇無敵,所向披靡,殺死了特洛伊主將,著名英雄赫克託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無法傷害他的身軀。後來,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點告訴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終於被帕里斯誘到城門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腳踵,負傷而死。  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稱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eg:The shortage of fortitude is his heel of Achilles.  

His Achilles' heel was his pride--he would get very angry if anyone criticized his work.

3.Helen of Troy 直譯"特洛伊的海倫",源自源自荷馬史詩Iliad中的希臘神話故事。    

Helen是希臘的絕世佳人,美豔無比,嫁給希臘南部邦城斯巴達國王墨涅俄斯(Menelaus)為妻。後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臘,在斯巴達國王那裡做客,他在愛與美之神阿芙羅狄蒂的幫助下,趁著墨涅俄斯外出之際,誘走海倫,還帶走了很多財寶  此事激起了希臘各部族的公憤,墨涅俄斯發誓說,寧死也要奪回海倫,報仇雪恨。為此,在希臘各城邦英雄的贊助下,調集十萬大軍和1180條戰船,組成了希臘聯軍,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門農(Agamemnon)為聯軍統帥,浩浩蕩蕩,跨海東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圖用武力奪回海輪。雙方大戰10年,死傷無數,許多英雄戰死在沙場。甚至連奧林匹斯山的眾神也分成2個陣營,有些支持希臘人,有些幫助特洛伊人,彼此展開了一場持久的惡鬥。最後希臘聯軍採用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Odusseus)的“木馬計”,裡應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臘人進城後,大肆殺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殺死,特洛伊的婦女、兒童全部淪為奴隸。特洛伊城被掠奪一空,燒成了一片灰燼。戰爭結實後,希臘將士帶著大量戰利品回到希臘,墨涅俄斯搶回了美貌的海倫重返故土。這就是特洛伊戰爭的起因和結局。正是由於海倫,使特洛伊遭到毀滅的悲劇,真所謂“傾國傾城”,由此產生了Helen of Troy這個成語。  

特洛伊戰爭的真實性,已為19世紀德國考古學家謝里曼在邁錫尼發掘和考證古代特洛伊古城廢墟所證實。至於特洛伊城被毀的真正原因,雖然眾說紛紜,但肯定決不是為了一個美女而爆發這場戰爭的,與其說是為了爭奪海輪而打了起來,毋寧說是為了爭奪該地區的商業霸權和搶劫財寶而引起戰爭的。所謂“特洛伊的海倫”,實質上是財富和商業霸權的化身。中國歷史上也有過“妲己亡商”,“西施沼吳”等傳說,以及唐明皇因寵楊貴妃而招致“安史之亂”,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等說法。漢語中有個“傾國傾城”的成語(語出《漢書·外戚傳》:‘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這裡的“傾”字一語雙光,既可指美豔非凡,令人傾倒;也可紙傾覆邦國。其含義與Helen of troy十分近似。  在現代英語中,Helen of Troy這個成語,除了表示a beautiful girl or woman;a beauty who ruins her country等意義外,還可以用來表示a terrible disaster brought by sb or sth you like best的意思。 

 eg:It is unfair that historians always attribute the fall of kingdoms to Helen of Troy.  

She didn't think of the beautiful umbrella bought the day before should become a Helen of Troy in her family.Because of this she and her husband quarreled for a long time.

4.The Trojan Horse木馬計;暗藏的危險;奸細     

The Trojan Horse直譯"特洛伊木馬",是個國際性成語,在世界各主要語言中都有。來自拉丁語equns Trojanus.這個成語甚至還進入到漢語詞彙中,在《矛盾論》中,談到《水滸傳》中宋江三打祝家莊時,就用了“木馬計”這個典故。  、

這個成語出自荷馬史詩《奧德賽》。希臘人和特洛伊人交戰10年之久,勝負未決。最後,希臘著名的英雄奧德修斯(Odusseus)想出了一個木馬計,用木頭做了一匹巨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體希臘將士偽裝撤退,乘船隱藏在附近的海灣裡,而奧德修斯率領20名勇士事先藏進媽肚。特洛伊人誤認為希臘人已經敗退,大開城門,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馬,以為這是希臘人敬神的禮物,就把它當作戰利品拖進城來,大擺宴席,歡慶勝利。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夢正在酣,毫無戒備的時候,藏在木馬裡的希臘英雄們都爬了出來,打開城門,發出信號,與附近海灣裡返回的希臘大軍裡應外合,一舉摧毀了特洛伊城。  因此,The Trojan Horse經過不斷引用而成為一個廣泛流傳的成語,常用來比喻the hidden danger;the covert wreckers(內奸);to engage in underhand activities等的意義。  

eg:The superpowers are always sending the Trojan horses to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y are defeated only because of the Trojan horse in their countr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