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這是南宋僧人志南的詩歌,如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也許很少有人會去想,

所謂“杖藜”究竟意味著什麼

杖藜是柺杖,但又不僅僅是柺杖。它背後有一個通過《莊子》和《史記》流傳了兩千多年的故事,說的是孔門弟子原憲和子貢之間的某次會面。窮困潦倒的原憲手持杖藜而應門,把富有千金的子貢批評得啞口無言。從此以後,古代的那些清貧文人們就常常以原憲自比,以杖藜入詩。僅僅在唐代,曾經詠歎過原憲的詩人就包括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杜荀鶴、劉長卿……

當古代文人落魄時,他們會想,我,就如同孔子那位貧寒而有氣節的弟子原憲。原憲是古老的精神支柱,陪伴他們度過那些慘淡的歲月。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一)邦無道,谷,恥

說原憲的杖藜之前,首先要說說原憲這個人。原憲字子思,《孔子家語》說他比孔子小三十六歲(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15年),是宋人,他和同為宋人的孔子還是“老鄉”。

孔子有七十二賢弟子,但並不是每個弟子都像子路、子貢一樣被記錄了那麼多故事。《論語》裡只有兩件關於原憲的事,一是向孔子問“恥”與“仁”,二是做孔子的家臣卻不願拿俸祿。但他在孔門弟子中又是非常特殊的一位,《論語》二十篇,只有六位孔門弟子的名字見於標題,分別是公冶長,冉雍(仲弓)、顏淵、子路、子張和原憲,屬於原憲的那一篇就是用“憲問恥”開頭的“憲問篇第十四”。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原憲向孔子問“恥”,孔子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邦有道,谷。邦無道,谷,恥也。”意思是,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就該做官領薪俸;國家政治黑暗,再做官領俸就是恥辱。

其實孔子回答得有一些跑題。原憲問的是“什麼是恥”,即可以在各種情況下通用的定義,比如說違背社會公序良俗就是恥,或者行為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就是恥,但孔子只舉了一個例子。至於這個例子反映出怎樣的標準,那就要原憲自己去揣摩了。

換個角度來說,原憲的問題從對“恥”的研究變成了對“有道”、“無道”的判斷,變成了應不應該“谷”。那麼,當時的世道究竟算不算無道呢?孔子沒有談。從孔子本人強烈的從政理想和樂於推薦弟子出仕來看,當時的時局即使不是太好,也算不上“無道”。但原憲未必這麼想,他一輩子都沒有做官得“谷”的興趣,他唯一做過可以稱得上是“官”的職務,是給孔子做家臣。

孔子擔任魯國司寇時,“原思為之宰”。這個“宰”就是替卿大夫辦事的總管。當時的工資以糧食來折算,孔子要給原憲發小米九百,可能單位是斛,原憲竟然不要。孔子說,就算你自己不用,也可以拿去給你地方上的窮人。孔子說得比較客氣,其實原憲本人就是沒過過什麼好日子的窮人,還用得著給別人?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二)杖藜應門:原憲的安貧樂道

《論語》說,原憲曾經問老師孔子,“沒有好勝、自誇、怨恨和貪心這四種毛病,可以說是仁人了嗎?”孔子說,做到這些已經很難,但還不是仁。

原憲問的就是他的心聲、他的追求——他不關心名利,他想要成就的,就是沒有好勝、自誇、怨恨和貪心的一個簡樸的人,一個平和安適的人,這是他的人生理想。

孔子去世之後,原憲的生活更糟糕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亡在草澤中”,《莊子·讓王》說他住處破敗,屋頂長草,門戶破爛,用彎曲的桑木做門軸,屋頂漏水,地面溼滑。在生活這麼慘淡的時候,子貢來了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趙孟頫《甕牖圖卷》局部,表現子貢見原憲的場景


子貢是貴族出身,又喜歡經商,是孔門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位。《史記·貨殖列傳》首先說到的就是子貢,“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錢穆說子貢是“中國歷史上私家經商之第一人”。孔子去世之後,子貢來找原憲。《莊子》說子貢穿著華麗的衣裳前來,小巷子都容不下他那氣派的大馬車。《史記》裡比較謹慎,只說子貢來的時候,車馬接連,碾著野草進入原憲住的窮巷。原憲穿著破舊的衣帽、拄著杖藜來見自己的同門。子貢嘲笑他說“夫子豈病乎?”原憲平靜地回答說,“我聽說,沒錢叫窮,學道而做不到叫做病,我現在是窮,不是有病。”

寥寥幾個字的言辭交鋒,子貢完敗。司馬遷說子貢慚愧地離開了,一輩子都為自己的話而感到羞恥。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趙孟頫《甕牖圖卷》局部,表現子貢見原憲的場景

這個小故事出自《莊子·外篇》中的《讓王》,蘇軾認為《讓王》等篇“皆淺陋不入於道”,屬於偽作,章學誠說這並非偽作,而是莊子後學之作。不管是偽作還是後學之作,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都很值得懷疑。

子貢和原憲都被視為孔門最傑出的弟子,他們隨侍孔子多年,打的交道想必很多,互相應該有所瞭解。作為隨孔子周遊列國、經歷陳蔡之圍的人,子貢會膚淺地以外表來看人嗎?孔子到鄭國的時候,鄭人對子貢形容孔子“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欣然笑著對子貢說:“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子貢以“言語”成就孔門十哲,最擅外交和言辭,又怎麼會膚淺到去嘲諷終其一生追求“克、伐、怨、欲”的原憲呢?

(三)從莊子到司馬遷

也許這只是戰國時士人們的一次想象:當著名的的富弟子子貢遇到窮困的同門原憲,會是怎樣一個戲劇性的場面?

他們覺得,學到孔子“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精神的窮人原憲,會當場給富人子貢一個好大的難堪。這個實在是一個證明仁義否定物慾,品德高過名利的生動場景。

漢文帝時期韓嬰的《韓詩外傳》還在《莊子·讓王》的基礎上更加添油加醋,不但生動地描寫原憲的窮困,“正冠則纓絕,振襟則肘見,納履而踵決”,還想象出原憲見子貢離去時放聲歌唱的灑脫豪情,“原憲乃徐步曳杖,歌《商頌》而反,聲滿於天地,如出金石”,場景更加豐滿了,潦倒的原憲卻完完全全一派“窮且益堅”的君子高風。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再之後,這個被《莊子·讓王》渲染出的原憲獲得了司馬遷的情感共鳴。司馬遷也曾經過人生坎坷,在《報任安書》中提出了“痛苦出詩人”的“發憤著書”說。原憲那種貧困而內心自足的丰姿令司馬遷相當神往,他不但在《仲尼弟子列傳》中記敘了原憲的事蹟,還在《遊俠列傳》中又一次提到他:“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苟合當世,當世亦笑之。”但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人卻世代傳頌而精神不死,“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四百餘年,而弟子志之不倦。”

不知道司馬遷在描寫原憲時,是不是正想到身逢大難的自己?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後來的貧困文人們讀起《史記》或《莊子》,看到顏回和原憲這些孔門弟子身居陋室而不改其道,窮困疲敝依舊端坐絃歌,他們終於能夠在慘淡的生活中再找到一絲絲光亮。在痛苦和荒涼裡,堅守其道的原憲使他們還能獲得一點心靈的安慰:原來夫子的弟子也曾經這麼窮過……窮得高貴,窮得坦然。

(四)杖藜之行:唐代的原憲之風

原憲之後一千年,唐朝建立了。這是中國古代王朝文明的高峰。這是個胸懷博大、兼容幷包的年代,儒、釋、道三教都相當興盛。孔子被定格為聖人,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玄宗下詔稱孔子為先聖,諡曰文宣王,原憲被封為“原伯”,子貢比原憲的地位要高一些,被追封為“黎侯”。

唐代也是道教揚眉吐氣的年代。天寶初,唐玄宗封莊子為“南華真人”,稱其書為《南華真經》。由於《莊子》記載了原憲故事並表示讚揚,他也成了道家推崇的對象。曾得唐玄宗問以道法的吳筠寫了一首《高士詠·原憲》:

“原生何淡漠,觀妙自怡性。蓬戶常晏如,絃歌樂天命。

無財方是貧,有道固非病。木賜欽高風,退慚車馬盛。”

在儒家和道家都頗有地位的原憲,一時間成了文人們最熟悉的古代人物之一,唐朝的社會情況也使文人們常常想起孔門這位生活窘迫、個性狷介的弟子。在安史之亂之前,唐朝都顯得繁榮、強大、生機勃勃。無數才子志士豪情澎湃,要為這個強大帝國添磚加瓦。但能夠如願以償實現理想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很多文人只能在下層張望著上層社會的朱門,期待著,彷徨著,失落著,茫然著……於是,屬於原憲的文學空間出現了。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有的詩人自比原憲,滿腹才華卻如此窮困,這種世道不公使他們感到惶然和焦躁,無法保持平和的心態,更多是愁情傷怨和牢騷憤激。長期生活無著、無法尋求功名的杜甫是其中的代表。他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說,“才高心不展,道屈善無鄰。處士禰衡俊,諸生原憲貧。”《奉贈蕭二十使君》中他又感傷地寫道,“不達長卿病,從來原憲貧。監河受貸粟,一起轍中鱗。”對自身遭際的不滿、對前途的失望溢於言表。

也有文人心態平和,從原憲身上看到了安貧樂道。他們說,簡單平淡的生活正是我所追求的。也許他們確實這樣想,也許只是自嘲和自我安慰。王績被召不出,以病辭謝,他說“顏回唯樂道,原憲豈傷貧”, 王維《山中示弟》中勸誡說,“莫學嵇康懶,且安原憲貧。”孟郊在《傷時》裡寫道“我亦不羨季倫富,我亦不笑原憲貧。有財有勢即相識,無財無勢同路人。”

沈佺期《傷王學士》回顧這位朋友說,“原憲貧無愁,顏回樂自持。”就連曾經擔任宰相的武則天曾侄孫武元衡也在《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裡說,“原憲素非貧,嵇康自寡慾。守道識通窮,達命齊榮辱。”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武元衡畫像

對這樣一些心平氣和的清貧文人而言,原憲曾經當著子貢的面拄過的“杖藜”就是恬淡生活的象徵。“杖藜”意味著田園,意味著淡泊,意味著遊心世外、遠離名利,意味著“窮並快樂著”的精神狀態。“杖藜”象徵著士人們舒朗的心胸,象徵著雅緻的情懷,象徵著山川風物之美,象徵著怡人的小橋流水枯樹昏鴉。

於是,清寒的文人們紛紛拿著“杖藜”,走到田間野外:

劉長卿說,“時因杖藜次,相訪竹林東。”(《贈西鄰盧少府》)

柳宗元說,“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種仙靈毗(《本草》:淫羊蕾,即仙靈毗也)》)

白居易說,“杖藜舍輿馬,十里與僧期。”(《秋遊平泉,贈韋處士、閒禪師》)

錢起說,“杖藜仍把菊,對卷也看山。”(《山園秋晚寄杜黃裳少府》)

郎士元說,“或掉輕舟或杖藜,尋常適意釣前溪。”(《贈強山人》)

杜荀鶴說,“鳥徑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樹搖風。”(《秋日湖外書事》)

司空圖說,“倒酒既盡,杖藜行過。孰不有古,南山峨峨。”(《詩品二十四則·曠達》)

在《全唐詩》裡,以“杖藜”入詩最多的還是杜甫。他說,“杖藜復恣意,免值公與侯。”(《晦日尋崔戢、李封》)似乎手扶杖藜就能暫忘憂愁,但更多的時候,他依舊心情抑鬱:“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絕句漫興九首》)“杖藜俯沙渚,為汝鼻酸辛。”(《暇日小園散病,將種秋菜,督勒耕牛,兼書觸目》)他經過現實生活的慘痛,很難像別的詩人那樣認同原憲的風骨了

扶過橋東的“杖藜”出處:古代清貧文人,心中都藏著孔門弟子原憲

(五)心燈不滅

唐代之後,原憲依舊是照亮古代清貧文人的一盞心燈。宋代時杖藜扶著僧人志南過了橋東,王安石在鍾山之廬與到訪的朋友見面時,自比原憲和莊周,“已知原憲貧非病,更許莊周知養恬。”(《謝郟亶秘校見訪於鍾山之廬》)。元曲裡唱著“臣寧可閒居原憲貧,不受夢筆江淹悶。樂陶陶三杯元亮酒,黑婁婁一枕陳摶困。”明代的畫家們時常畫著《子貢見原憲圖》。他們依舊像唐代詩人一樣詠歎原憲,其實詠歎的是真正清貧或假裝嚮往清貧的自己。

原憲的杖藜和顏回的瓢,都成了清寒名士的代名詞。文人們千百年裡一直津津樂道於富弟子子貢與窮弟子原憲這兩位先賢的故事,用《莊子·讓王》裡原憲擲地有聲的話語來勉勵自己:“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憲不忍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