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這是一張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八月十五日紀念中華民國煤礦業聯合事務所成立的照片。

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人,也許上面有的人看著眼熟,比如一排右二陳立夫先生;有的人一聽就知道,比如一排左三李四光先生、二排左三胡適先生;再比如這張照片的獲贈人、一排右一朱家驊先生,能掛在他身上的名號就有:中國近代教育家、科學家,政治家,中國近代地質學的奠基人、中國現代化的先驅,歷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代理院長、行政院及考試院副院長、教育部部長、交通部部長、浙江省政府主席、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

拋開歷史課本上的光環,這張照片上集中了民國時期地質勘探幾乎所有的領軍人物和時代精英。但今天要說的是二排右一那個戴眼鏡、時年29歲的高振西先生。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高振西先生(1907.7.7-1991.12.9)

高先生的名字對於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陌生的,少小離家求學的他,原本離我們很遠。在鄉村城市大街小巷,人們享受著生活,似乎沒有必要去了解他,認識他,記住他。但是,像他這樣的人,是不能、也不應該被我們忘記的。

高振西先生是滎陽僅有的兩名院士之一(另一位是地質學家、教育家張伯聲先生)。作為世界著名的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博物館學家、地質科普活動家,高先生主要致力於區域地質的調查和研究,對我國北方晚前寒武紀地層研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是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的主要創建人,地質科普事業的開拓者。他建立了薊縣的中國北方“震旦系”(中上元古界)標準剖面(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闡明瞭福建海岸升降的性質,提出了福建二疊系層序及鄂南“麻土坡煤系”地層單位;長期從事地質教育工作,培養了很多地質人才;對地質科學普及、宣傳工作及地質學史研究有重大貢獻。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位於汜水鎮南屯村的高振西先生故居

1907年7月7日,高振西先生出生在汜水鎮南屯村的一個教師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教師,祖父還中過前清的秀才。家庭的耕讀之風對高振西影響很大。高振西小時在家鄉讀私塾,1917年到汜水縣城上小學。1920年考入省城開封省立第二中學。1924年中學畢業後,考入私立青島大學工科預科。一年之後考入北京大學理科預科,1927年轉入本科地質系。1931年畢業,留校擔任地質系助教至1937年。然後從1937年一直到新中國建國,都在中央地質調查所任職。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1915年北京豐盛衚衕3號地質研究所教室,後為中國地質調查所所址及地質礦產陳列館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大佬們:高振西、李四光、丁文江、章鴻釗、翁文灝、安特生(J.G.Andesson)、裴文中

對今天而言,中央地質調查所已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了,但在民國時期,妥妥的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它為近代中國科學史標註了閃光一頁,作為當時最出色的科學研究機構,地質調查所被視為“中國人偉大的驕傲”、被稱為近代中國地質科學的“聖地”,一大批古生物學、古人類學、地理學、地震學、土壤學等各領域的傑出人才從這裡走出。中央研究院首屆院士中,地學界6名院士有4位出自這裡,1949年後,曾在地質調查所工作過的百餘位科學家中,有近50位先後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同行們驚歎道:“中國地質學如火山噴發般一下子冒出來”。胡適先生在點評一週國內大事的文章中這樣寫道:“這一週中國的大事,並不是董康(財政總長)的被打,也不是內閣的總辭職、四川的大戰,乃是十七日北京地質調查所的博物館與圖書館的開幕。中國學科學的人,只有地質學者在中國的科學史上可算是已經有了有價值的貢獻……單這一點,已經很可以使中國學別種科學的人十分慚愧了。”正是在這樣一個環境裡,高振西先生讓自己的名字成為了中國地質學繞不開的存在。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早在北京大學求學的時候,年僅22歲的高先生便以三篇文章讓他在業內嶄露頭角。《Sinian之意義在中國地質學上之變遷》一文的不少段落被我國以後的“地史學”等教科書所引用,同時,該文“也是中國地質學界關於早期地質學史方面的著述”;《地層內之結核》一文“所倡導的根據結核體的成分和成因,分為硅、鐵、灰質等類結核,並進而分為原生結核和後生結核等論點,迄今仍具有實用價值。這在學科發展史上,也是難能可貴的。”;《江南地質旅行記略》一文將“數十年未決之問題,於此決矣”。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留校任教後,高先生一面從事教學,一面進行科學研究。在1934年以英文在《中國地質學會志》第13捲上發表了自己的成名作《中國北方震旦紀地層的初步研究》,一直到半個世紀以後,文中所述的岩石地層序列仍被廣泛應用,“這一研究成果,被證明是一個劃時代的、有國際影響的基研究性質的重大貢獻”。 同年,高振西與熊永先、高平又聯名發表了《中國北部震旦紀地層》這一研究成果,並在文末列出了疊層石化石圖版。自此以後,中國北方震旦系經典剖面是南口剖面,高振西所創立的“薊縣剖面”是標準剖面的看法就在中國地層學界深深地紮下了根。經國務院批准,薊縣剖面被列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自然保護區,高先生作為“薊縣剖面”的主要發現者,“‘功在震旦’,不僅為國內地質界所推崇,抑且為國外地質界所公認”,這是值得永遠紀念的。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天津薊縣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中央地質調查所工作期間,除了著有各地調查報告之外,還著有《喀斯特地形論略》(1936)、《福建地質調查的歷史與地質問題》(1942)、《福建的山脈、水系與海岸》(1943)、《福建地質概要》(1944)、《福建二疊紀地層及古地理》(1947)。此外,高先生還是我國陸相生油理論的積極倡導者之一,早在1950年,他就在《試論中國陸相白堊紀地層與石油之生成》中提出從東北平原華北平原一線以及西北玉門一線這兩個可能生油的地層區帶。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北京大學地質館舊址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中國地質博物館展廳

作為一個博物館學家、新中國地質博物館事業的奠基人,高先生為地質博物館貢獻了自己的後半生。從北京地質調查所陳列室到南京地質陳列館,從北京大學地質陳列室到福建省建設廳地質陳列室,動盪的時局讓高先生的心血多次成為泡影。直到1953年1月6日,先生正式被地質部任命為地質陳列館館長,他把餘生的熱情和精力都獻給了國家地質博物館的建設。博物館的建設從開工到開放僅用了三年,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收藏最富、陳列體系最完整的地質博物館。同時,先生利用其地位和條件,組織各種展覽講座,吸引中小學生和一般群眾參觀,並且成立了科普委員會,出版了《地球》雜誌、創建了地學夏令營。其中《地球》雜誌的刊物質量為地質界所公認,成為專業人員和社會讀者雅俗共賞的科普讀物,同時也是唯一的一本全國性的地質科普期刊。

那個“功在震旦”的滎陽老先生

《地球》雜誌創刊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正是高先生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讓他在世界地質學史冊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一頁,成為滎陽的驕傲,永為後學的楷模。

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

1、《中國科技史料》第15卷.於洸.《高振西教授在北京大學地質系》

2、《高振西地質文選》.潘江、沈樹榮.地質出版社

3、《地球》1992年02期.段維翰《深切掉念高振西先生》

4、《北京晚報》2018年6月.王梅.《中國地質學奠基者翁文灝和他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