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軍東征為奪回耶路撒冷?解密被遺忘的歐洲中世紀東征史!

十字軍東征,對於不瞭解歐洲歷史的人來說是一個十分陌生的詞。十字軍東征主要發生在公元1096年-1291年,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黑暗的中世紀。這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准許下的戰役,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對他們認為是異教徒的國家發動持續近200年的宗教戰爭。參加這場戰爭的士兵配有十字標誌,因此稱為“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為奪回耶路撒冷?解密被遺忘的歐洲中世紀東征史!

十字軍標誌

十字軍東征最初參與成員比較複雜,有騎士、商人、農民等各個階層,這些人大部分是自願的,受拜占庭帝國之邀,參與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的戰爭。這些十字軍也非拜占庭帝國主力部隊,東正教徒也參加其中幾次十字軍。


十字軍東征為奪回耶路撒冷?解密被遺忘的歐洲中世紀東征史!

第一次十字軍東征

十字軍東征從表面看更多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宗教衝突,但不完全是。十字軍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勢力對穆斯林統治的西亞地區作佔領並建了一些基督教國家,因而也被形象地比喻為“十字架反對弓月”;但也涉及對“基督教異端”、其他異教徒和對其他天主教會及封建領主的“敵對勢力”的征服,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將矛頭指向了東正教的拜占庭帝國。

天主教徒相信,十字軍的最初目的是收復被穆斯林統治的聖地耶路撒冷。當塞爾柱土耳其的穆斯林與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對戰並取得軍事勝利後,十字軍的戰役為響應拜占庭的求助而被點燃了。曠日持久的戰役斷斷續續在黎凡特地區(地中海東岸,大致在今天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一帶)展開,戰爭中敵友雙方界線不完全是按宗教劃定,例如第五次東征時基督徒們與羅姆蘇丹國結盟。

十字軍東征為奪回耶路撒冷?解密被遺忘的歐洲中世紀東征史!

黎凡特地區

但是十字軍東征的動機是不純的。十字軍雖然以捍衛宗教、解放聖地為口號,但實際上是以政治、社會與經濟等目的為主,伴隨著一定程度上的劫掠,參加東征的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目的,甚至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劫掠了天主教兄弟東正教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十字軍東征為奪回耶路撒冷?解密被遺忘的歐洲中世紀東征史!

伊斯坦布爾

所以,美國學者朱迪斯·M·本內特在他的著作《歐洲中世紀史》裡寫道,“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慾”。 到1291年,基督教世界在敘利亞海岸最後一個橋頭堡——阿卡被攻陷,十字軍國家的命運告終。十字軍東征對西方基督教世界造成了深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影響,其中有些痕跡至今尚存,最明顯的應該是位於歐亞交界處的土耳其的全面伊斯蘭化。

由此可見,所謂十字軍東征,絕不單純是為了奪回耶路撒冷這麼簡單,可能更多是為了經濟利益考慮,畢竟在那樣一個年代,吃喝應該是頭等大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