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還是決定要來”

熱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還是決定要來”

疫情期間,

有許多人選擇了勇敢逆行。

他們中有人穿上潔白的戰袍,

救治被病毒感染的患者,

也有人捐出一份鮮紅的熱血,

挽救垂危的生命。

不論何種形式,

他們都是這場戰“疫”中的英雄。

林焰:國網福建物資公司員工、共青團員

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
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

疫情期間獻血更勤快了

作為“無償獻血青年突擊隊”的一員,林焰在疫情期間已經是二度逆行。

雖然累計已經獻過37次血,但對林焰來說,這次無疑是最特別的。“疫情期間來獻血,還是帶著點小緊張,畢竟會考慮到安全問題。可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還是決定要來。”到中心之前,林焰在來與不來間小小猶豫了一下,但很快,決定來的念頭就佔了上風。

還是熟悉的獻血大廳,還是熟悉的工作人員,這一次,林焰卻察覺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細節。

填單處,工作人員比以往更加細緻地詢問林焰的健康狀況,以及他的旅居史。林焰明白,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大家負責。中心內還配備了口罩、手消液等防護物資,同時減少了人員密集程度,這一切讓林焰先前的顧慮都放下了。

在距離2月21日獻完1.8治療量的血小板後,3月8日,林焰又出現在中心的獻血大廳。“平時是想起來了就來獻一次,既然這段時間臨床用血比較緊張,我就多獻幾次血小板。

兩週後,間隔時間一過,我又可以再來獻血了。”林焰說。

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

年僅27歲,林焰的累計捐獻全血400毫升,單採血小板68.6治療量。回憶起第一次獻血,他說:“只是大學時期路過獻血車的一次偶發行為,也沒想到後來會成為長期習慣。”

當被問到是什麼讓他一直堅持參加無償獻血,小夥子羞澀地說到:

“開始就是簡單地想盡綿薄之力幫助更多人,這些年眼看著獻血證從小本本到小卡片的變化,捐獻血小板的機器從一種機型變成兩種機型,一次次獻血過程中和中心工作人員慢慢熟悉起來,

於是在獻血這件事上越發疊加了許多感情,更加割捨不掉。”

“其實我獻血真的只是件小事,在中心組織的一次活動中,我還見過超過百次的獻血者,看他們的外表,不會比我年長很多。他們才是要學習的榜樣,值得我敬佩。”小夥子十分謙遜地說,“所以我也想給自己定個目標,也爭取能獻滿100次血,幫助更多的人。”

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

脫下軍裝 熱血不變

疫情期間,原本熙熙攘攘的倉山學生街獻血屋周邊也變得冷冷清清。

“最近來獻血的人明顯少了,看到單位發出招募令,我就趕緊來獻血屋獻了400毫升。整個過程工作人員很貼心地提醒我如何做好防護,我很放心。”

2003年入伍的王昌文在部隊工作時就參與過獻血活動。在他看來,獻血對自己而言只是小事,對需要的人幫助卻很大。

热血逆行者 |“一想到那些等血救命的人,我还是决定要来”

2017年底,王昌文轉業到省委宣傳部宣傳新聞中心。退伍不褪色,中央軍委一聲令下,軍隊火速馳援武漢,投入抗疫第一線,王昌文為曾經也是軍隊的一員感到無比自豪。

看到單位有同事在這次抗疫期間奔赴武漢參與工作,王昌文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盡一份力。因此,在得知血庫缺血的情況後,他二話不說就報名加入了“無償獻血青年突擊隊”。王昌文說:

“無償獻血本就是一件有愛心的事,這次遭遇疫情,獻血救人變得更有意義了。‘若有戰,召必回’,我雖然脫下軍裝,但是一腔熱血不會變,如果抗疫工作有需要,我會毫不猶豫的支援前線抗疫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