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農業“娘子軍”田間鬧春耕

臨武:農業“娘子軍”田間鬧春耕

工人在油茶林基地勞作。

紅網時刻3月24日訊 (通訊員 胡志鋒 李薈蓉)連日來,臨武縣氣溫回升,天氣晴好,田間地頭到處是勞作的身影。再過幾天早稻就要開始播種育秧了,種糧大戶周美燕一有空就往自家育秧田裡跑,查看秧田平整、蓄水情況。

今年,周美燕一共耕種了200多畝早稻,這200多畝早稻的育秧重任全都在這育秧田裡。周美燕說,早稻育秧最關鍵,秧苗長勢好,等於離豐收成功了一半。過幾天就要播種了,現在主要工作就是讓秧田儘量平整,浸泡谷種,為下一步育秧打好基礎。

時下,正是春耕備耕的重要時節,在臨武廣袤的田間地頭,總是可以看到農民們辛勤忙碌的身影,這其中就有一支“娘子軍”, 她們發揚中華民族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帶頭髮展農業種植、養殖產業,撐起臨武農業的半邊天。

“種子育下後要注意保溫,一般情況下3天左右出苗,出苗後注意通風降溼。”3月20日,在楚江鎮下城村優品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許麗琴正跟十幾名婦女介紹香芋南瓜播種育苗的注意事項。據許麗琴介紹,基地今年剛栽種了300多畝柚子苗,目前正在搶抓農時準備香芋南瓜的播種育苗工作。

許麗琴原來在深圳、東莞、廣州經商。2016年,她與家人商量後,承租了楚江鎮下城村600畝土地,成立了“臨武縣優品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到省裡邀請湖南農業大學的教授到基地指導,虛心討教。同時,積極報名參加省、市、縣舉辦的農技培訓班,多次到遠近種植基地觀摩學習,不斷取經。去年11月,首屆湘贛邊區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暨2019湖南(郴州)第五屆特色農產品博覽會舉行了“湘贛紅”品牌農產品推介暨“湘江源”蔬菜品牌推介會,優品園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被授權使用“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

3月21日,在臨武縣花塘鄉湘港油茶開發有限公司5000畝油茶基地上,公司董事長陳雙蘭正帶領工人查看油茶樹的長勢,對一些老樹進行重栽,整地、打坑、放苗、澆水、蓋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陳雙蘭原來在縣城辦店經商,2009年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田心村、芹菜塘村的5000畝荒山,種植開發油茶產業。為了更好地掌握油茶林管理科技知識,陳雙蘭還聘請了國家林業總局林業栽培專家、郴州市林科院專家為“科技顧問”,在油茶林基地開設“林地課堂”,指導油茶苗木管理,施肥、除草、剪枝等科技知識的傳授。5000畝油茶林實現了精細化科學管理,油茶林長勢旺盛。2016年,公司投入250萬元,建起了辦公樓、油茶加工廠等基礎設施,修建了16公里的油茶林環山運輸通道。創辦了油茶加工扶貧車間,延伸開發種植了300畝南豐蜜桔,100畝紅心獼猴桃,一個現代化的油茶產業開發基地展現在眼前。2017年油茶基地開始掛果,收茶果120噸,產值105萬元,2018年收茶果250噸,產值180萬元,2019年收茶果350噸,產值300萬元……

舜峰鎮貝溪村是遠近聞名的“香芋村”, 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村裡因地制宜大興香芋種植,湧現出了許多勤勞能幹的種植大戶,其中提到女強人錢素芳,認識她的人個個都會豎起大拇指。作為香芋種植大戶,錢素芳具有多年豐富的種植經驗,為全村農民的發家致富起了帶頭作用。

這些天,錢素芳正整天在香芋田裡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要把去年冬埋藏在地裡蓋上地膜保鮮的香芋挖出來,運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銷售,另一方面要在挖出香芋的空地上栽種今年新的香芋。“受疫情影響,今年香芋銷售有所推遲,但是新栽種的香芋不能延遲,所以必須要搶抓時間儘快種下去。”通過土地流轉、外地承包土地等方式,今年,錢素芳共種植香芋60餘畝。

目前,在農業“娘子軍”的帶領帶動下,臨武田間地頭已展開一幅幅忙碌的“春耕圖”,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