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父母如何避免成為“直升機父母”



疫情期間,父母如何避免做“直升機父母”(2)

各位父母好,感謝大家的傾聽,今天我們接著上次的話題,從兒童青少年焦慮和抑鬱的角度去理解下,父母為什麼不能給孩子的書房按攝像頭。

現在國際流行一個詞,叫做直升機父母,就是,父母整天飄在孩子頭上,管理這一切。但是,結局往往不好,這違背了孩子的心理發育的規律。但是,這時候這些父母也很委屈,他們付出這麼多,怎麼還會育兒失敗呢?其實,我們說這就需要思考愛因斯坦的成功學公式A=X+Y+Z.A是成功,X是正確的方向,Y是艱苦努力,Z是少說空話。那麼,直升機父母育兒失敗的直接原因估計就是努力的方向錯了,以至於,父母越努力,孩子越焦慮。


好的,下面我先談下什麼是兒童青少年的焦慮和抑鬱情緒狀態。現代社會,我們父母接觸到大量的有關情緒的詞語,比如,經常有報道說,誰家的孩子情緒很焦慮,誰家的孩子出現了抑鬱的情緒。焦慮和抑鬱傾向已經變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流行病。那麼,焦慮和抑鬱的情緒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先談談焦慮情緒。

首先,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出現下面這些情緒,生理和行為的表現,那麼,就可能說明他正在受著焦慮情緒的侵擾。這就好像高血壓和近視眼一樣,如果你感到頭暈,那麼,有可能是血壓高了,如果孩子看不清東西了,那麼有可能是近視了。同樣的,如果孩子出現了下面的情況,那麼,可能就說明他們的情緒系統出了問題。

首先,情緒上,父母會感覺自己的孩子好像總是在擔心著什麼,總是害怕的表情。有時候父母甚至會說:你怎麼一天到晚都緊張兮兮的,為什麼不像其他小孩子看上去輕鬆愉快的樣子,你怎麼總是一副擔驚受怕,心事重重的樣子。

行為上,孩子會出現容易煩躁,注意力難以集中,坐不住,容易和同學,家長,老師起衝突,過分敏感,總感覺別人好像在指責他,比如,你和孩子講了一個道理,孩子委屈的說:“其實,我就知道你不喜歡我。”顯然,他沒有把注意力放到你給他的好的建議方面,而是放到了保護自己的價值,自己的自尊心方面。

生理上,可能會有吃不好睡不好的問題,另外,腸胃本來就是反映情緒的內臟器官,那麼,受到焦慮情緒困擾的孩子,腸胃也容易出現問題。

好的,上面是簡單的一些辨別孩子是不是處在焦慮情緒之中的方法。而當自己的孩子出現焦慮情緒的問題時候,父母們往往會感到很無奈和委屈,他們感覺自己已經在盡心盡力的保護和教育孩子了,可為什麼孩子的表現和自己的期待越來越遠呢。

這時候我們說:父母可能需要學習一些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的技術來幫助孩子緩解焦慮的情緒,來讓他們擺脫被焦慮情緒綁架的情況,來讓自己的管教回到正確的方向上來。

那麼,父母們需要怎麼做呢?因為,這涉及到對大腦的情緒腦部分的理解,就好像如果你得了高血壓,可能就需要學習一點有關血壓的知識。我下面用一個比喻的方法來幫助父母們理解孩子大腦中情緒迴路的作用。

比如說,我們在動物園看到一個大猩猩家庭,你可能會看到小猩猩在父母保護範圍內,跑來跑去,自由自在的玩耍,有時候,小猩猩還會咬和打大猩猩,但是,大猩猩都會陪著它玩,或者,情緒平靜的做著自己的事情。這時候,我們說小猩猩大腦中啟動的是開心的情緒迴路,而這個腦回路的啟動,會帶來情緒,行為和生理多方面的改變,具體而言就是,情緒是好奇的,開心的;出現的行為是探索的,遊戲的;生理上是各個器官處在各司其職,運轉正常的狀態。

但是,如果說,這個大猩猩的場所不知怎麼進去了一條蛇,那麼,每當小猩猩看到這條蛇,小猩猩的開心情緒迴路就會切換到恐懼迴路中,這個恐懼迴路就好像身體進入一級戒備同時帶來情緒,行為和生理多方面的改變。情緒上,小猩猩感到恐懼,害怕。行為上,“fight or flight”就是要麼打這條蛇,要麼逃到父母身邊去。生理上各個器官開始重新分配能量,比如,血液和能量從大腦和腸胃被抽掉到四肢,各種應激激素開始分泌,身體進入快速反應模式,為了保命而鬥爭。

從保護生命的角度而言,恐懼情緒迴路是一種很好的情緒警報系統,它成功的幫助小猩猩生存下來。但是,如果說,這條蛇一直不被帶走,或者,大猩猩無法安撫小猩猩的恐懼情緒迴路,那麼,小猩猩的恐懼情緒系統就會一直髮出警報,時間長了,我們會發現這隻小猩猩出現了各種生理和行為問題,比如,探索和愛玩的行為下降了,經常處在過度警覺的狀態,眼神有驚恐,經常圍繞著父母不敢離開,吃東西和睡覺也不好了。

好的,我們現在把小猩猩換成自己家裡的孩子。


一般來說,年幼的孩子的大腦中的情緒腦先發育,於是,他們和小猩猩一樣,他們本能的感覺父母是喜歡他的,欣賞他的,接納他的,環境也是安全的。所以,他們和父母玩,遊戲。如果,父母也始終能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和情緒調節,那麼,孩子的開心的情緒迴路就會更多的啟動,於是,他們可以安心的,愉悅地在家讀書學習彈鋼琴。

但是,有些父母缺乏有關情緒理解和情緒調節的知識,於是,育兒過程中,他們和孩子的互動會經常的啟動孩子的恐懼情緒迴路。

比如,當父母開始指責懲罰甚至打罵羞辱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恐懼情緒迴路就自動的啟動了。因為,按照進化的預設,父母應該是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欣賞孩子,喜歡孩子的。而父母推開拒絕孩子的行為,就好像一條蛇,嚇到了孩子了。

這時候有些父母說,好的,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指責懲罰孩子了,他的恐懼情緒迴路怎麼還啟動呢?也就是說,如果我的指責懲罰這些行為是條蛇,那麼,現在這條蛇不見了,我的孩子怎麼還動不動就焦慮害怕呢?

我們說,這是個好問題。因為,恐懼和焦慮的情緒有個區別,恐懼是我知道我害怕的是什麼,但是,焦慮卻是我不知道我在害怕什麼。

所以,如果你直接去問你的孩子,我走過來要看你作業,你害怕什麼,你焦慮什麼呢?孩子可能會不知所措,因為,他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害怕。

這時候父母可能會很生氣,會給孩子說:“你不要緊張,害怕,我又不會指責你,我是來幫助你的。”這時候,我們都以為孩子還和小猩猩一樣,看不到蛇,就不應該恐懼了。

但是,我們說,我們人類比大猩猩要高級很多,智能很多。我們人類的孩子有了記憶,孩子擁有了內在世界,他可以根據一些蛛絲馬跡就提取出內在世界中過去的記憶。比如,他在寫作業,父母走近他了,他的大腦自動提取了過去的記憶,大腦就開始預期父母可能要指責懲罰他了,於是,他的恐懼情緒迴路又一次啟動了。而孩子體驗到的就是焦慮情緒了。更復雜的情況可能是,我們父母有時候也不知道孩子的內心世界提取出了什麼記憶,從而讓他感到焦慮的。但是,我們父母有責任來幫助孩子安撫下焦慮情緒,就好像吃降壓藥一樣,使得孩子的大腦可以恢復正常的情緒狀態,從而,更好的生活學習。

要讓孩子的恐懼情緒迴路消退的有效方式就是發展出其他的記憶來覆蓋掉原有的記憶。比如,有時候當孩子看到你而焦慮的時候,父母都可以耐心和溫柔的對孩子說:“寶貝,爸爸媽媽感覺你有些緊張和害怕,可能你擔心我們會指責和懲罰你,好像你擔心我們不喜歡你。其實,不是的,我們是喜歡你的,會一直保護和關心你。我們之所以要和你對話,也只是想幫助你提高你的能力。可能過去我們的管教方式有些簡單粗暴,我們向你道歉了。從現在開始,我們會用更好的方式來和你溝通。”

如果,有時候你也不知道孩子在焦慮的是什麼,至少,按照前面的手腦模型,我們父母也可以說:“寶貝,爸爸媽媽感覺你在焦慮和擔心著什麼?你能談一談你現在想到些什麼嗎?”如果,他說我腦子一片空白。那麼,至少我們父母也可以繼續安慰他的焦慮,提供安全感了,比如說:“哦,寶貝,我想你的情緒提醒你,在你的內心世界有些糟糕的記憶出現了,可能你一時間還不清楚是什麼。不過,爸爸媽媽要說的是,無論發生了什麼,我們都一直會陪在你身邊,一直關心你,一直幫助你。無論什麼時間你想找我們談都可以。”

父母用這樣的方式,慢慢的孩子就發展出新的記憶,就是原來父母走過來看我的作業,並不是想懲罰我,而是想幫助我,然後,在父母的幫助下,我解決了問題,我收穫了開心,那麼,慢慢的我就喜歡父母來靠近我,指導我學習了。

好的,回到按攝像頭的話題,我們顯然也可以發現,如果你給孩子的書房按個攝像頭,效果可能就是會激起孩子的焦慮情緒。因為,你給孩子的內心世界造成一種始終被注視的感覺,有時候,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安全,但是,更多時候會讓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和自卑,他們可能會想:“因為,我是不好的,我是無法管理自己的,所以,爸爸媽媽總是要盯著我”。

好的,謝謝各位父母的傾聽,我們下次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