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市概況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建國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於1950年設立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併組建新的井岡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岡山管理局。2019年井岡山市啟動鄉鎮撤併改革,12月13日,經省政府批准,泰和縣碧溪鎮劃入我市。目前,井岡山市轄8個鎮、6個鄉、1個街道辦事處、125個村民委員會,現有人口18.8萬人,國土面積1462.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82萬畝,林地186.6萬畝。

井岡山,革命歷史輝煌,自然風光絢爛,紅綠輝映,融為一體,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聖地和5A級旅遊景區。

井岡山市概況

森林資源  井岡山屬於生物地理分區林系中古北岸--“中國亞熱帶森林省”,森林面積12.65萬公頃,其中用材林4.68萬公頃,經濟林7.133公頃。其他材用林7000公頃,防護林2.13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80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1.2%,據專家考證,井岡山是亞熱帶植物原生地之一,至今仍保留眾多人跡未至或極少人類活動的大片原始態或半原始態森林,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具有全球同緯度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次原始森林7000多公頃,還有一片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組織譽為世界僅有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還有省級保護的78種代表植物有南方紅豆杉、白豆杉、伯櫟樹、銀杏、香果樹、半楓荷、觀光木等。竹林面積 1066.7公頃,有楠竹、方竹、淡竹、觀音竹、寒竹、苦竹、鳳尾竹、實心竹等100多種,毛竹蓄積量2576.38萬餘根。

井岡山市概況


井岡山市概況

生物資源 井岡山為地球上同緯度最豐富的生物區分地之一。植物、動物區系複雜,區系成分繁多,生物資源特別豐富。距今約6000萬年前遺留下來的,比較古老而又完整的新生代第三紀型森林生態系統,已查明有高等植物280科800餘屬3400餘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的植物有10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的有38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有67種,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23種。在中國特有種子植物460種中,井岡山特有種子植物20種,還有列入省級保護的78種。

井岡山市概況

動物種類也非常豐富,已查明脊椎動物有307種,其中哺乳類42種,鳥類162種,爬行類41種,兩棲類29種,魚類35種。昆蟲類種類達21000種,區內分佈有多種珍稀瀕危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色名錄》有13種,列入《瀕危野生動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有17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的有37種,在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38種中,井岡山有特有動物25種。代表動物有黃腹角雉、猴面鷹、藏酋猴、水鹿、穿山甲、烏梢蛇、百花蜥、水鯢(娃娃魚)、虎紋蛙、棘胸蛙等等。

井岡山市概況


井岡山市概況

水資源 流域面積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6條,干支流總長222.3千米,市內主要河流有龍江、鄭溪、拿山河、行洲河、大旺水,屬贛江水系,有井岡衝、羅浮、靈坑、仙口、喬林5座水庫。水資源總量為11.58億立方米,分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徑流量達9.3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儲量均為3.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2.25億立方米。全市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3.2萬千瓦,可供開發量11.2萬千瓦,佔理論蘊藏量的84.8%,至2009年已開發利用8.2萬千瓦,佔可開發量的73.4%。

土地資源 1994年,井岡山市、寧岡縣土地資源,分別是:總計為66657.0公頃和63095.9公頃,耕地為3877.5公頃和6291.2公頃,林地59070.0公頃和50982.4公頃;園地337.8公頃和254.3公頃;未利用地為893.0公頃和2246.5公頃。縣市合併後,土地總計12.975萬公頃,耕地8165公頃,林地109720.9公頃,園地696.9公頃。2010年,土地總面積12.975萬公頃,耕地面積9166.38公頃,園地面積739.01公頃,林地面積10.966萬公頃。井岡山劃定生態公益林地4.97萬公頃(其中國家級生態公益林地4.21萬公頃)。

礦產資源 據地質勘測資料和群眾報礦,井岡山市有瓷土、稀土、砂(巖)金、鈾、鎢、錫、鋁、鋅、鎂、銅、硫鐵、螢石、石墨、水晶、石棉、花崗岩、鈮鉭礦等10餘個礦種,其中瓷土礦、稀土礦儲量豐富,為兩大優勢礦種,其他均以小型礦點出現。七里船、西眉山一帶,下莊至行洲一帶的山嶺中,發現的鈮鉭礦,在江西省尚屬首次。

瓷土 主要分佈在東上鄉的高涼寨,荷花鄉的大廟、大倉,葛田鄉的下古田等地。總儲量為2500萬噸,按井岡山瓷城瓷業生產需要,可開採利用200多年,且質量好。平均品位是:Ae2O3 17.01%,SIO2 70.9%,K2O 3.42%,Fe2O3 1.02%,Na2O 0.83%。

稀土 主要分佈於大塘、下古田、東上、龍市、睦村等地。據初步探明儲量約為1200噸,其中大塘礦區儲量415噸,下古田礦區309噸,龍市礦區173噸,東上礦區176.6噸,睦村礦區85.6噸。稀土礦品位高(0.07~0117),配分好(銪含量0.8~0.94%),釤、銪、釓之和為12.29%,產品產量達94~97%,各項質量指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

鎢 主要分佈於東上鄉泥湖、七里船、白石坳一帶,含鎢礦體8條,礦脈走長約3710米,平均為463.7米,脈幅平均1.68米,總厚度12.93米,礦體為石黃脈型。下七、長坪儲量約3萬餘噸,純度達65%。

螢石、金銀 葛田鄉有螢石礦,荷花鄉有葛藤窩、樟樹坡2個砂金礦點,東源水河床及兩巖也有發現。在錫坪、桐木嶺和白銀湖地域查明有金、銀、硫磺。

石灰石 拿山鄉巖前村的石灰岩,曾有“巖前鯉魚形,千年難炸一片鱗”之說,讚揚它儲量豐富。

大理石 長坪、拿山、東上的大理石質白、堅硬、負壓力強,具有極高的開採價值。

煤鐵  主要分佈在拿山、廈坪、盆地的周邊低山丘陵地層之中,品位不高,儲量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