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講投資者應該逢低買資產還是應該遇到合適的價格就買?

投資君


從理論上說,投資者應該是在逢低買資產(股權)。而實際上,是在合適的時候買進資產(股權)。

首先,作為投資者,實現的事利益最大化,也就是投資的收益最大化。資產的價值體現在交換和變現過程中。作為投資人,肯定是要在低點進,持有後實現期望值後,逢高處,從而實現獲利。

其次,作為資產,也就是股權的本身,其價值體現在使用價值。從價值倫得角度看,就是使資產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實現它的循環過程。

第三,逢低與合適,本身就是一個對應而又統一得概念。作為投資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判斷標準,什麼時候是“逢低”,什麼時候是“合適”,是按照他去所定的標準如衡量和判斷的。並且這種判斷,更多的時候,不會受外界干擾。

第四,理論,是在純理論而不考慮外界因數基礎搶的決定結果。往往,我們在說到“理論上”的時候,完全就是沒有顧及實際情況,或者說是不敢確定性的說法,是一種圓滑得措辭。

資產的價值,體現在投資人在做出決定時,綜合情況夠形成的一個決定。這個決定與別人無關,因為他是站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個時期得需求而已。

華爾街,是世界投資大師聚集地,也是世界股票金融市場的中心地帶。利弗摩爾,索羅斯,巴魯克,羅傑斯,紐伯格等投資巨擘,他們的投資交易理論就是“止損”。這在縱觀華爾街百年風雲,他們所倡導的投資理論。

對,毫無疑問,就是是止損。被譽為世界長壽炒股贏家的羅伊紐伯格,曾經說過不接受虧損現實就等待滅亡,而接受虧損現實的做法,便是立即止損。

所以說,投資人在什麼時點進入與退出,是再他做出決定得那一個時期的環境因素決定的,與別人沒有可比性。

投資者逢低和合適,要很好的結合,並形成一套理論,指導實踐才是最主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啟發!


安揚糛


這個事情要看當時的情況。實際上我們都想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買入一個資產。但是我們真的能有這樣的逢低買入的機會呢?很顯然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等了很多年依然沒有這樣的逢低買資產的機會怎麼辦?

那我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求以一個合適的價格進行購買。這就像你去一個商場購物,你講了關天價,但是人家就是不還價。怎麼辦?既然你相中了,又感覺價格很可以。那你就轉身買入好了。

所以實際上逢低買資產和遇到合適合的價格就買只不過是兩種策略。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策略就好。沒有必要在兩種策略中進行評估哪個更好。它們的好壞只是相對不同的環境而言,那個更適合而已。

比如巴菲特年輕時代喜歡購買打折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目的是以5角錢購買2元錢的東西。

但是隨著時代變化,他發現這一套策略不好使了。因為這樣的上市公司大多有很多問題要處理,而且還要負責所屬員工的工資等。最終是很難賺到錢的。

於是後期他就改成了以合適的價格買入一個好公司的股票這種策略了。他現在用這種策略也買了很多好公司的股票,也賺了不少錢。


孟可的思想空間


投資者最忌諱的就是做自己認知外的事情。

如果只是逢低買入,那你為什麼覺得這是低點?

真正理性的投資者對資產有自己的估價,到預期價格,風險收益比合適的時候就果斷買入。

貪多嚼不爛,但是沒有人願意慢慢變富,都想一步登天,等低價抄底,大多數人都因為貪婪而血本無歸。

我是金融從業的心理諮詢師,擅長衍生品投資分析,歡迎關注我,每日一篇深度好文帶你成長。



韓熙程


或許我可以把你的問題理解為抄底還是順勢?這兩個方向都有一些共同點,資金方面不要借錢,最好是自有資金,價格或者位置方面也是不要在高位,擇時非常重要,也是普通投資者能夠穩定盈利的關鍵!抄低的時候要價格足夠低,低到市場人人都不抱希望為止,好比一個東西市場常年均價1塊,那麼它低於0.5元是就要開始分批買入,注意是分批不是一次性,因為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跌倒0.1,下跌趨勢中抄底只能這樣,而且時間成本較高,心裡壓力較大,對於東西的內在價值要有一定的信心,這樣你才會當價格漲到1.5時才會賣出,至於後面是不是漲到2塊就跟你沒關係了。順勢交易的話那就是等待趨勢的明確關鍵點才會去參與,並且有很大概率是不斷試錯的過程,防止整體資金大幅回撤,只要是順勢不斷測試總有一次是正確的,對資金和倉位管理更加嚴格理性,時間成本上壓力不大,只是心理層面容易波動干擾!這也是往往整體資金上升是較慢比較穩定,適合短中線操作,但是這類操作需要一定的市場經驗和自控力,稍有不慎就會被市場淘汰或者變身紅眼賭徒。至於那些市場熱鬧時才參與的人註定是韭菜的命運[祈禱][祈禱][祈禱]


小小投機家


我正面回答一下你的這個問題:你的兩個結果導向分別對應了格雷厄姆前期的投資理念和巴菲特後期的投資理念,也就說菸蒂股和價值投資的區別。

然後我深入給你回答一下:

第一,是否投資購買一項資產取決的因素非常多,主要包括內外兩個方面:資產本身的質量和資產(股權)所在行業的預期!

第二,影響這項資產(股權)的預期,包括現有行業中的潛在競爭者、直接競爭者、政策影響因子、上下游議價能力以及處於價值鏈的位置等多方因素,如果它的現值高於談判的成交價格,那是值得購買的,反之亦然!

第三,這項資產的內在價值主要集中在它的產品結構上,如果是房地產企業,要關注他的土地儲備和在建工程,另外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土地變性問題;如果是製造業,一定要關注他的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他的上下游供應商(主要考察關聯性)!

最後,逢低購買資產指的是時間上的因素,是買入機會的選擇,這個取決於併購方的決策能力,而遇到合適的價格意味著大多數行業分析者都能遇到的一個客觀事實,所以在主觀決策和客觀事實的平衡上要把握好,這是一個體系化的決策過程,也是一種體系思維,他不存在“理論”

以上內容,歡迎補充和討論~


晨德


我覺得這個問題要根據不同的投資對象決定操作方式。

但是很多經驗告訴我們,參與低買高拋不會每次都是踩得很穩,我一直建議的定投指數基金的目的就是,就是避免擇時出錯,我們難以通過預測出每個底部和頂部,還不如安心的做定投,獲取理想收益。

結合題主問題,我更傾向於遇到合適的價格買入,自己設定一個心裡購買價格區間,這樣也省得我們去揣測真正的底部和頂部。




文軍的vlog生活


長期投資者應該認真考慮逢低買入。


熱點財經zhou哥


合理價格逢低分批買入,長期持有,中級泡沫分批賣出


陽光明媚079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分時機、經濟形勢。

1、比如說現在處於疫情期間,全球股市都處於下跌之中,那就必須逢低買資產,而不是所謂的價格合理就買,否則在短期內就會損失很多,等待上漲的週期也很漫長,不能輕易出手,必須價值低估,而且要低估很多,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底在哪裡,那就保守一點,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買了高盛的優先股交易價格110美元左右,但實際成交後下跌半年時間,最低跌到55美元左右,3年後,雖然巴菲特掙了很多錢,但是事後他自己也後悔買早了,交易價格太高了,否則掙的更多;

2、如果處於2019年股市行情,從低點到高點的上漲過程中,就得價格合適買了,因為短期內價格下不了了,必須隨行就市,抓緊買,等漲。比如:當時A股的茅臺,19年初也就600元左右吧,如果你要等它下跌到200元,基本沒可能了,就必須隨行就市買入上車,後面就可以等漲了。

時機、趨勢、形勢的選擇非常重要,選擇大於努力在金融市場一樣有效。


好望角的燈塔


首先什麼是低?每個品種都不一樣。然後什麼是價格合適?都不能簡單概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