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州3000餘名基層幹部帶著責任清單走進貧困戶家中問需解困——逐項“塗圓圈”挨戶“拔釘子”

涼山州3000餘名基層幹部帶著責任清單走進貧困戶家中問需解困——逐項“塗圓圈”挨戶“拔釘子”

到2019年底,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貧困發生率已降至0%。圖為3月20日,村上幾個孩子在新修的柏油村道上玩耍。記者尹鋼攝

擰開水龍頭,清澈的水流出。3月16日上午,涼山州普格縣大槽鄉大槽村第一書記黃河銀,再次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吉子子日家中查看脫貧進度。

黃河銀手上,拿著一張《貧困戶精準包戶責任清單》。清單上詳細列著他所包的1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目標任務、目標進度、綜合保障三大類。

目標任務一欄,列著收入達標、教育保障、醫療保障、住房保障、安全飲水、生活用電等12項任務。每項任務對應一個小圓圈。空心圓圈,表示沒有完成;塗黑的實心圓圈,表示已完成。經認真核實,黃河銀用鉛筆將吉子子日家清單上“安全飲水”項目對應的空心圈塗黑,“塗了圓圈,就表示他家這項脫貧任務已完成”。

近幾天,包括黃河銀在內的涼山州3000餘名基層幹部,都領到這樣一份責任清單。幹部帶著責任清單走村入戶、摸排調研、問需解困,一個據點一個據點打扶貧“殲滅戰”。這是一張作戰圖。涼山州扶貧開發局副局長董紅兵說,2月以來,涼山州向7個未摘帽貧困縣的基層幹部下發《貧困戶精準包戶責任清單》,要求幹部深入所包貧困戶,以戶為單位,檢查脫貧任務推進情況,逐項攻克難題。

這是一個重要轉變。經過前幾年艱苦努力,目前全州脫貧地區基礎設施、住房建設等大部分戰場已“掃清”,只餘3.7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主要集中在7個未摘帽貧困縣。涼山州的脫貧攻堅工作從前期的陣地戰逐步轉為“攻堅戰”,需“一個堡壘一個堡壘攻,一個據點一個據點拔。”這個“據點”就是“貧困戶”。

相比前期按照交通、住房、產業、醫療、教育等類別推進工作的方法強調“線”,“精準包戶”更聚焦“點”,其最大特徵是目標更準、責任更清、力量更優。每個鄉村幹部都“包”下1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一旦脫貧不力,將問責包戶幹部。

“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反映問題。”董紅兵說,通過更多力量在“戶”上聚集,精準攻堅,構建全員責任體系,“就像社區網格化管理”。

按照責任清單工作要求,包戶幹部由包村鄉鎮幹部、村三職幹部(村支書、主任、文書)、駐村工作隊員組成,人手一份責任清單,按月上報清單推進情況。

“我每次到貧困戶家中,都要拿出清單仔細查看,哪些圓圈沒塗黑,有什麼難題,都寫在筆記本上。然後和駐村幹部一起解決,並定期向鄉鎮彙報進展。”黃河銀說。

目前,7個未摘帽貧困縣已全部啟動責任清單工作,今年完成脫貧摘帽前將一直持續開展。州、縣將組織督戰組,入村檢查督導包戶責任清單工作執行情況。(記者 王代強 梁現瑞 袁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